尾辻國吉(Otsuji Kuniyoshi ,1883年1月23日—?),
日本鹿兒島縣人,建築師,曾任臺灣商工學校、臺灣總督府
專賣局講師。

尾辻國吉在1883年1月23日出生於鹿兒島縣川邊郡勝目村下山田
(今鹿兒島縣南九州市),為士族尾辻十郎太長男。
1903年7月畢業於東京工手學校(今工學院大學)建築科,
9月進入臺灣總督府擔任民政部雇員,翌年9月任土木局營繕課雇員,
1907年3月擔任民政部土木局技手。


1909年11月任日英博覽會大倉組出品物陳列所建築監督,
同時亦計劃前往美國研習,然因父親過世,旋於1910年8月返國,
10月復職臺灣總督府土木部營繕課技手,
與八板志賀助、後藤麟三郎、安達荒吉一同監督、檢查及
驗收打狗醫院(今高雄市立民生醫院)工程,並以德國的
行道樹手法為基礎,設計三線道路。

1916年隨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技師堀內次雄赴中國、
香港、新加坡、南洋等地考察熱帶建築,8月3日返臺。

1917年7月4日,尾辻國吉接替若林又藏擔任臺南廳庶務課
土木係主任,1921年升任臺南州土木技師,參與新營市區計畫、
嘉義郡役所、新營郡役所等工程,並設計臺南市立臺南圖書館
(今臺南市立圖書館第一代總館)。

1922年7月20日任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技師,負責處理建築相關事宜。
擔任專賣局技師期間,曾設計樹林酒工場、宜蘭工場、花蓮工場、嘉義
工場及屏東工場等建築,並於1922年9月13日被派赴日本進行工場調查,
10月2日返臺,之後在1925年9月13日前往東京、大阪、青森、茨城、
神奈川、兵庫、廣島等地。
1928年,其決定在臺南市三分子興建米酒工場,
並於10月20日前往視察。

尾辻國吉在他52歲時,因受下背部疼痛所苦,前往在附近兒玉町
2丁目33番地開業的南風原朝保醫師看診。
這位南風原醫師來自沖繩,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回到沖繩,
曾擔任沖繩群島醫學會第1任會長。尾辻國吉經南風原醫師診斷結果
為坐骨神經痛,建議他需要休養5個月以上,
尾辻國吉遂於1934年7月1日辭去官職養病。

1934年6月尾辻國吉辭職,隨後被任命為專賣局第1區菸草賣捌人,
在基隆市日新町開業。1937年7月擔任臺灣菸草賣捌人組合臺北支部長
及第3區菸草賣捌人,翌年與井出松太郎、佐土原吉雄、小園江隆哉等人
發起設立株式會社南興公司,
其後在《臺灣日報》總部東側擴建建物,同時改建總部。

尾辻國吉曾在台北市千歲町2丁目11番地(今臺北市中正區福州街11號)
興建自宅,完成於1928至1929年間,為其以熱帶氣候家屋構造之知識,
考量臺北的氣候及基地條件後建造。

2011年11月24日,臺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將該宅以
「福州街11號日式宿舍」之名登錄為歷史建築。

辭官後的尾辻仍持續從事建築設計工作,
1937年4月在台南市北門町2丁目61番地落成的台灣日報社,
就是由他所設計。

這棟包含本館和印刷工場的新式報社建築,就在台南火車站前,
報社內有營業室、應接室、圖書館、閱覽室、書庫等,附帶設備有
共電式私設電話及交換機、搬運用昇降機,廁所使用當時還不算
很普遍的沖水馬桶,可惜該建築現已不存。

臺灣建築會是臺灣第一個建築研究社團組織,成立於1929年。
當時,總督府營繕課技師有感於建築技術日新月異,材料不斷推陳出新,
而臺灣的氣候與日本、歐美又完全不同,課長井手薰集結有志人士創立
臺灣建築會。

臺灣建築會的成立創會工作由1926年5月5日開始,
舉辦「相談會(討論會)」並決議創立一個建築研究組織,
會名為「臺灣建築會」。
其後陸續舉辦讀書會討論會則,期間因栗山俊一出差歐美、
淺井新一因飛行第八聯隊設計案到屏東出差,創會工作遭停頓;
直到1928年9月29日舉辦創立懇談會,創會工作才再度展開。

同年10月18日舉行臺灣建築會發起人會,
確立臺灣建築會的成立,由井手薰、栗山俊一、淺井新一、
尾辻國吉、鈴置良一、白倉好夫組成創立委員會。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