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 一郎(1868年—1942年7月28日),日本建築師,山口縣人。
在大阪、臺灣與朝鮮都有活動,設計了台灣總督官邸(今台北賓館)
和朝鮮總督府。明治33年(1900)到台灣總督府擔任土木課技師期間
參與了臺北市的都市計畫。

明治28年(1895)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造家學科(同期畢業者
還有身為建築史家的關野貞)、1900年(明治33年)臺灣總督府
民生部土木課技師、1902年(明治35年)臺灣總督府民生部營繕課技師、
1904年(明治37年)臺灣總督府民生部營繕課技師、課長、
1907年(明治40年)兼任朝鮮總督府廳舍建築設計審査委員、
1911年(明治44年)兼任臺北市市區計畫委員。

主要作品有 : 臺灣總督官邸(現在的台北賓館)、朝鮮總督府廳舍、
臺灣總督官邸(現為台北賓館;與福田東吾、宮尾麟共同設計、
1901年、臺北市)、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博物館(現為
國立台灣博物館,1915年)、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1922年)、
東託大樓(與木子幸三郎共同設計、1925年)、東洋大樓(與木子幸三郎、
阿部美樹志共同設計、1926年)、朝鮮總督府廳舍(與蓋歐爾格·戴·拉朗德
(George de Lalande)、國枝博共同設計、1926年、1995年被拆除)、
大阪市電氣局公車梅田第二車庫(1931年、現已不存)。

另外,臺灣神社(現址為圓山大飯店)則是由野村一郎.伊東忠太設計.
武田五一輔助設計共三人共同規劃。

1915年,臺灣總督府為紀念兒玉源太郎以及後藤新平的功績,
請來建築設計師野村一郎(Ichirō Nomura,1868–1942)在台北建造了
「台灣總督府博物館」,當時是一座自然史博物館,用於展出自然歷史文物、
工藝產業等,而現在則成為了國立臺灣博物館本館。


臺博館有著新古典主義的外貌,希臘建築的多立克柱式加上羅馬建築圓頂,
有精緻浮雕的三角門楣,平面配置對稱,在當時與臺北車站相連,是台北市
的重要地標,這和殖民政府欲透過建設向世界傳達文明形象的想法有關,
並且野村一郎在1910年曾前往歐美,尤其是倫敦和紐約的旅程,
可能看到過哪些建築物及城市景觀而影響臺博館建築設計。

1912年(大正1年)就職於茂莊五郎建築事務所、
1913年(大正2年)茂死後,與橋本勉一同經營茂野村事務所。
1926年(昭和1年)開設野村一郎建築事務所;
1942年(昭和17年)逝世,享年73。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