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野 宇平治(1867年9月28日—1937年12月14日)日本建築師。

1867年出生於日本新潟縣上越市,1890年畢業於舊制第一高等學校,
1893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1897年進入日本銀行擔任工程師,師從
辰野金吾。

後對明治時期的幾家分店(包括大阪、京都、小樽分店)進行設計監督。
1909年在臺灣總督府競圖比賽中獲勝,1913年自己創建建築事務所。
1917年擔任日本建築師會(現日本建築家協會)初代會長。
1918年11月至次年2月在美國訪問。

京都文化博物館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區,其創建目的是
為了介紹京都的歷史及文化,以及紀念平安建都1200年。
建築由京都府建設,運營則是由財團法人京都文化基金會(京都文化財団)
進行。

開館於昭和63年(1988) 10月1日的「京都府京都文化博物館」。
其前身是開館於1968年的平安博物館。
平安博物館位於1906年竣工之舊日本銀行京都支店,
由辰野金吾的弟子長野宇平治設計,1969年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在京都文化博物館設立之後,財團法人古代學協會將建築贈送給京都府。
舊日本銀行京都支店的建築現在是京都文化博物館的別館。

徵圖初選階段,主辦單位從多位參加競圖的日本建築師當中選出一至七名:
分別為鈴木吉兵衛、長野宇平治、片岡安、森山松之助、松井清足、櫻井
小太郎及福井房一,每位均獲得獎金1,000元。

評審團包含辰野金吾、中村達太郎、塚本靖、伊東忠太、妻木賴黃等等知名
建築技師,本來屬意採用初選首獎得主鈴木吉兵衛的作品,不過經多日審慎
考量,評審團發現首獎作品中的尖塔、陡屋頂、具兩層老虎窗的紅磚建築
樣式有抄襲海牙和平宮嫌疑,因此於1909年公佈的中選名單中採用了
第二名長野宇平治(師從辰野金吾)的作品,
而其樣式與當年正在建造中的東京車站相當接近。

雖說如此,到最後定稿階段,修改成現今高塔、
壯闊莊嚴建築模樣的真正設計者是初選獲得第四名的森山松之助,
將設計圖局部修改後,工程才開始動工。
最終設計和德國柏林紅色市政廳外型類似。

現今的總督府廳舍建於1912年至1919年,
主要建築師為森山松之助與長野宇平治。
正面寬約140公尺、側面寬約85公尺,中央塔高60公尺,
總佔地為6,942平方公尺(2,100坪),建築物的中央塔、角塔、衛塔等
大片立面的1:2:3:2:1的節奏和粗面砌築基座與柱式主出入口,
整棟建築物中充滿廊柱、山牆、拱廊及圓拱窗,
被視為臺灣日治時期的代表性建築。

此外,長野宇平治開創了倒「日」字形平面結構的先例,
此設計在亞洲是首次使用。因而再透過森山松之助的修正下,
總督府同時具備地方政府與帝王宮殿的雙重性格與特徵。

長野宇平治於1937年12月14日在日本逝世,

享年70歲。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