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藤 辰次郎(1881年11月27日—?),日本山形縣人,
曾擔任臺灣總督府技師。曾於澎湖及臺中市設計監造許多近代建築。
齋藤原居山形縣西田川郡溫海村大字湯溫海甲273番地,
明治35年(1902)於東京高等工業學校(現東京工業大學)附設
教員養成所工業補習學校建築科畢業,先後任職於文部省建築課技手、
第一師團經理部、清國飯塚工程局建築部。
在此之後,他曾於明治45年(1912),隔年受聘於朝鮮駐劄軍經理部,
期間也曾自行開設齋藤工務所。
大正3年(1914),齋藤派遣來到臺灣任職陸軍經理部,
並於隔年就職澎湖廳技手,先後進行澎湖公共建築及增築工程的設計,
後待1918年離開澎湖廳,前往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任職,
於新竹、豐原、神岡、台中等地區進行活動,
在此期間,齋藤曾於臺中地區設計大量建築,
包括娛樂館、天外天劇場等工程設計。
1931年後,齋藤在臺中市老松町4之7號自行開業建築事務所。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後,齋藤遣返日本。
建築作品有 : 臺中市民館 (1928年,已不存)、娛樂館 (1931年 臺中市
西屯區台灣大道三段251號,已不存 )、 帝國製糖廠臺中營業所辦公室
(1935年 ,尚存 ; 現登錄臺中市歷史建築)、天外天劇場(1936年 ,已不存);
株式會社彰化銀行本店(1938年 尚存 ,該建築為土木課建築技師畠山喜三郎
設計,並由齋藤辰次郎建築事務所承建。現指定臺中市市定古蹟。)
第二代臺中神社 (1940年 原臺中市新高町141番地,已不存,參與御造營
工事,現已改建為臺中市孔子廟 )
齋藤辰次郎的設計,遊走在和洋之間,也不斷地挑戰近代建築設計。
1936年的天外天劇場可說是吳子瑜放手發揮,私人接案的巔峰之作。
齋藤辰次郎最為人知的為1933年9月13日,
為台中聞人吳子瑜改建自家劇場,直至1936年3月15日竣工啟用,
並命名為「天外天劇場」,名譟一時。
1912年,帝國製糖株式會社於臺中廳臺中區興建「臺中製糖所」,
每日壓榨甘蔗量為1,500公噸。
帝國製糖廠臺中營業所為一字形建築,屋面鋪設有寄棟式瓦頂且在屋頂出簷
尾端具略微翹起,車寄則為平屋頂且開口部有幾何形飾帶,整體成1930年代
流行之裝飾藝術風格。
建築正面鑲有戰後新增之臺灣糖業公司(Taiwan Sugar Corporation)
英文縮寫「TSC」字樣,屋脊上方則有調適室溫之通風器,屋身貼有國防色
瓷磚和米色仿石基座,同時設有細長開口部窗戶及水平雨庇
作為採光及避雨之設計。
帝國製糖廠臺中營業所室內中央區域為對外營運場所,
擁有挑高天花版,前後入口處皆設有走廊,當中兩側空間為不對稱式設計,
東側為正副廠長辦公室,西側為普通職員辦公室。
走廊舖有菱格狀洗石子地坪,主要大廳及西側辦公室分別採用
水泥粉光地坪及磨石子地坪式設計。
2017年5月,歷史建築帝國糖廠臺中營業所及湖濱生態公園規劃
為台中產業文化園區開始整修,並以促參OT方式公開招商,結果
由聖僑資訊事業股份有限公司@STUDIO文創取得營運權。
2019年3月27日,日本三井不動產正式與台灣糖業公司簽定
地上權契約,將使用湖濱生態公園旁的C、E區土地興建LaLaport
台中親子型的大型購物中心。
同年12月18日帝國糖廠臺中營業所正式對外開放。
另從總督府檔案,齋藤辰次郎任職於澎湖廳期間,
大正5年(1916)為媽宮公學校增築工程設計督造,
營造廠商為媽宮北町14番戶吳城。
除了媽宮公學校增築工程之外,大正4年(1915),齋藤辰次郎已為
澎湖廳普濟院新建家屋工程完成規劃設計仕樣書,可惜普濟院新建
工程未能實現。
齋藤辰次郎為澎湖、台中等地所設計的建築,
包括台中天外天劇場,幾乎不復存在。
帝國糖廠臺中營業所應該是僅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