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欣,字茂笙,後改為南鳴,號固園主人、四梅主人、

西圃、萬年布衣。日治時期,改日本姓名為國江南鳴。

其父黃江,於前清糖業鼎盛時經營糖業,號曰錦祥記,業務頗多。


日治時期,黃欣於明治31年﹙1898﹚進入臺南第一公學校就學,

由於學業成績優異,以跳級升年,四年的時間便讀完公學校的所有課程。

畢業後任職於臺南病院,閒暇偕弟黃溪泉向胡殿鵬(南溟)學習漢詩詞。

大正元年﹙1912﹚黃欣赴日留學。

日本明治大學專門部正科畢業後返臺,經營農場魚塭,獲利頗豐,

轉投資各項工商事業,歷任臺南州協議會會員、總督府評議會會員。


黃欣在文教與社會公益亦多所關注,

昭和10年﹙1935﹚繼南社第二任社長趙鍾麒之後,

接任南社社長一職。

黃家祖籍泉州晉江鋪錦村,19世紀初期,黃家祖先在家鄉

面臨到土地貧瘠、農作物歉收、耕地稀少等困境,因此東渡來台謀生。

來台後,選擇於府城五條港內的佛頭港定居。

後來,黃欣的祖父黃維霖於台南學甲購買並開墾田地,

加上父親黃江於祝三多街經營糖間「錦祥記」,

因此讓家產不斷累積而致富。

黃欣於1885年出生於臺南柱仔行街(今台南孔廟附近),

1898年進入臺南第一公學校(今國立臺南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就讀,

4年後畢業,在臺南病院(今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工作。

1905年與郭命治結婚,1908年3月前往日本留學,

1910年12月東京國民中學肆業。

1912年9月,黃欣再度留學日本,就讀於明治大學法科專門部,

1913年獲取法學士學位。


1913年10月,黃欣於嘉義下竹圍莊經營農業及魚塭,

翌年囑咐其二弟黃溪泉,將原有之宅第擴建為庭園,取名為「固園」。

固園是當時臺南的名園,也是文人雅士常聚集之處,

曾招待過辜鴻銘、辜顯榮、林獻堂、許南英等名人。

1915年,黃欣當選學甲漁業組合監事,2年後擔任臺南協會理事、

東京電氣器具製造株式會社取締役、臺灣製紙株式會社專務取締役、

臺南公會理事、臺南集義公司監事。後於1918年1月擔任臺南西區區長,

同年8月擔任臺南自動車株式會社監察役,

9月擔任嘉義銀行取締役、臺南州教育委員。

1920年10月擔任臺南州協議會員,

1921年2月擔任帝國在鄉軍人臺南分會名譽會員,

同年4月擔任內務局特殊財產評議委員。

同年(1921)6月,臺灣總督府評議會成立,

黃欣被推選為總督府評議會會員。

昭和二年(1927)黃欣與地方仕紳等籌備「臺南市第一建築購買利用組合」。

首任組合長為住吉秀松,黃欣與王汝禎(王育霖與王育德之父)等人出任監事,

理事則有辛西淮等人出任。

昭和四年(1929)該組合遷至末廣町一丁目,

昭和七年(1932)改選黃欣為組合理事長。

此外,黃欣也曾創立集義株式會社、位於汕頭的大東製冰公司、

台灣農產製粉會社、共勵義塾(為教育在台但失學的華僑而創立的學校),

亦曾參與設立台南庶民信用組合,1932年起長期擔任該組合組合長。

1941年日軍偷襲珍珠港。

黃欣不滿軍國主義盛行,於是以50幾歲之齡,身穿軍服、戴軍帽、

持武士刀,拍照公開聲稱要應徵報國。引起總督府不滿,

黃欣又經常往來中國,也讓總督府派憲兵至固園監視。

1946年,黃欣被聘僱為嘉南水利會顧問,但某天正要驅車前往開會時,

因過度疲勞及嚴重糖尿病而昏倒,後於1947年1月2日因糖尿病併發腎臟病而過世,

享年62歲,死後葬於南山公墓。

黃溪泉在1919-1920年攜家帶眷到日本學習牙醫時,

夫人蘇添愿於1920年產下三女—京華。正因為她在東京出生,

所以取名京華,乃採東京的「京」字再配以姊妹共有的華。

黃氏兄弟相當熱衷教育事業,對子女的教育也很用心。

1930 年黃荷華自臺南第一高女畢業後,父親隨即將她送往日本留學。

日治時期的臺灣女性畫家多半在求學過程中受過美術老師的鼓勵後

參加臺展,甚至赴日深造,黃荷華也不例外,她在臺南第一高女求學時,

美術老師川村伊作鼓勵她畢業後留日學畫。

黃欣次女黃阿嬌嫁給為臺灣第一位社會學博士陳紹馨。

黃天橫出身府城文化世家「固園」,耳濡目染養成喜愛讀書、

喜好文學、收集文物和書寫文章的習慣。

在臺南州立臺南第一中學(今國立臺南二中)就讀時,

喜歡閱讀課外讀物,尤其是文學作品和《民俗台灣》。

這與他日後與池田敏雄成為知交,與臺南市文人交往,

進行民俗采風的田野調查有關。

1951年,臺南市文獻委員會成立,是臺灣各縣市最早成立的文獻委員會。

黃天橫即出任第一屆委員,後來還擔任顧問,終身貢獻所學。

1958年,與石暘睢、莊松林等5人,結合地方文史人士,

另組「臺南市文史協會」,進行早期臺南歷史文化的調查,

並且出版《文史薈刊》。

黃欣六子黃天驥為古玉專家,也是作家。

筆名黃靈芝。

曾獲第一屆吳濁流文學獎。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