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忠雄(1906—?),日本博物學家、探險家、昆蟲學家、 文化人類學家暨民俗學家, 生於東京,曾於臺灣求學並進行長期的學術研究。 鹿野忠雄是日治時期後期,在臺日本人當中相當著名的博物學及人文學者, 主攻地理、昆蟲、植物、臺灣原住民、地質與地形,研究學術範圍相當綜博。 1944年之前,他共發表153篇論文及兩本集結著作, 絕大部分是臺灣相關研究。 這裡面,尤其是與臺灣原住民與末次冰期方面的相關論文 […]
民雄 好收 陳實華家族
清同治元年﹙1862﹚戴方生之亂,放火燒莊,全莊夷為平地 只剩三戶土埆竟,從此,鄉民習慣稱好收莊為「火燒莊」。 大正9年(1920)台灣地方改制,日本官方認為「打猫」地名不雅, 改以日文漢字近音詞「民雄(たみお )」轉譯,在此設置「民雄庄」, 劃歸台南州嘉義郡管轄。 下轄原打猫南堡內之打猫街、東勢湖庄、菁埔庄、蕃仔庄、雙援庄、 竹仔腳庄、好收庄、崙仔頂庄、頂藔庄、新庄仔庄、田中央庄、 江厝庄、牛斗 […]
蘇軾 論書 (03)
蘇軾(1037-1101)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於四川)人。 他和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以詩文稱著於世,世稱「三蘇」。 蘇軾早年學「二王」,中年以後學顏真卿、楊凝式, 晚年又學李北海,又廣泛涉獵晉唐其他書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風格。 他的書法,用筆多取側勢,結體扁平稍肥。這與他握筆的姿勢也很有關係, 蘇軾執筆為「側臥筆」,即毛筆側臥於虎口之間, 類似於現在握鋼筆的姿勢,故其字右斜,扁肥。 黃 […]
蘇軾 論書 (02)
蘇軾(1037-1101)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於四川)人。 他和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 轍以詩文稱著於世,世稱「三蘇」。 蘇軾早年學「二王」,中年以後學顏真卿、楊凝式,晚年又學李北海, 又廣泛涉獵晉唐其他書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風格。 他的書法,用筆多取側勢,結體扁平稍肥。 這與他握筆的姿勢也很有關係,蘇軾執筆為「側臥筆」, 即毛筆側臥於虎口之間,類似於現在握鋼筆的姿勢, 故其字右斜,扁肥。 […]
蘇軾 論書 (01)
蘇軾 (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於四川)人。 他和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 轍以詩文稱著於世,世稱「三蘇」。 蘇軾早年學「二王」,中年以後學顏真卿、楊凝式,晚年又學李北海, 又廣泛涉獵晉唐其他書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風格。 他的書法,用筆多取側勢,結體扁平稍肥。 這與他握筆的姿勢也很有關係,蘇軾執筆為「側臥筆」,即毛筆側臥 於虎口之間,類似於現在握鋼筆的姿勢,故其字右斜,扁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