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統治時期,島內用鹽主要仍依賴外來供給,

但文獻上已有煎煮海鹽及築鹽埕天日曬鹽的記載,

地點就在臺江內海最南端七鯤鯓附近名為瀨口的地方。

瀨原意為沙或石頭上淺而急的流水,

瀨口因地形及鄰近河海交界得名。


明鄭時期,據傳諮議參軍陳永華教導民眾改良築埕引海水曬鹽

方法,重建瀨口鹽田,並在洲子尾新設鹽埕,提高產量與品質,

是為臺灣日曬鹽產業的正式發軔。

明鄭後期至清初臺灣曬鹽已有四場:

位於洲子尾的洲北場、洲南場、原瀨口鹽田改稱的瀨北場、

以及位於興隆莊(高雄)打狗澳的瀨南場。

瀨口地區鹽田於清乾隆15年(1735)遭洪水沖毀,

鹽民在舊鹽田北面(今臺南鹽埕一帶)選址重建鹽田,改稱瀨北場,

並形成新聚落鹽埕。

清代及日治時期臺灣各地鹽場或新設,或廢棄,或因洪患輾轉遷徙場址,

位於臺南鹽埕的瀨北場則歷經不同時代,始終維持原地天日曬鹽事業,

日治後改稱鹽埕鹽田,直到民國60年(1971)因臺南市政府開闢安平工業區

及都市發展土地重劃需要而廢棄鹽田,瀨北鹽場始走入歷史。

林家為鹽埕望族。

鹽埕林家是從漳洲來臺,擇定鹽埕溪北而居,位風水吉地,

至第七代林老火以後,他的八個兒子在地方上政經表現傑出,

成為當地望族……

鹽埕林家橫跨政商,聲勢顯赫。

林家長子,也就是林錫山的父親林全金,日治時代是鹽埕製鹽同業組合長;

二子林全福,是台南冷藏製冰株式會社社長;

三子林全忠,京都帝大醫科畢業,戰後曾任台南市參議員;

四子林全義,戰後曾任台南市南區區長、第二屆臨時省議員;

五子林全成,日治時代是林工務所老闆;

六子林全祿,明治大學畢業,戰後曾任台南市議員、台灣省議員;

七子林全藻,戰後經營大涼汽水公司,曾任台南市棒協理事長;

八子林全興,即前述台南市議長。

林全福為臺南鹽埕林老火次子。 創立澎湖製冰會社,

投資臺南朝日合名製冰會社、臺南冷藏製冰會社。

戰後以地方客運、地方金融為基礎,發展成為大型資本的林全福關係企業;

歷任臺南市議會參議員、臺南市政府顧問。

林全祿畢業於日本同志社大學高中部、日本明治大學法學部。

戰後出任興南客運常務董事。

1953年林全祿當選台南市議會第二屆議員,並且連任。

日後於1957年當選台灣省臨時省議會第三屆議員、

1959年當選台灣省議員第一屆議員,1960年連任。

1963年倡議並建立台南地區第一支職業棒球隊。

四哥林全義曾任南區區長及第二屆臨時省議員。

弟弟林全興曾任台南市議會議員、議長,

三林在台南政治史上堪稱為林家賢昆仲…..

長子林全金在父親過世後,接掌整個家族成為「鹽埕庄主」,

其子林錫山還擔任過第六屆臺南市長,

林錫山,台南工學院(成大前身)建築系畢業。

1963年,以台南市府土木課長的身分,參選第三屆省議員落選。

1967年捲土重來,登記參選台南市長,和他的叔叔林全興(時任

台南市議長)爭取黨內提名,演成「叔姪之爭」。

後來林全興退讓,林錫山獲得提名,並打敗無黨籍的辛文恭,

在1968年當選台南市長,時僅40歲。

林錫山擔任市長時大力建設南區,開始推動開闢安平工業區、

安平商港,以及體育館、目前的體育公園、日新溪改道等都是他任內作為,

林錫池則創辦臺灣綠十字。

林全福長子林錫瑞在民國四○年代初葉經銷日本汽車,

曾代理三菱及各國堆高機,也是臺灣花王創辦人。

林全福之四子林錫湖為美國台獨運動先驅「台灣人的自由台灣」

(The Committee for Formosans’ Free Formosa,簡稱3F)參與者之一。

林家從鹽田發跡,深入政商,從製冰、飲料,

到交通運輸、棒球運動,都有廣泛發展,

包括熱心推展棒球和橄欖球,

1951年成立「大涼棒球隊」和味寶同為戰後台南兩支最早棒球隊。

此外,1971年獲得世界冠軍的巨人少棒隊,投手林文崇是林全興的兒子;

1960年代走紅台港日三地、有「大盜歌王」之稱的林沖(本名林錫憲),

則是林全義的兒子。

林錫山的妻子王秀蓮,台南市人,是台灣第一位女建築師。

在嫁給林錫山之前,已經開了一間「秀山建築事務所」;

設計作品超過50件,包括台南女中體育館、台南佳佳飯店、

台北天主教公署、瑞復益智中心、郭綜合醫院等。

鹽埕林家風光時期,曾經出過台南市長和議長,

自從市長林錫山將竹溪水流截彎取直解決水患,

水不再流經鹽埕林家,風水破壞,

林家從此開始沒落……。

坊間有此一流傳。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