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不產鹽,原住民早期多以土產與外來商貿船隻交換食鹽。

荷蘭統治時期,島內用鹽主要仍依賴外來供給,但文獻上已有

煎煮海鹽及築鹽埕天日曬鹽的記載,

地點就在臺江內海最南端七鯤鯓附近名為瀨口的地方。

瀨原意為沙或石頭上淺而急的流水,

瀨口因地形及鄰近河海交界得名,鹽場設立最早。


明鄭時期,據傳諮議參軍陳永華教導民眾改良築埕引海水曬鹽方法,

重建瀨口鹽田,並在洲子尾新設鹽埕,提高產量與品質,是為臺灣日曬鹽

產業的正式發軔。

明鄭後期至清初臺灣曬鹽已有四場:

位於洲子尾的洲北場、洲南場、原瀨口鹽田改稱的瀨北場、位於興隆莊(高雄)

打狗澳的瀨南場。

瀨口地區鹽田於清乾隆15年(1735)遭洪水沖毀,

鹽民在舊鹽田北面(今臺南鹽埕)選址重建鹽田,改稱瀨北場,

並形成新聚落鹽埕。

清代及日治時期臺灣各地鹽場或新設,或廢棄,

或因洪患輾轉遷徙場址,位於臺南鹽埕的瀨北場則歷經不同時代,

始終維持原地天日曬鹽事業。

明永曆十九年,即清康熙四年,台灣進入天日曬鹽的時代,

據連雅堂先生所著之《台灣通史榷賣志》記載:

「永曆十九年諮議參軍陳永華始教民曬鹽,擇地於天興之南,

則今之瀨口也。其法築埕海隅,舖以碎磚,引水於池,

俟其發滷,潑而曬之,即日可成。」

江日昇《台灣外記》云:

「鄭氏之參軍陳永華,於康熙四年,以煎鹽苦澀難堪,就瀨口地方,

修築坵埕,潑海水為滷,曝晒作鹽,上裕國課,下資民食。」

而鹽田瀨口,即成為台灣天日晒鹽的發源地。

「瀨口」一名之由來以無從考,瀨口庄是當時主要的聚落,

始自明鄭時代永曆十九年(1665)陳永華引西北側台江內海海水,

在此開闢鹽田,供應民需,開征鹽稅,稱為瀨口鹽埕,

是為台灣鹽場的發源地,

後因鹽埕不足供應增闢洲仔尾鹽場,與打狗鹽田。

雍正四年(1726)4月實施鹽專賣,於是鹽業遂收歸官營,

由台灣府所管理,同年將洲仔尾鹽場分設洲北場與洲南場。

洲仔尾鹽場以蔦松溪為界,分成洲北場與洲南場。

乾隆十一年(1746)台灣鹽場圖有四處鹽場:瀨北場(台南鹽埕)、

瀨南場(打狗鹽埕)、洲北場及洲南場(永康鹽行)。

乾隆二十三年(1758)10 月,洲北場因為暴風雨之侵害,鹽場嚴重損毀,

全數遷往諸羅縣西港西岸(七股鄉大寮一帶),仍沿稱洲北場。

道光二十八年(1848)在北門區北門里一帶,開闢的第三代洲北場。

乾隆五十三年(1788)8 月,洲南場被洪水淹毀,全數遷往嘉義縣

安定里(七股鄉篤加村東南),仍沿稱洲南場,後來也毀於洪水。

道光四年(1824)吳尚新受命擇地重建第三代洲南場(布袋鹽場)。

瀨口鹽田則毀於乾隆十五年(1750)之洪水,

而居住在瀨口庄的居民則轉為耕農,在清末年間受到瘟疫的影響,

大多遷移至鹽田、喜樹、灣裡各庄居住。

瀨口聚落陸續遷出而敗庄。

日治後改稱鹽埕鹽田,

直到民國60年(1971)因臺南市政府開闢安平工業區及

都市發展土地重劃需要而廢棄鹽田,

瀨北場遂走入歷史……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