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中期士大夫、文學家與思想家,

河東人,亦稱柳河東、柳柳州,柳宗元家勢顯赫,世代為官。

年輕時仕途得意,平步青雲,參與王叔文的永貞革新,

不幸旋即失敗,獲罪貶謫永州,自此長期流放,身心寂寞痛苦,

十年後改授柳州刺史,卒於官,享年四十六歲。

柳宗元以文學、思想、經學、宗教等領域的成就著稱。

文學方面,柳宗元在古文與韓愈齊名,為唐代古文運動領袖,

而古文運動的先驅是陳子昂 ,提倡「文以明道」,

作品永州八記堪稱山水遊記典範之作,

為中國遊記文體的先河,影響深遠;

傳記與寓言亦各有佳作存世,其擅用曲筆寄託個人悲憤;

柳詩以山水著稱,風格多變,常與陶淵明相提並論。

思想方面,柳宗元關懷民間疾苦與百姓福祉,自視為儒家改革者,

為中唐儒學復興運動的代表人物。

他主張天與自然跟人事無關,反駁迷信習俗,

上承荀子、王充的理性主義思想。

他認為郡縣制優勝於封建制,

封建非聖人本意,所著《封建論》對後人多所啟發。

經學方面,柳宗元追隨啖助、陸淳的春秋學,

主張經學不可淪於瑣碎,須闡述聖人義理,影響後世的春秋學。

宗教方面,柳宗元認同佛教,並做為其仕途失敗的慰藉。

他認為儒、釋兩者並無衝突,可以並存互補。

後世編撰柳宗元作品《柳河東集》傳世。

柳宗元現存約有12篇作品,都有「傳奇」體裁的風格。

與其他傳奇相比,柳宗元總是直截了當寫出故事含義,使文章

更像議論文,而故事只是文中論據。

許多作品都描繪人民遭受苛政之苦,

最著名、最具張力是《捕蛇者說》,

講述永州的荒野中,有人寧願冒著被毒蛇咬死的危險,

也要捕蛇以代替完稅。

《種樹郭橐駝傳》指出種樹人郭橐駝的成功,

在於遵循樹木天性,比喻妥善治理國家之方;

《李赤傳》講述瘋子愛上茅廁女神,不顧朋友阻止,

最終溺死於茅廁,故事的教訓是,世人的是非取捨,

其實和李赤相同。

柳宗元寓言現存約有十篇,攻擊迫害他的人與當權者,

比喻作蠹蟲、猿猴、鷹、蛇等;寓言也諷刺自己在永貞革新

中的天真和耿直,

核心問題是人是否天性愚蠢,以及人在不幸中的掙扎。

《蝜蝂傳》以昆蟲蝜蝂為例指出,貪得無厭的人會死於非命。

《愚溪對》採用寓言形式,記夢見愚溪神見責。

愚溪既清又美,又有益於世,然而不被世人承認,得名為「愚」,

理由是此溪居於偏遠之地,不為有力者所知。

柳宗元以罪人之身,為文往往使用曲筆,

表面上以第三者身份書寫,實際上是自我敘述和表現。

《祭呂衡州溫文》就是發洩自己的不滿,

說呂溫等於自我告白和自我表揚,藉著悼念被貶的呂溫,

感慨有政治理想,為國為民的人遭遇不幸,被貶謫而早死;

貪贜枉法的反而高官厚祿,險詐狠毒的卻活得長壽。

《捕蛇者說》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 以啮人,無禦之者。

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疠,去死肌,殺三蟲。

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

《黔之驢》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

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種樹郭橐駝傳》

郭橐駝,不知始何名。

病僂,隆然伏行,有類櫹駝者,故鄉人號之駝。

駝聞之,曰:甚善。名我固當。

《梓人傳》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門,願傭隙宇而處焉。

所職,尋、引、規、矩、繩、墨,家不居礱斫之器。

問其能,曰:吾善度材,視棟宇之制,

高深圓方短長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送薛存義序》

河東薛存義將行,柳子載肉於俎,崇酒於觴,追而送之江滸,飲食之。

且告曰:「凡吏於土者,若知其職乎? 蓋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凡民之食於土者,出其什一傭乎吏,使司平於我也。

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