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柳營劉氏族譜記載,台南柳營劉氏原籍河南光州固始縣,

在漢朝為長沙定王劉發之後,在唐朝為劉韶之後;

劉韶於唐初舉家南遷為入閩之始。

其後人在南宋時 劉大舉公封武德將軍,長子襲爵,我祖行三,另謀發展。


於元末明初從漳州府海澄縣(今龍海市)浮水蓮花村遷徙到

平和縣五斗埔、無尾柯、大坡村生息繁衍至明朝中葉,

其中一支至漳州府平和縣新安里上河社大埤鄉,並置家廟(懋德堂),

該社於清嘉慶3年變更為雲霄縣下河鄉。
來台開基始祖劉球成,父劉茂燕是劉姓開派始祖

劉監明的第153代孫屬彭城支脈(懋德堂)、

福建平和派劉氏的第8代孫。


劉茂燕生於明萬曆45年12月24日(1617),卒清順治16年7月24日(1659)。

原籍漳州府平和縣新安里上河社大埤鄉,是鄭成功手下的一名參軍,

在南京戰役中陣亡。

後鄭成功欲渡海來台,對陣亡將士的孤兒寡婦非常憐恤,

曾下令將陣亡將士家屬同遷台灣。

劉茂燕的獨子劉球成,奉命同他的母親蔡氏一同渡海遷來台灣。

因此,劉球成 實為台南柳營劉氏來台灣的第一世祖。


明永曆18年(1661)劉球成遷台後,最初與母親蔡氏居住在承天府(安平鎮)

寧南坊(即台南城隍廟前戲台後)。後移居麻豆庄打鐵巷,

到他的兒子劉漢、劉旭時,於清康熙13年(1674)再遷居鐵線橋堡

查畝營(日據改為台南州新營郡柳營庄),後裔繁衍發達,

成為台灣劉氏中的名門望族,

時人稱之為柳營劉氏。

第3代劉旭(宏量)(1682-1758年)曾任宣威將軍。

第5代劉全(日純)官任奉政大夫,且是柳營劉家家業發揚光大的靈魂人物,

他將全數田地栽種甘蔗,從蔗糖生產、加工、糖行集貨,再運銷唐山天津,

增進劉家大量產業。
第7代劉拔元(茹連)(1834)曾考取清道光武舉人、

劉圭璋(達元)(1852)考取咸豐文舉人。

第8代劉灃芷(汶澄)(1889)考取光緒文舉人。


第9代劉明朝(錫爵)日本帝國大學畢業,

大正11年(1922)任職總督府新竹州勸業課課長;

昭和6年(1931)升任總督府水產課課長(並創立基隆水產學校)、山林課課長;

昭和16年(1941)任高雄關稅關長。戰後擔任合作金庫總經理、省議員、

立法委員、台糖董事及監察人等職。

第9代劉明智任柳營庄長、劉明哲擔任台南州柳營區長及

台南州州會議員為台灣地方自治聯盟台南地區負責人。

第10代劉清井日本東京帝國大學醫學博士、

台灣台南醫院院長。

劉氏家族第9世之後,受國民政府農地解放政策影響與白色恐怖的

迫害陰影,家業開始分離,逐漸淡出政治,隱野於民。

劉家第9世中幾位代表性的人物有:

劉明電(1901-1978),係台灣人留學德國柏林大學哲學博士的第一人,

馬克思主義的堅定擁護者,政治立場與家族各派下廻異。長期對抗日本

殖民統治,與台南吳三連、台中清水楊肇基被稱為「米管三勇士」,

並與當時台灣政商菁英蔡培火、林獻堂交好。

後雖繼承龐大家產(三百餘甲田地、柳營洋樓、鹽水港制糖會社部分股權),

但卻反對日本政府對蔗農與地主的剝削政策,從事「大湖農民組合地下運動」,

因「柳營事件」的抗爭,於1935舉家避居日本,

在日本繼續展開遊說與鬥爭。

自1935離台從未再返回柳營故里,於日本過世,

劉吶鷗(1905-1940),本名劉燦波,1905/9/23生於柳營,

在台南縣鎮鹽水國小、長榮中學畢業,1920年轉往日本青山學院

中學部、高等部文科攻讀英文,

1926年持日本護照進入中國,

在上海學習法文並發展事業,往返於台南、東京、上海,

從此開啟傳奇但短暫的一生。

劉啟祥(1910-1998)幼年在柳營 劉氏公厝長大,12歲喪父,

目睹家族爭奪財產之景況,感到厭惡與無奈,在母親與兄長鼓勵下,

隨其二姐夫即東渡日本,畢業日本文化學院繪畫科。

並與楊三郎赴歐習畫,畫風靜謐優雅,

落筆簡潔而意趣盎然,用色單純而色感雋永。

創辦高雄美術研究會與 台灣南部美術協會,

致力於美術教育與推廣,曾任教於台南家專,

被譽為高雄油畫美術之父。

劉明朝,在日本高考及格的台灣第一人(畢業東京帝國大學),

台灣合作金庫總經理、台灣水泥常務監事、第一屆立法委員、

國大代表,柳營劉派元老。

劉明哲,日據時期為柳營庄長、台南州議員,

光復後任華南銀行常務董事、台灣省參議。

劉啟祥之父親劉焜煌(字德炎),清朝貢生,

日治時期曾擔任區長職務,

長兄劉清井為東京帝大醫學部出身,

回臺後在臺南開設清井內科,

日治時期曾任臺南市協會議員,

戰後曾任省立台南醫院院長。

劉氏宗族,代代豪傑,名仕濟濟,

台南縣誌曾喻為南瀛第一世家(台南縣誌卷八-人物篇)。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