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的鹽埕地區自古設有瀨南鹽場,在日治初期,瀨南鹽場的鹽產量

甚至達到全島第一,在1906年的鹽田面積為136甲,鹽產量達1,400多萬斤;

但後因高雄築港計畫,在1908年首先廢止了36甲鹽田,

其他鹽田則逐漸廢止,並取而代之另外開發了

烏樹林鹽田跟紅毛港鹽田。

烏樹林鹽田是在日治時期的明治四十一年(1908)11月,經永安鄉竹仔港

(今維新村)庄長張作舟等30人在申請獲准後動工興建,但開發期間遇上颱風

造成嚴重損失,而在當地留下「大岸一回崩,害死竹仔港張相公」的俗語。

之後該鹽田的開發由高雄富商陳中和接手,

並在明治四十三年(1910)成立「烏樹林製鹽公司」,

到大正八年(1919年)時已完成120甲。

1923年,公司隨民法實施而改制為「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

最初是由當地居民進行曬鹽工作,但成效不佳,

於是公司於1920年自今臺南市北門區的鹽民約20戶來此。

1930年8月,陳中和去世,由其養子陳啟貞接任社長,並為了照顧北門移工,

在昭和九年(1934年)興建以閩南三合院式建築,與當時流行的洗石子外牆

建構而成的鹽村(今永安區鹽田里)。

1941年4月,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的辦公室與鹽田

被讓渡給臺灣製鹽株式會社。

「烏樹林鹽場」,開闢於1908年 (日治時期),

全盛時期鹽灘和岡山火車站間還有輕便的運送軌道,

銜接全省鹽的供銷系統,

一直到民國七十三年)(1984)讓售予興達火力發電場,

才結束鹽業在永安區七十六年的漫長歷史。

日本統治台灣一度廢除食鹽專賣制度,基於台灣的氣候與條件,

比目小人適合發辰鹽 ,大此鼓勵台灣人民開闢鹽灘,大量生產,

作為本地及日本的用鹽所需。

1899年帝定了「台灣鹽業規則」,鹽的經營採許叫制,

接受民間的闢建申請,並給予免除鹽田的地租及地方稅的優惠。

在這個背景下,竹仔港仕紳張作舟 (清末秀才,人稱張相公)邀集了

岡山道義等二十餘人合資日本政府申請在烏樹林庄西邊的海淵新生地,

儲開設 「烏樹林」鹽場,利用新打港 (今興達港 )內海的海水曬鹽。

但開設前兩年,數度遭到颱風來襲,海浪沖毀鹽場堤防,蒸發池、結晶池等

均損失慘重,修復曠日廢時,財力也不足以支應,短短兩年就迫於情勢轉讓。

而接手的正是南台灣最知名的財主陳中和。

陳中和於1910年從張作舟等人手中有承接72甲的鹽灘,

同年六月改組成 「烏樹林製鹽會社」,並恢復原先被取消的29甲的開闢權,

部分鹽灘也開始生產。不過初期並非完全一帆風順,鹽場仍遇到集資困難、

風災及工資發放等問題。所幸在經營者的安撫下,逐漸步上軌道,

l914年已完成101甲的鹽灘,

隨著後續的開發,全部面積達137甲…….

烏樹林鹽場早從1910年開始生產,1915年就設有輕便的運送軌道,

銜接火車運送, 1918年輕便軌道移設至路竹火車站。

一直到公路交通鋪設發達後,又增設軌道到海岸公路邊為止。

1923年一度改名為 「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直到 1941年

日本人為了實施鹽業統一制,經由台灣製鹽株式會社收購,

此後烏樹林鹽場歸屬台鹽,

光復後,更迭為國營事業,

而烏樹林鹽場和竹滬鹽場

則歸併於高雄鹽場…….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