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澄縣,中國福建省古舊縣名,位於九龍江出海口以東,廈門島西南方向。
海澄縣,福建省舊地名,古時屬漳州府,隆慶元年(1567)設置海澄縣,大致位於
今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區東部,以及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除東孚街道以外的區域,
縣治今漳州市龍海區海澄鎮。
1960年與龍溪縣合併,以兩縣各取一字得名改名龍海縣,縣治石碼鎮。
明後期曾為中國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之一,
成弘之際有「小蘇杭」之稱。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朝析龍溪縣之靖海館及漳浦縣部分地置海澄縣,
有「海疆澄靜」之意。當時成立之時因月港成為明朝閉關鎖國唯一的通商口岸,
使之成為當時中國的第一大港,無比繁榮。
明洪武三年(1370)以後,政府實行海禁政策,福建正常海上貿易受阻,
民間出海貿易被迫轉入走私方式。
四大明朝廷認定的走私港口有四:雙嶼、浯嶼、梅嶺以及月港,
其中月港乃最活躍的港口之一。
明朝末年海禁鬆弛,明政府允許民間出海貿易,
但嚴查外國商船的進出海貿易,是為「月港制度」:
所有出洋的商船,必須從月港出發,並在從月港到廈門的九龍江水道上,
接受明政府層層關卡的盤查。
也因此,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
有「閩人通番,皆自漳州月港出洋」之說。
月港就此迅速繁榮起來,據《海澄縣誌》記載:
「月港自昔號巨鎮,店肆蜂房櫛蓖,商賈雲集,洋艘停泊,
商人勤貿,航海貿易諸蕃」,當時已是「農賈雜半,走洋如適市,
朝夕皆海供,酬酢皆夷產」,成為「閩南一大都會」。
福建較大規模的有組織的海外移民也從這個時候開始,
移民目的地包括台灣、琉球、日本和東南亞如呂宋等地……
月港一名月泉港,位於九龍江下游三角洲九龍江的出海口。
該處江面開闊,外通海潮,內接山澗,一水中塹,環繞如偃月,
因其港道外通海潮,內接山澗,
因其狀似彎月而得名,故名「月港」。
月港附近海域,古名圭海,蓋以海口圭嶼而得名。
圭嶼又稱雞嶼、龜嶼,它屹立海中,是水路入漳的門戶。
明萬曆元年(1573)建塔於圭嶼,為港口標誌,後年久圮廢。
月港西域是九龍江北溪、西溪交會處三叉河,有洢茂、烏礁諸洲,
水路分中港、北港、南港;東域港口圭嶼以外為廈門港,
是月港海貿活動範圍,
外有中左所(今廈門)、浯洲嶼(今金門),為港口海上屏障。
月港自然條件優越,水陸交通便利,經濟腹地廣闊,
不僅包括九龍江流域,還可延伸至汀州、贛南、湘南
以及閩北、浙江、江淮等地。
明朝中后期,這個漁村小港出人意料地崛起,
成為彼時海上絲綢之路唯一合法的民間海上貿易始發港。
據《漳州文化志》記載:月港與漢唐的福州港、宋元的泉州港、
清代的廈門港並稱福建歷史上的四大商港。
無數商賈滿載著香料、藥材和奇珍異寶揚帆而來,
再將絲綢、瓷器、茶葉等商品遠銷世界各地。
據明代萬曆年間龍溪人張燮所著的海上交通史名著《東西洋考》記載,
明代從月港出發的海上航線有18條,與東南亞、南亞和東北亞等47個國家
和地區有直接貿易往來的商船數至少有300多艘次。
月港商人還以菲律賓群島和南洋群島的其他地方為中繼站,
直接與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等歐洲國家進行交易,
航線與歐洲各國開辟的新航路相連接,
形成當時世界唯一一條環球貿易航線。
17世紀后,月港的海外貿易在海盜侵擾、西方殖民者東侵,
以及朝代更替的戰火中日趨蕭條。
最終,在清初實行遷界禁海政策后,
月港徹底沒落,廈門轉而成為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
當年的港市遺址,至今仍依稀可見。
江岸一里多的古老港口,還能見到七個古碼頭。
彷彿可以一窺昔日繁華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