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坑舊名「簪纓」。簪纓是古代官宦的冠飾,代表高官,
而由於開墾時的深坑地形狹長猶如簪纓,而有了這樣堪輿學
的地名。
傳說清代到日治時期當地的原住民接連出草,
當地漢人被趕盡殺絕,唯獨「深坑仔」聚落平安無事,
後深坑便漸漸成為全區名稱,而深坑也是形容此地形為
四面環山的低深凹地。
深坑地區的興起除了他是淡水與宜蘭之間陸上交通
必經要道之外,茶葉、樟腦等產業與臨景美溪的水路優勢
使深坑興盛一時,石碇、坪林至宜蘭的農產和貨物會在
楓子林的渡口上船,沿著景美溪往下游運行,
深坑當時便成為茶、染料與樟腦集散地,
曾經作為文山堡的行政中心。
漢人前來開墾前,深坑為平埔族「秀朗社」的居住地。
漢人在深坑開墾的紀錄,最早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間的許宗琴。
其後,來自福建泉州安溪地區的移民開始湧入,
並且集體向原住民租用土地,以農耕維持生計;
深坑的水運以及位處「淡蘭古道」往來宜蘭、淡水廳(台北)
必經之地的先天優勢,使得許多來自宜蘭的貨品,由挑夫挑
至深坑後,便在此裝載上船,運至下游的艋舺(萬華)。
該時期,深坑不僅自產大菁(染料)、茶葉,
更成為臨近地區染料、茶葉、樟腦…
等貨品的集散地。
目前所知,最早來深坑開墾的是許宗琴。
其次開墾的中心為萬順寮。此一地名之起源,
相傳於乾隆30年(1765),因有泉州人張萬順開闢今萬順里
一帶土地而得名。
萬順寮隘的設立,使得萬順寮地區墾務得以順利進行,
也造成了後來溪南五庄的建庄。
在溪北萬順寮地區墾務進行的同時,
溪南的拓墾活動也已經展開,其過程更為艱辛,
深坑地區的墾拓主力,即吳、高、陳、張、潘、黃及
番業戶韓敬元。之後阿柔、麻竹寮、烏月、旺躭、楓仔林,
甚至溪北的土庫,都是以這七股為主力,
從乾隆末年至道光初年(1790~1826),
逐次完成了深坑的初墾。
深坑地區人口以黃、高、陳、林、張等姓氏居多,
均來自福建泉州安溪,其中以黃氏宗族自清末、日治時期
更是人才輩出,在政治上、經濟上均佔有重要地位。
黃家在深坑地區為首富大族,
開基祖黃世賢早年移墾於此,繁衍子孫,
勤儉務農而致富,其開基祖厝現仍保存良好,
為一簡單之三合院住家。
而一般通稱之黃宅係指開基祖黃世賢之孫黃蓮山支段衍脈,
計有六房,初時原居於景美溪南之山腳下,其後人口潮多,
乃於其前不遠處另建新厝福安居,
黃蓮山支脈分家時以抽籤方式分配用產及房厝,
大房分得祖厝三房分得福安居,
其餘四房則分別另建新厝,二房建於深坑街尾,為永安居,
四房建於深坑街頭,為興順居,
五房建於景美溪南之田野上,為潤德居,
六房則建於五房厝再南之坑溝西畔。
深坑各大宗族,在歷經開墾階段之後,
自清代末期開始,各自在地方上嶄露頭角,
或參與政治,或經營商業,人才輩出。
深坑的近代歷史,可說是這些宗族的傑出人物
所構成的,以黃氏宗族為例,分別有黃世賢派系、
黃重殊派系及黃廷瑞派系三支在地方上嶄露頭角,
其中以黃世賢派系為代表。
黃世賢此一支派來自福建泉州府安溪縣長泰里
參內鄉戽水三落厝。此派系出黃綱,至乾隆年間,第三十一世
黃世賢攜子自安溪渡海來台,先落腳三芝土地公埔,
購地十餘甲,墾殖三十餘年後逝世。
其五子相繼遷來深坑,最初住在草地頭,
後來遷往深坑子半山上,再移居深坑街。
黃世賢派系至第三代黃連山時,
率六子至麻竹寮開墾,建宅院定居。
勤儉持家,人丁旺盛,
光緒年間,黃連山派系在地方上已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再加上重視子弟的教育,使得黃家第五代則字輩和
第六代奕字輩人才輩出,
在日治時期開始嶄露頭角,擔任地方保正、深坑庄協議會員、
老師、庄役場書記者,均為數不少。
而宗族中政治地位最高的是黃皆得,
黃皆得出身醫師,擔任過新店庄長、大坪林水利組合長,
為黃家擔任地方首長的第一人。
戰後,黃氏宗族仍積極參與地方政治。
黃奕守自民國三十九年起擔任第一、二、三任鄉長,
黃世栽更擔任四、五、八、九屆鄉長及台北縣第七屆議員,
黃奕爐曾擔任代表會主席。
在地方政壇而言,
黃氏族人具有
一定程度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