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長兵衛為北海道釜石礦山所有人,原名田中安太郎,

其父田中長兵衛逝世之後,安太郎繼承長兵衛名號,人稱第二代田中長兵衛。

田中長兵衛與日本政府關係良好,為跟隨日本殖民台灣而來的「御用商人」。

1896年日本頒布〈台灣礦業規則〉,以地圖上通過基隆山正南北軸線為界,

分成東西兩個部分,田中長兵衛取得金瓜石礦山礦權。

田中長兵衛是一位日本商人,也是鋼鐵工業的先驅。

他接管被明治政府遺棄的日本第一家鋼鐵廠,並在一場競爭中取得成功。

它一度佔國內產量的一半以上,

為現代日本煉鋼奠定了基礎。

天保5年 (1834) 出生於大江省(靜岡縣) 春原郡萩馬村白井。

年輕時就去了江戶的長兵衛進入了喜兵衛(1819-1876)的商店。

安政 2 年(1855) 獨立並在麻布飯倉開設了一家五金店。

安政 5 年(1858),長兵衛 24 歲時,成為薩摩 (今鹿兒島) 藩商人

田中家族的養女婿。之後繼承了長兵衛的名字,長子安太郎出生。

熱衷於經商的長兵衛最終被允許進出附近三田的薩摩藩(島津家)。

成為薩摩藩成員的長兵衛在京橋北九宮町的大昆川河畔開設米糧批發商,

並在河岸上建造了一個倉庫,以染料店為主要住宅。

此外,在深川冬木町建造了一座碾米廠。

從明治維新後第 3 年開始,他根據平民姓氏許可順序取了田中的姓氏,

田中長兵衛利用自己的個人關係,作為政府和部委的供應商,

主要為陸軍和海軍採購食品和鐵材,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特別是,長兵衛幾乎一手負責為東京市的軍隊每個單位供應口糧,

之後還在橫須賀和大阪開設了分店。

明治 8 年(1875) 開始,決定挑戰煉鋼業務。

明治 20 年(1889) ,他向時任財務大臣的松方正芳提交了一份申請。

被正式支付所有土地、建築物、機械等。

同年 7 月,釜石礦山田中制鐵廠落成,

橫山圭太郎被任命為第一任主任。

明治 34 年(1901) 國營八幡鐵工所直到田中制鐵所成立,

作為日本唯一的高爐鐵企業,

日本在生鐵供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明治 20 年(1888),大橋分廠建設,明治 25 年(1892)栗橋分廠開工。

1892 年後,長兵衛安排了 10 多艘帆船,

並建立了通往釜石和橫濱、京阪和北海道周圍水域的運輸網路。

明治 27 年(1894),田中制鐵廠佔明治 27 年(1894) 全國生鐵產量的 60% 以上,

田中制鐵所建立了日本第一個製造焦炭生鐵的技術。

明治 29 年(1896),他獲得了臺灣北部金瓜石礦的採礦權,

該礦從前一年開始已成為日本領土,並組織了田中組。

1896年日本頒布〈台灣礦業規則〉,

以地圖上通過基隆山正南北軸線為界,

分成東西兩個部分,田中長兵衛取得金瓜石礦山礦權。

1900年田中組在五坑附近設立第一製鍊廠,隨著礦量增加,

陸續興建第二、三、四、五製鍊廠,他最初採用濕式製鍊,

1902年金瓜石鑛山金銀產量達到巔峰,成為基隆三座金山

(金瓜石、九份、牡丹坑)的首鑛。

1905年田中組在長仁礦床發現金銀硫砒銅礦床,

便將重心放在金、銀、銅礦,

並在水南洞成立全台唯一的乾式製鍊所。

1913年田中組將木村組所擁有的牡丹坑併入,一舉成為最大的鑛山,

但是牡丹坑的產量卻逐漸下滑,很快就面臨廢坑的命運。

1918年,金瓜石形式上和釜山鑛山合併,成立「田中鑛山株式會社」,

直屬「金瓜石鑛山鑛業所」。

明治 34 年(1901) 11 月 7 日,長兵衛病逝。享年68歲。

1924年,田中長兵衛逝世,由其長子田中長一郎承繼事業。

由於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金礦產業低迷,

田中組錯誤決策導致幾乎金瓜石礦區幾乎破產的問題,

田中長一郎遂在田中清的奔走斡旋之下,將金瓜石礦區股份賣給

後宮信太郎,結束田中組在金瓜石礦區的經營。

長子安太郎繼承了第二代田中長兵衛,成為社長。

進一步發展了釜石的礦山和鋼鐵廠。

大正 6 年,它被重組為田中礦山並成為總裁。

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衰退、關東大地震中總公司

被燒毀以及勞資糾紛,該業務下降。

大正 13 年 3 月 9 日去世。 享年 67 歲。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