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像生,石人又稱石翁仲,是漢字文化圈

君主、皇族、貴族、高官顯要陵墓的石雕,多立於神道前,

作為驅邪鎮墓、地位標記、於表彰死者生前的功績的用途,

造型有象、獅、獬豸、麒麟、駱、虎、羊、馬等動物,

以及人型的石雕像等。

石象生是墓主身份的重要標誌。

中國最早可追溯的神道石象生是西漢霍去病墓所建

「馬踏匈奴、力士抱熊」等石象。

漢光武帝原陵建有石象生群,為後世帝王陵所效仿。

南朝時,陵墓以神道柱作為神道入口標誌。

宋代以後,神道柱退居次位,做為石像生起始標誌。

從東漢至明清,歷代政府皆以法律形式規定石刻的數量和式樣。

如《明會典》記載公侯和一二品官員的神道二側可列神道柱,

設石虎、石羊、石馬和文武石翁仲各一對;三品官減石人一對;

四品官列華表、設石馬、石虎各一對;五品官列石望柱;

六品以下官員不准設置石刻。

明代王陵建築實例中,莊簡王陵在三券陵門前設石獅子。

門後是神道望柱,狻猊、獬豸、狴犴、麒麟、控馬武士、

大象、執笏文臣、祾恩門後男侍、女侍共十一對石象生。

石象生又稱石翁仲,始於秦漢,興於唐宋,盛於明清,

是帝王陵墓前主要供祭儀物之一,

為石雕人物、動物成對立於神道兩側。

神道兩旁排列著一群石獸,按照一定的次序在特定的方向排列,

石獸如同一批衛士護衛著皇陵。

石像生是指在神道兩側放置的石人、石獸。

按規制分別排列著十二對石獸,兩坐兩立,依次為獅子(象徵威武)、

獬豸(象徵公正)、駱駝(象徵運輸)、象(象徵吉祥太平)、

麒麟(象徵吉祥太平)、馬(象徵征戰),

其中駱駝、象、馬又分別為各地運輸工具,

故又象徵疆域遼闊;

石人十二尊,其中武臣(象徵侍衛將軍)、文臣(象徵近身文臣)、

勛臣(象徵有功勳的文武百官)各四尊。

唐宋時期的石象生中又增加了文臣武將、外國使臣、侍女等造象。

唐朝對石象生的使平已有等級規定,

例如,三品以上官員用石獸六隻,五品以上官員準用四兒,

至於皇帝陵當然不受限制,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乾陵共有石人、

石獸九十六對之多。

北宋末年形成了以軸線為對稱分布的石像生,

元明清之際,承襲了北宋這種風格,

均是以軸線為中心的墓葬形式。

明代不同於前代的風格還表現為:

除設石虎、石羊外增設了石馬。

《明會典》規定:

公侯和一品、二品官為石望柱、石虎、石羊、石馬、石人各一對,

三品官減去石人一對,四品官為石望柱、石馬、石虎各一對,

五品官為石望柱、石馬、石羊各一對,六品以下不準設定石像生。

明清時代對石象生的使用制度也有嚴格的規制。

例如清代規定,二、三品官員準立石馬、石虎、石羊各一對,

四、五品官員準立石馬、石虎各一對,六品官員以下者則一律禁立石獸。

《大清律》規定:三品以上官可用石獸六件,五品以上官可用石獸四件,

六品以下不準設定石刻。

可見,清代基本上是沿襲明代之制。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