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3年陳第所寫的《東番記》還是1697年郁永河所著的《裨海記遊》,
都明確記載了17世紀前凱達格蘭族於臺北的活動紀錄。
相傳該族祖先是從本島最東境的三貂角登陸,
1694年發生康熙大地震時,仍為臺北地區最主要的住民組成部分。
雖然在此一時期,臺灣其他地區已歷經荷治,鄭氏王朝,清朝統治,
但臺北市仍為平埔族聚居的未開墾平原。
除了1632年,80多名西班牙人組成的探險隊曾短暫入內,
前往該族北投社、里族社等社安撫傳教外,並無任何開發。
而臺北的平埔族獨佔時代,一直到1709年陳賴章墾號入墾臺北
才漸次結束。
然而根據日本學者於19世紀末所做的語言調查和記錄顯示,
臺北縣貢寮、基隆、臺北市、新店、板橋、桃園北部這一帶的
平埔族仍大都屬於凱達格蘭族。
因凱達格蘭族漢化極早,因此相關文獻紀錄不多。
就現有資料顯示:該族與其他平埔各族同為母系社會,
從婚姻與財產制度中可顯而易見——
男性必須入贅,家產也由女性繼承,這與漢人文化有極大的差異,
此差異迄今仍存於臺北某些地區。
此外,現今臺北市許多地名為凱達格蘭族社名音譯而成。
例如:大龍峒、北投、唭哩岸等。
而這些平埔族社群,計有圭武卒社與大浪泵社等族群。
圭武卒社(Kimotsi)是20世紀前,凱達格蘭族的一個支系部落,
活動範圍約為現今臺北淡水河岸的大稻埕一帶。
從18世紀開始,主要來自福建閩南人及少數廣東客家人的漢族移民,
扮演了開墾臺北市的角色。
首開開墾臺北風氣之始的,是18世紀初的陳賴章墾號。
陳賴章是指中國大陸泉州人:陳天章、陳逢春、賴永和、陳憲伯、
戴天樞於1709年為了合股開墾大臺北地區而成立的團體,
「陳賴章」這個名稱即是取合股人的姓氏姓名而成。
像這樣以土地開發、開墾為主的合股團體,
一般來說都稱為「墾號」。
陳賴章墾號所申請的地區為臺灣北部的大加蚋,
其開墾範圍面積相當廣,包含艋舺、錫口、大龍峒和大稻埕等
現今臺北市的中心地帶在內。
其中又以艋舺的開墾為主要區域。
18世紀初最大規模的漢人開墾事件,
也造成了日後臺北地區平埔族的遷移、同化與滅絕。
臺北盆地活動漢人逐漸從淡水河口的八里坌,向南
發展至新庄,再移動到東岸大加臘的艋舺。
1740年,繼泉州人之後,同樣來自福建的漳州府人,
首次大舉移民至臺灣,代表人物為郭錫瑠。
在他的領導之下,漳州人首度進駐臺北松山一帶,並從新店青潭溪
興建可供灌溉景美、公館,甚至松山的瑠公圳。
由於瑠公圳的成功開鑿,讓漳州人的開墾速度加快不少。
這階段,除了水利之便造成的移民與開發外,臺北市地區尚有
1741年漳州府移民何士蘭的開墾內湖和士林,
1742年至1749年間泉州人開墾木柵與少數客家人的持續開墾拳山。
這數波移民潮除了引發不少原住民與漢人的衝突,
也促成大量漢人男子與平埔族女子通婚,
進而間接加速平埔族的漢化。
1875年清廷將大甲溪以北至基隆、原屬淡水廳管轄的地區改置
臺北府,並在臺北盆地的大加臘地區擇地興建城池作為府治,
名為臺北城,「臺北」之名正式出現。
而臺北城內與鄰近的艋舺、大稻埕兩處聚落,被合稱為「三市街」,
即現今臺北的舊城區,為臺北都市發展的基礎。
臺灣建省後,臺北取代臺南府城成為臺灣的行政中心,
並延續迄今………
日治始政時期(1895-1910)因為臺北為所有臺灣主要城市中
最接近日本本土,加上也是剛起步的新興城市,容易實施市區計劃,
因此統治臺灣的臺灣總督府與清代臺灣巡撫相同的選擇臺北作為首府,
也就是政經中心,臺北因此有了「島都」的稱號。
1920年代,舊臺北城內區域為主的城內建築漸趨飽和,
卻還是有愈來愈多的日本內地人來到臺北。
在此不平衡的情況下,城內空間不足,地價又貴,於是有些人便在
臺北城區的西方,介於艋舺與大稻埕之間的空曠墓地興建市場、郵局、
神社、學校,這區域就是西門町,
此地區直至2010年代的今日,仍為著名鬧區,
並以西門町徒步區延續至今。
1930年代期間,相較南北的發展,
臺北往東發展的發展則更為明顯。
這種官方主導公共建設,民間配合的都市東移政策,
從1930年代一直沿用到21世紀的臺北。
在臺灣總督府主導下,臺北市因軟硬體建設迅速成為
全臺的政教中心及重要都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