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

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

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

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

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區別開來,

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

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

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朝廷召他為

補京兆功曹,他卻不去任職。二年正月,嚴武再任職成都,幾次

寫信希望杜甫回來。

六月,嚴武表薦杜甫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

故世又稱「杜工部」。

後世留有杜甫草堂紀念。

持續八年的安史之亂,至廣德元年(763)始告結束,

而吐蕃、回紇乘虛而入,藩鎮擁兵割據,戰亂時起,唐王朝難以復興。

此時,嚴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憑依,

遂沿江東下,滯留夔州。

詩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壯志難酬,

心境是非常寂寞抑郁的。

大曆三年(768)正月,杜甫攜家出三峽,

經江陵、公安,暮冬抵岳陽。

之後,詩人漂泊湖南,貧病交加,瀕臨絕境。

大曆五年(770)冬,杜甫病死在湘江舟中,

時年五十九歲。

杜甫詩「有集六十卷」,早佚。

北宋寶元二年(1039)王洙輯有1405篇,編為18卷,題為《杜工部集》。

錢謙益編有《箋註杜工部集》。

楊倫說:

「自六朝以來,樂府題率多模擬剽竊,陳陳相因,最為可厭。

子美出而獨就當時所感觸,上憫國難,下痛民窮,

隨意立題,盡脫去前人窠臼。」


取材方面,杜甫是社會派詩人,趨向現實主義,內容廣泛,富時代性,

取材於政治興亡,社會動亂,戰事徭役,飢餓貧窮和貧富懸殊。

杜詩善於描寫當時歷史實況,

反映唐代由盛轉衰的現況,故有「詩史」之稱。

體裁方面,杜甫作品眾體兼善,五七言古體、律詩絕句,無所不工。

他往往用不同的詩體,表達不同的內容,敘事多用較少格律限制,

便於鋪敘描寫的古體詩,抒情則多用近體詩。

杜甫大量創作七言律詩,作品內容廣泛,技巧純熟,

注重聲律對仗,格律嚴謹,語言錘鍊,為歷代典範之作,

達到極高的成就,使七律創作臻於成熟。

他又開創「即事名篇」的新樂府詩,

描寫社會的民生疾苦。

風格方面,杜詩主要風格是沉鬱頓挫,氣魄闊大雄偉,

詩歌意象鮮明強烈。風格多樣,豐富多姿,或雄渾奔放,

或清新細膩,或沉鬱悲涼、或辭藻富麗、

或平易質樸、或通俗自然。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月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夢李白》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侷促,苦道來不易。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飲中八仙歌》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秋興八首》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1]一繫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華。
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虛隨八月槎。
畫省香爐違伏枕,山樓粉堞隱悲笳。
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


千家山郭靜朝暉,日日江樓坐翠微。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心事違。
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裘馬自輕肥。


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異昔時。
直北關山金鼓振,征西車馬羽書馳。
魚龍[2]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


蓬萊宮闕對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
西望瑤池降王母[3],東來紫氣滿函關[4]。
雲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聖顏。
一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點朝班。


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
花萼夾城通御氣,芙蓉小苑入邊愁。
珠簾繡柱圍黃鵠,錦纜牙檣起白鷗。
回首可憐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織女機絲虛夜月,石鯨鱗甲動秋風。
波漂菰米沉雲黑,露冷蓮房墜粉紅。
關塞極天惟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


昆吾[5]御宿[6]自逶迤,紫閣峰陰入渼陂[7]。
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問,仙侶同舟晚更移。
彩筆昔曾干氣象,白頭吟望苦低垂。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