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長兵衛(たなか ちょうべい),生於1858年,卒於1924年。

田中長兵衛為北海道釜石礦山所有人,原名田中安太郎(たなか ちょうべえ),

其父田中長兵衛逝世之後,安太郎繼承長兵衛名號,人稱第二代田中長兵衛。

田中長兵衛與日本政府關係良好,為跟隨日本殖民台灣而來的「御用商人」。

1896年日本頒布〈台灣礦業規則〉,以地圖上通過基隆山正南北軸線為界,

分成東西兩個部分,田中長兵衛取得金瓜石礦山礦權。

日本當局於1896年頒布「台灣礦業規則」,規定只有日本國民才能經營礦業,

剝奪了台灣本地人的採礦權利。同年10月,台灣總督府將基隆山的礦區,以基隆山

的南北軸線為界,分為東區的金瓜石礦山及西區的瑞芳礦山(即九份礦山),

礦權則分別由日本商人田中長兵衛的「田中組」

及藤田傳三郎的「藤田組」所取得。

當時日本國內的礦業發展已有一定水準,田中長兵衛在擁有金瓜石的採礦權後,

加上其本身在日本就擁有礦產事業,田中氏即從日本引進先進的採礦技術、器具

和大量的技術人員,並建立了從採礦到製煉的一貫體系,

奠定了金瓜石礦山的發展基礎。

田中組除了在大金瓜露頭進行開採外,也開始向下延伸開挖礦坑,由於礦坑位於

金瓜石本山,故取名為「本山礦坑」(總共開挖九坑),成為金瓜石礦區的重要採礦來源。

1904年,本山三號坑挖掘到硫砷銅礦(Enargite),隨著礦坑的逐漸向下挖掘,

礦床開鑿出來的銅礦產量逐漸增加,

金瓜石也從金銀礦山轉變為一座金銀銅礦山。

隨著日後新礦脈的一一發現,

使金瓜石被冠上「日本首一金礦山」的盛名。

1905年,在水湳洞建設煉銅廠,

處理「長仁礦床」採得的銅礦。

金瓜石在日本人經營之前,僅在本山礦床露頭周圍進行零星開採。

直到1897年,取得採礦權的田中長兵衛(田中組)採用有系統、計畫性

的經營方式開採金瓜石,並引進了當時最先進的製煉技術與設備。

1905年發現硫砷銅礦,由此轉為金銅礦生產,

並在水湳洞建設乾式製煉廠,處理含金硫砷銅礦。

1897年,金瓜石礦區開採。

田中先設立金瓜石的礦山事務所,以小松仁三郎為所長,

分設內、外兩部,外勤設採礦、運礦、精鍊、營繕四課,

內勤則是總括、庶務、會計、倉庫、酒保、醫務六課。

引入先進的機械設備與專門的開採技術,如鑿孔、炸岩、立支柱、採脈……

等現代化採礦技術,有別於先前的河邊淘洗或土法挖掘,

並建立現代化製鍊系統。

田中組曾仿效瑞芳的藤田組開放部分礦區,

即位於大金瓜露頭西北側一小塊地區,人稱「黑肉棚」的一處山坡,

以收取牌照費的方式,承租給當地人。

田中長兵衛除了引入先進的機械與開採技術之外,也雇用當地人作為

公司員工,實施發放固定薪資的經營模式。

1900年田中組在五坑附近設立第一製鍊廠,隨著礦量增加,

陸續興建第二、三、四、五製鍊廠,他最初採用濕式製鍊,

1902年金瓜石鑛山金銀產量達到巔峰,成為基隆三座金山

(金瓜石、九份、牡丹坑)的首鑛。

1905年田中組在長仁礦床發現金銀硫砒銅礦床,

便將重心放在金、銀、銅礦,並在水南洞成立全台唯一的乾式製鍊所。

1913年田中組將木村組所擁有的牡丹坑併入,一舉成為最大的鑛山,

但是牡丹坑的產量卻逐漸下滑,很快就面臨廢坑的命運。

1918年,金瓜石形式上和釜山鑛山合併,成立「田中鑛山株式會社」,

直屬「金瓜石鑛山鑛業所」。

1924年,田中長兵衛逝世,由其長子田中長一郎承繼事業。

由於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金礦產業低迷,田中組錯誤決策導致幾乎金瓜石

礦區幾乎破產的問題,田中長一郎遂在田中清的奔走斡旋之下,將金瓜石

礦區股份賣給後宮信太郎,

結束田中組在金瓜石礦區的經營。

1933年,金瓜石鑛山再度易主,被日本鑛業株式會社所收購,

並創立臺灣鑛業株式會社,後持續增資成為大公司,積極進行全山設備

的汰舊換新,並於水湳洞全力建設大規模的全泥式氰化製煉廠及

全泥式浮游選礦場,形成以金瓜石採礦、水湳洞選煉的生產系統,

新設備完成後,金瓜石鑛山之生產大增,

一躍而成為名符其實的亞洲第一貴金屬礦山。

日本礦業株式會社(日礦金屬的前身)於1933年買下金瓜石礦區的經營權後,

更大力擴充礦區內的設備,在金瓜石山下的水湳洞山坡上興建了新式的浮選礦場

(即十三層遺址),並另建了水湳洞直通基隆八斗子運礦場的輕便鐵路-

金瓜石線(今臺鐵深澳線前身)。

這些嶄新而完善的設施,加上又有新礦脈的發現,

金瓜石礦區的黃金產量年年提昇,亦成立臺灣鑛業株式會社處理相關業務,

到了1938年更達到了將近七萬兩的最高峰,使當時的金瓜石被譽為是

「亞洲第一貴金屬礦山」,更曾聚集了八萬人在此一圓淘金夢,

小小的金瓜石一躍成為人口稠密、熱鬧非凡之地,

與鄰近的九份互相輝映。

金瓜石礦山的開採一直持續到

民國74年臺金公司結束營運……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