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福謙(1834—1884)祖籍泉州府同安縣,出身鳳山縣苓雅寮莊。
陳福謙家族的祖籍是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集美,於五世祖陳祖武時來臺,
其子陳貨為六世祖,亦即是陳福謙之父。
陳貨原居於阿公店(今高雄市岡山區)的後紅,
後遷至苓雅寮下寮,人稱「後紅陳」。
《臺灣列紳傳》則寫陳福謙祖先陳維參於康熙四十年(1701) 來臺。
陳福謙早年以替人撐船營生,後來累積資金改從事賣米行業,
之後在打狗於清同治二年(1862)開港後,他便在旗後開設順和行經營蔗糖買賣。
由於他藉由貸款給蔗農而掌握了甘蔗的供,並擁有自己的糖廍來進行加工,
最後掌握了打狗地區的糖業而致富。
1865年,陳福謙取得英商德記洋行買辦,於府城、打狗設行號,
販糖也兼賣布匹、五穀雜糧與鴉片。到1874年時,陳福謙事業版圖已
擴張到日本,於日本橫濱、長崎、神戶設分行,
在臺灣廣開七十二行郊,連後山臺東都設有據點。
陳中和於1868年十五歲時進入順和行,受到陳福謙的賞識與重用,
在順和行「七十二行郊」中即由陳中和擔任總家長,曾派他率領船隊
到福州、廈門、香港、廣州等地,甚至是日本橫濱販賣蔗糖。
而後陳福謙又接受陳中和的建議,成立「和興公司」,
在日本大阪、神戶、九州等地設置「分棧」,
拓展在日本的市場。
陳福謙後來在光緒十年(1884),以四十九歲的壯年之齡去世。
他原有提拔陳中和之意,遺命「中和必須重用」,但去世後其次子
陳自然不認同此一想法,與陳中和之間常有摩擦,
於是最後陳中和自立門戶。
之後因經營不善,順和行的地位遂被取代。
陳福謙過世時原有意提拔陳中和,卻遭到家人反對,
中和被迫自立門戶,日後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陳中和不僅成為南台灣巨富,家族後人甚且創造高雄半世紀以上
最強的政經勢力,為郷里所津津樂道。
陳福謙有日翔(藻耀)、文遠(日新)、筱竹、日華、日瑄共五子,
連同其弟陳北學(又名悅周,1840-1908)。
此一家族的商業活動與開港後南臺灣的砂糖產業息息相關,
在清末臺灣經濟史中扮演重要角色。
長子陳日翔(1860—1913) 字藻耀,號梧岡,幼年時曾到晉江就讀,
後返鄉應童子試,入邑庠為縣學附生。光緒四年(1878)與施士潔、汪春源、
陳望曾、丘逢甲、許南英等人,於竹溪寺設「崇正社」,為臺南詩社之濫觴。
光緒十一年(1885)中舉,次年任職內閣中書,旋因改葬祖墳而辭官返臺。
光緒十八年(1892)與舉人盧德祥、恩貢生周熙清、儒學教官王春華等人
共同纂修《鳳山縣訪冊》,1894年完成。
隔年台灣被割讓給日本後,陳日翔將家產委交給弟弟們,寓居廈門鼓浪嶼,
後被任命為命為清駐菲律賓總領事,一年後又升任駐南美祕魯公使,但他堅辭不赴任。
1903年擔任鼓浪嶼會議公所首任議長。
1904年與林輅存集資十二萬銀元創辦「華寶製瓷公司」,乃廈門第一家僑辦工廠。
後為修墓而返回臺灣,日本人待以殊禮。
清宣統年間陳日翔被任命為廣東布政司,然而上任前辛亥革命爆發,
清帝退位,他北向痛哭,遺命以清製衣冠殉。
大正二年(1913)5月21日逝世,享年54。
次子陳日新(又名自然、文遠),曾於光緒十二年(1886)舉秀才,
光緒十四年(1888) 施九緞事件時從剿討軍有功,欽授五品軍功,
同年經營糖米行、在神戶、橫濱、東港、阿猴設有分館。
日治時期以後,由於安撫地方有功,明治三十年(1897)總督府賜臺灣紳章,
也曾受兒玉源太郎總督贈送太刀。明治三十二年(1899)任苓雅寮區庄長、
明治四十三年(1910) 2月續任苓雅寮區長。曾任鳳山廳農會長、台南廳農會委員、
地方稅調查委員、苓雅寮公學校學務委員、臺灣農商銀行重役,
明治三十六年(1903)被推薦為臺灣農商銀行頭取。
另外也是新興製糖會社監察役、和興公司股主,經營順和號、和義號 。
三子陳日光(又名筱竹)是前清秀才、和興公司股主。
四子陳日華(又名和智)是前清秀才、和興公司股主、 新興製糖會社監察役。
五子陳日瑄(又名和信)是和興公司股主、新興製糖會社監察役、經營和信號。
陳和信之子陳文欽,是苓雅寮資產家。
陳和信之孫女陳碧華,嫁給侯雨利長子侯永都。
另陳和信之孫陳國振,娶侯雨利三女侯玉嫌。
陳國振為臺南紡織元老,曾任南紡董事。
陳國振子陳鴻模於2015年出任南紡總經理。
陳福謙死後,家族產業半由其弟陳北學承坐,
陳北學後來在砂糖貿易的經營成果並不遜於其兄陳福謙。
光緒 21 年(1895),臺灣政權交替之際,陳北學為避戰禍,
舉家離臺赴廈,據說當時攜走的財產就多達六十餘萬。
明治 33 年(1900),陳北學返臺,且因其財力而受到殖民政府
相當程度的重視。
陳家兄弟少時家貧,陳福謙乃以撐船為業,稍有本金之後,
開始從事米、糖生意,於臺南府城開設「邦記號」。
出身於打狗小漁村,而後竟能在府城設行營業,
且邦記號在同治元年已成為臺南三郊的輪值大籤郊商之一,
可見陳福謙的商務經營相當成功。
開港後,陳福謙敏銳掌握時機,迅速與外商建立合作關係,
擔任英商德記洋行的買辦,負責銷售進口的鴉片並採購臺灣南部的砂糖
交付洋行外銷。並於旗後自設「順和行」,又在東港、阿里港和鹽水港等
蔗糖生產地設糖棧,和當地糖商以預付款的方式建立穩定的供貨網絡,
在全盛時期號稱掌握臺灣南部砂糖出口量的 1/2 強。
除了洋行方面的業務,順和行也開拓日本砂糖市場,雇用西式帆船運糖至日本,
在橫濱、長崎、神戶設分棧銷售,連雅堂便提到「臺糖之直配日本自福謙始」。
而在米糖之外,陳福謙亦兼營布疋、雜糧等貨,可以看出他多角化經營策略,
在南臺灣撐起一片商業王國。
至於陳北學原先並無參與其兄的事業,
《臺灣日日新報》說他早年便「創業在外」,
即指他在臺南府城內宮後街經營布店「新瑞和號」。
陳北學早年重要的活動,是在光緒 10 年(1884)擔任府城的釐金包商。
陳北學等人原欲繼續包辦釐金,然因劉銘傳以劉璈在中法戰爭期間隱匿釐金
未報為由彈劾之,也因而撤銷陳北學等人的釐金包商資格。
總之,由陳北學擔任釐金包商此事略,
可窺知他握有相當豐厚的資金。
對陳北學來說,光緒 13 年(1887)是最重要的轉捩點,
因其家族於該年分家,陳家兩房由此析分家產,而陳北學藉此取得
陳福謙的大半遺產,根據鬮書記載,其所得產業如下:
上二房叔名悅周,鬮分號榮萼,拈得本郡西門外邦記,
及所開分棧本邑順源號,兼辦旂后得[德]記洋行辦行,
東港順懋,阿里港順源棧等號,估銀叁萬元,
找現銀壹萬,合共銀肆萬。
由於接收這些糖行及分棧,陳北學開始涉入砂糖貿易的活動。
陳北學在分家後的第一件大宗投資,就是於光緒 13 年參與成立和興公司,
從事臺海兩岸、日本和香港之間的貿易,主要商品仍是砂糖。
和興公司的資本合計十一股,陳福謙的三個兒子日翔、文遠和筱竹
持有四股,陳北學佔兩股,另陳氏族親陳和信、陳和智各有兩股,
加上陳中和一股,由陳中和擔任和興公司的正當事。
如此,陳家雖然分爨,其資產仍以和興公司整合。
陳北學其他的生意,還有臺南的邦記號兼作德記買辦行,
負責安平口岸的商務,順源號負責打狗口岸。
日治初期,陳北學雖暫居廈門,
但因各行號有專人司理仍持續營運。
陳北學在 1895 ∼ 1900 年間,旅居廈門鼓浪嶼,以經營錢莊為業,
臺灣的產業則分別由陳文遠(福謙次子)、陳中和、陳升冠和方慶佐打理。
同時他還擔任廈門東亞書院的董事,在當地得到相當的名望。
不過,他在廈門的事業經營並不順遂,由於當時中國經濟蕭條,
導致錢莊遭倒欠甚多最終,陳北學於明治 33 年返臺定居。
由於陳北學申請入籍臺灣,故臺灣總督府委請日本駐廈門領事上野專一
對陳北學身家狀況作了詳細調查。
根據上野的報告指出,陳北學的家產多來自於橫奪其兄產業,
並因而與侄兒陳日翔(福謙長子)交惡。
陳北學此後仍常往來臺廈兩地處理商務,
一直到明治 41 年(1908)2 月13 日逝於香港為止,
他的晚年幾乎是在接連不斷的財產糾紛中渡過。
(大正年間歸葬於台南喜樹公墓 )
陳北學並無親生子嗣,
僅有養子(螟蛉子)陳日章、陳萼棣、陳溫溫,
但陳日章和陳溫溫主要住在廈門。
過去稱「富有百萬」的陳北學,在晚年由於官司纏身,
特別又因為和興公司問題導致若干虧損,但其遺產仍估有八十餘萬,
除田園房屋等不動產外,還有安平一片魚塭、匯豐銀行股票、香港仁安
保險公司股票,以及尚未收回的債項等。
由於遺產龐大,且家族內部又意見分歧,
後來由臺南廳介入其遺產處理。
股票的部分全部折現,由其妾王淑真和三子按比例分配,
在臺灣的不動產主要由王淑真和陳萼棣繼承。
陳萼棣自己另開懋德行,也在廈門擔任日商買辦。
他與父親行事不同,待人謙恭、樂善好施,
如陳北學出殯時,適逢中元普度,陳萼棣不但捐大筆款項助普,
又舉行施捨,凡鰥寡清寒殘疾者,給領白米三升,清錢四十,
相當受人稱道。
但在商業經營才幹上,則遠不及其父,且自繼承遺產後,
過於揮霍奢侈,因而無力維持龐大家業,使其父的豐功偉業
漸埋沒於歷史洪流之中,少為人知。
陳福謙總共有五個兒子,陳日翔、陳文遠、陳筱竹、陳和智和陳和信。
長子陳日翔在陳福謙過身以後致力於考取功名,在考取以後也以仕途為重,
沒有參與太多家業的運營。
在 1887 年分家以後,主要由陳文遠和陳筱竹接掌家業,繼續經營順和行。
然而,看見了糖業貿易所帶來的巨大利益,許多競爭對手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德記號、順源號、和興公司等公司陸續成立,順和行過去業務受到了相當的挑戰。
原先旗下經營有成的各棧家長也陸續有人自立門戶,
藍海市場突然殺成血紅,加上日本新時代的到來,新式製糖公司、新的經濟制度
和體系,面臨許多嶄新挑戰的陳福謙後人經營陸續遇上危機。
在 1905 年日俄戰爭時期的糖價大暴跌以後,
陳筱竹退出順和行的經營,移居臺南專心從事創作。
陳文遠在糖業面臨損失後,曾經轉嘗試開墾土地,但也沒有成功,
昔日繼承的家產慢慢逐漸凋零。
陳日翔和陳和信都曾經嘗試投資,不過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五個兒子之中,僅有陳和信比較有建樹,
透過繼承來的遺產順利發展,
並持續在今天的臺灣商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