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山舊稱「龜崙社」,前身「龜山鄉」,位於桃園市東北部,
境內聚落受到台地地形的影響而分為四個區域,分別有鄰近桃園區的
龜山區公所周圍、鄰近新北市林口區的公西、鄰近新北市新莊區的迴龍
以及鄰近蘆竹區的南崁頂等四地區,
並以前二者為主要區域。
龜山最早的起源來自於龜崙族(Kulon),為原住民平埔族之一,
原居於今日桃園市龜山區一帶,本來被學者歸類為凱達格蘭族,
後來李壬癸先生依據其所蒐集到的語言學資料,證明其為獨立的一族。
相對於其他平埔族,該族人口較少且目前已經幾乎全面漢化。
在清代,龜崙族就居住在龜崙嶺(今稱龜山)南側的龜崙腳,稱為龜崙社。
後來部分族人遷到北邊的楓樹坑(今之楓樹里),稱為「頂社」;
另一部分族人遷到南邊的新路坑(今之新路里),稱為「下社」,
一般仍合稱之為龜崙社,是清代所謂「南崁四社」之一。
隨著移民的日漸增多,讓龜山的開發逐漸受到重視,
其中讓龜山地位日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移民需求所延伸出
交通的發展,從《台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
「提及郁永河所走的「舊官道」,乃是刻意避開霄裡社番及龜崙社番,
和荷據時期致力打通各番社的走法並不相同,這也反映出康熙出年南崁地區
的開墾非常有限,而此區的平埔族群中龜崙、霄裡社最受漢人畏懼。
《番俗六考》中描述:「龜崙、霄裡坑仔諸番,體盡矲婭,趨走促數,
又多班癬,狀如生番」(陳培桂1963)。」
「桃園地區與台北盆地僅一山之隔,前者往往成為漢民淡水登陸以後
轉轉移墾之地。其入墾路線是淡水經八里、南灣往坑仔、外社、山鼻或
經坪頂往陳厝坑。經由這條路線入墾的漢人以泉州人居多,龜崙社域的
楓樹坑、舊路坑墾民也多在坪頂、下湖開墾幾年後便移居該地。
所以漢民從台北盆地移到入林口台地之初,便進入龜崙社域的大湖、
南崁社域的南崁頂、坑仔社社域的南灣等外圍地區。」
(詹素娟 張素玢 2001:190)
桃園一帶,於雍正年間尚為蕃人棲居之處。
當時此一地區東起龜崙嶺,西達坎子腳,南自霄裡,北至南崁,
統稱曰虎茅庄。
乾隆初,粵人薛啟隆德福建官署許可,自台南率領隘丁數百名,移往開墾。
啟隆自為大業戶,隘丁中粵人及閩之漳泉人最多,
以使閩粵二省人之聞風移殖者日增。之後墾業既興,人口日繁,
桃源街由是漸次結成草店,與龜崙社化蕃進行交易,遂形成一小市街,
並於清乾隆三十年,公舉街正,委任指揮一廳街市事宜。
乾隆二十餘年間,粵人謝秀川、龜崙二社熟蕃土目之管事,出而招佃開墾。
亦擴展至坪頂、大湖、苦苓林、菜公堂、山尾、西勢湖、頂湖、
下湖、員林坑及崙口一帶。
1888年,由臺北南下經大橋頭跨越淡水河至海山口(新莊),
桃仔園迄至新竹鐵路相繼施工。
1891年,打通龜崙嶺至桃仔園,設有龜崙嶺車站。
鐵路則於光緒十九年(1893)11月修達新竹。
繼任巡撫邵有濂於1893年鐵路全線完工奏報,
「北穿獅嶺洞隧百尋,南渡龜崙則坂踰九折,路工之難如此」,
形容北洞獅球嶺、南橋龜崙嶺,施工困難度相當。
1895年和1897年日治時期,颱風帶來的洪水,沖毀臺北橋。
海山口附近河岸亦陷落,鐵路流失,龜崙嶺道路崩塌,致使鐵路中斷。
1899年5月,原經大稻程河溝頭、海山口鐵路,改經艋舺(萬華)、
枋橋(板橋)、樹林、山仔橋(山佳)、鶯歌石(鶯歌),接桃仔園
(桃園)南下。
明治卅四年(1901)基隆至桃仔園的改良線先行通車,
此時鐵路改走艋舺、樹林、鶯歌至桃仔園。
8月24日新莊鐵道廢除,8月25日板橋新線通車,連帶龜崙嶺鐵道
也廢除,現只剩龜崙嶺鐵道橋遺構包含第二尖山橋、大坑溪橋、
坑底無名橋遺構。
大正九年(1920),臺灣實施「州郡街庄制」,設龜山庄,
隸屬新竹州桃園郡,戰後改設龜山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