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野彌四郎(1869—1932),日本千葉縣人,
曾任台灣總督府土木部技師,被譽為「台灣水道之父」。
濱野彌四郎出身於日本千葉農家,本名黑川彌次郎。
濱野家世代為佐倉藩主藩醫,1868 年日本王政復古後,
天皇遷都到江戶,並將江戶改名為東京,濱野的當家主
濱野昇深感時代暗流浮湧,一路從蘭學研究到西學。
這時,家中亟需一位聰明成器的繼承人,
於是,濱野昇在向親友打聽之後,決定收養就讀大學預備科
(類似當代高三)的彌次郎,並將這名 17 歲的少年改名為「彌四郎」,
開始栽培。
濱野昇自己是醫師,後來當選為國議會眾議院議員,
活躍於政壇上,非常符合明治維新初期上流社會一切
向西方學習的新潮風氣。
由於濱野昇與第一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相熟,也和軍醫森林太郎
(即詩人森鷗外)有交情,所以當建設臺灣一事浮現在檯面上、
爸爾頓成為負責人的首要人選時,他便希望優秀的濱野彌四郎能跟著
老師一同前往南方大展身手。
濱野畢業於舊制第一高等學校(今東京大學)
和東京帝國大學工學部土木學科(今東京大學大學院),
曾師事擔任帝大衛生工學講師的巴爾頓。
明治29年(1896)巴爾頓受民政長官後藤新平邀請,
來台灣擔任衛生工事顧問,濱野也以助手身分同行,
來台擔任土木部技師。
明治32年(1899)巴爾頓在完成基隆水道設計案後因病返回東京,
濱野則留在台灣繼續上、下水道的建設,期間長達23年,陸續完成
基隆、台北、台中、台南等台灣主要都市的水道計劃、建設,
大正8年(1919)離台至神戶擔任技師長。
巴爾頓一向秉持著「都市計畫的基礎,在於供水及汙水管線的改良」
的信念,他曾在東京等23個都市進行衛生狀況的調查,並規劃供水及
汙水管線的建設方案,是個具有實際資歷的人物。
與日本女性荒川滿津結婚後,是個非常喜歡日本的工程技師。
他和日本政府簽訂了7年的契約,之後又多延長2年,
當時在日本已經是第9年,正打算和家人一起回英國的時候,
剛好接到後藤的請託。
巴爾頓答應前往臺灣,條件是濱野必須一同前往。
濱野在大學裡向巴爾頓學習衛生工程和照相技術,
英語流利的濱野也擔任過口譯的工作。
當年8月,濱野在妻子久米的陪同下,和巴爾頓前往臺灣,那年他27歲。
9月3日,由臺灣總督府任命為民生部的技師,職等是高等官六等。
巴爾頓和濱野上任後,即刻前往臺北、大稻埕和艋舺等地,
調查市街的衛生、水源供給與排放狀況。
同年9月底,二人提出《衛生工事調查報告書》。
除此之外,他們更耗費精力踏查臺灣各地,從北到南,甚至遠及澎湖。
二人雖然苦於瘧疾、痢疾等疾病的侵擾,但還是構築了臺灣供水
及排水管線規劃的基礎。
1898年,他們正專心致力於基隆的水源探勘時,
後藤新平則渡海來臺,擔任臺灣總督府的民政長官,
成為他們足以信賴的強大後援。
其後二人順利完成了基隆建設方案的規劃,
但是巴爾頓回日本休假時,肝臟的惡性腫瘤發作,
1899年8月5日,正值43歲的青壯之年,
卻驟逝於帝國大學的附屬醫院。
痛失恩師的濱野,深陷於巨大悲傷之中,但在如此悲痛之際,
他決定留在臺灣,以實現和恩師共同規劃的設計方案。
他首先著手進行的是,基隆的水道建設。
基隆的水道管線以暖暖為水源地,取水後利用山的坡度,
以節省能源的設計,順次導入沈澱池、濾過池、淨水池,
工程於1902年完工。
從淨水池輸送出來的潔淨用水,藉由沿著鐵路鋪設的水管線路,
輸送給基隆市民使用。
巧妙地利用自然地形的基隆水道,在110年後的今日,
仍然運轉如常,持續供應水源給廣大的民眾。
2007年,淨水場被指定為文化景觀,
當時建造的「八角井樓」和「幫浦間」也列為歷史建築。
1907年,濱野大約一整年都在歐美,視察水道工程,
回國後便開始著手進行臺北的水道工程,
1908年,修建整理取水口、幫浦室等各式設備;
1909年,完成配水管線、淨水場及蓄水池的建設,
而淨水場完工後,便能供應1日2萬噸的飲用水給12萬人使用。
此水道設施成為臺灣第一個現代供水系統的先驅,
特別是臺北這個鋼筋混凝土的供水及汙水系統,
比東京和名古屋更早建設完成,
由此點可以窺見,當時的日本人對臺灣的現代化,
做出了多大的貢獻。
完成臺北的水道系統後,濱野陸續在1909年、1911年
和1914年,於打狗(高雄)、嘉義和臺南開工進行水道工程。
臺灣的都市供水及汙水系統,自1896年至1940年為止,
進行了大大小小的水道建設,共計133處。
這些工程完成後,足以提供臺灣人口156萬人份的自來水,
終於克服地域流行病的肆虐。
至此,曾被稱為「瘴癘之地」的臺灣也脫胎換骨,
打下了現代化的厚實基礎。
這些水道建設之中,特別是臺南的供水系統,
可以說是濱野彌太郎設計的集大成之作,
促成了劃時代的公共設施。
當時臺南的人口僅有3萬人,卻採用了足以供應10萬人
飲用水的急速過濾法,建造擁有最新設備的大型淨水系統。
水源來自曾文溪,自取水塔汲水後,在山上水源地進行――
第1幫浦井→取水幫浦室→沈澱池→濾過器室→第2幫浦井→
輸出幫浦室――水質處理程序,接著輸送至南側淨水場的水,
被存放於淨水池中,待通過量水器室後,再輸送至臺南市內,
以供民眾使用。
此工程進行超過10年之久,於1922年始告竣工。
進行此工程時,往後建造烏山頭水庫的八田與一技師,
擔任濱野的下屬,共同為此工程努力。
二人為了進行水源調查,從臺南市和曾文溪附近開始,
踏查臺南各地,決定將水源地設置於山上。
此調查中,八田技師對曾文溪為始、橫跨臺南的各種地形
專精熟悉,從濱野身上學到許多工程現場的知識,
例如水路的導引方式、暗渠和明渠的設置等等水利工程的
各式工法,而這些經驗與知識,在往後參與設計嘉南大圳工程時,
發揮了莫大的功效。
當時的經驗,最終幫助八田完成了「嘉南大圳」,
成功將15萬公頃的貧脊之地,
變成臺灣最大的穀倉地帶。
直到1919年濱野辭任總督府工作為止,這23年之間,
濱野彌四郎和妻子久米承受了巨大的艱苦。
由於治安惡劣,他們失去了膝下二男二女中的長女和長男。
再當濱野接到視察水道的命令前往歐美,大約1年之間,
妻子久美和兒女一同守在家中,等候他的歸來。
在臺灣的水道工程,
克服了種種的不幸與苦難,才得以完成。
濱野規劃建造了主要都市的水道系統,
如同醫師「治癒了城市的惡病」之後,
便辭去總督府的工作,
回到日本擔任神戶市的技師長。
八田技師得知濱野回國的消息,向朋友和其他技術人員
提議鑄造濱野的半身銅像,此提議獲得許多人的認可,
其後,銅像設置在臺南山上水源地的庭院之中。
那是濱野離開臺灣2年之後的事。
濱野退休後住在東京,1932年12月30日逝世,
一生奉獻給衛生工程長達63年的歲月,
就此畫上句點。
置於臺南山上水源地的濱野雕像,由於1944年的金屬類供出令
(由於戰爭末期,金屬短缺,日本政府要求各機關及民間
提供金屬類製品,再製後以供軍事使用。)而消失無蹤,
曾拜訪過水源地的臺南企業家許文龍先生獲知後
心生悲戚,捐贈了銅像,
2005年5月16日,
銅像再次設置到原本的基座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