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純青 (1875- 1956 ),名炳南,幼名丙丁,純青其字也,晚年自號晴園老人。
清領時期海山堡出生(今新北市樹林區),瀛社詩人、企業家。總督府評議會員。
曾與劉克明等創組詠霓詩社。嗣又參加瀛社,創設薇閣吟社、心社,有《晴園詩草》上卷,得七言絕句138首,
龍文出版社將其手稿影印發行,收為「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之一部。
1930年代支持中國白話文、臺灣話文,二次大戰時又提倡漢詩研究會。
在企業方面,樹林地區最早以集資組合方式製酒者,為明治39年(1906) 以謝旺為代表,周居山、黃純青、王旺等7名股東共同出資,
以3千2百日圓資金, 於樹林166番地成立「樹林製酒公司」;
日治時期歷任桃園廳樹林區長及臺北州海山郡鶯歌庄長長達33年,
1931年因台灣總督府限制台米外銷日本,而與總督府積極交涉,獲得勝訴。
戰後之1946年當選中華民國第一屆臺灣省參議會議員。
不過因為二二八事件退出政壇,前後擔任台灣通志館與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的主任委員。
樹林的紅麴文化的起源於釀酒產業,最早由樹林先賢黃純青、謝道埤、陳炎等由福建引進紅麴為原料,
三人於明治年間合資「樹林造酒公司」,製造紅酒行銷全省。
日治時期,曾擔任相當於鎮長一職的黃純青先生開設的「樹林紅酒株式會社」,大正十三年更名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
樹林造酒工廠」;民國三十四年臺灣光復後改稱「臺灣省公賣局樹林酒工廠」,二種紅酒改稱為「紅露酒」。
民國三十六年酒廠改名為「專賣局酒業有限公司第四酒廠」,
民國四十六年樹林酒廠正式改隸公賣局,改稱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樹林酒廠」,
年產量超過十萬公石,樹林市自此即為有名的「紅露酒故鄉」,
而黃純青先生更被後世尊稱為—「樹林紅麴之父」。
乾隆五十三年(1788),業戶張必榮倡導興建廟宇於潭底山麓稱之為濟安宮。
後在嘉慶十八年(1813)、道光十六年(1836)、光緒十九年(1893)均整修過廟宇,但經歷三次的整修
,廟堂仍不經歲月摧殘而日漸腐朽,於是當地人士議起重建;另外因鐵路車站的設置,為方便庄民參拜,故選擇在交通
便利之地另興建之,因此自大正十一年(1922)由王土龍及黃純青等發起扶乩卜地,由大帝選定現址,
由住民募捐歷時五年,於大正十二年(1923)十一月起至昭和二年(1927)募資築造本廟宇,
是年(1927)十月二十四日慶成建醮。
廟裡保存了改築捐題的碑記………
翻開黃純青的經歷;
1895年入實業界,樹林區長;1897年樹林街庄長、樹林區長,庄長(1897-1929)。
1903年桃園廳第十七區庄長;1905年桃園廳樹林區庄長;1910年桃園廳樹林區長;
1911年創樹林製酒公司,經營樹林製酒公司,擔任社長之職;1917年樹林信用組合長;1920年樹林紅酒株式會社社長、台北州協議會員。
1924年鶯歌庄長 , 台北州協議會員 , 鶯歌庄養豚利購販組合長,1927年總督府最高諮問機關評議會員、
1928年日本拓殖株式會社董事…….等等。
1928年御大典時授贈勳六等及瑞寶章;1940年以殖產興業功勞者 , 獲參列皇紀二千六百年式典,
因社會公共事業有功,台灣總督府授紳章勳六等 。
長男黃逢時(1898) 樹德商行專務 , 海山輕鐵董事 , 榮隆商行代表者。
次男黃及時(1902) 商學士 , 三菱商事社員 , 台北分店會計主任。
三男黃得時(1909)文學士,台灣新民報記者;四男黃當時(1916)台北帝大醫學部學士;
長女黃秋濤(1912)嫁醫學士葉炳松、次女黃秋英(1914) 嫁醫學士陳茂麟、
三女黃秋燕(1920) 畢業於台北第三高女 , 嫁給實業界陳常俊……….
黃得時(1909~1999),由於出身書香世家,五歲時即入私塾學習三字經、唐詩、詩經等漢文蒙學教材。
1917 年 4 月,進入樹林公學校。1923 年 4 月,進入板橋公學校高等科。1924 年,考入臺北州立第二中學。
1929 年曾負笈前往日本就讀早稻田第二高等學院,半年後因無法適應氣候而返臺。
1930 年,進入臺北高等學校文科甲類就讀,主修英文。
1933 年,考入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東洋文學科,專攻中國文學、日本文學。
1937年 3 月,黃得時自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畢業。
同年 4 月起,任職《臺灣新民報》學藝部,主編漢文、日文副刊,
其後更成為該報文化部長、社論委員。
1945 年 12 月,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新報》後改名《臺灣新生報》 ,黃得時重返崗位擔任副總編輯,
同時受聘為臺灣大學先修班教授及教務主任。
1946 年,獲聘為台大文學院副教授。1947 年,離開《臺灣新生報》,專心投入教育與著述事業。
戰後,黃得時持續對文史的高度關注,長期活躍於文藝界。
曾加入「臺灣文化協進會」,並擔任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委員,致力保存臺灣文獻與文化,
歷任《臺灣新生報》副總編輯、 《國語日報》董事、臺北瀛社副社長等要職。
在學術上,黃得時潛心研究臺灣文學、中日比較文學,
1983 年自台大中文系退休後,投入臺灣文學史的研究與撰寫,然因年老體衰,三度中風,
於 1999年2 月 18 日逝世,享壽九十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