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維朝是清代新港的秀才,為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的曾祖父,其對新港鄉民的教育和發展有重大的影響,

並多次主持鄉裡的整治和開發,包括主持奉天宮和大興宮的修建,因而受到後世新港居民的敬重。

林家的古厝「怡園」位於大興宮旁,門上高掛「紫微拱照」,歷經過都市計劃內縮和九二一地震造成屋體的損毀,

目前屬私人住宅,因此不對外開放參觀。

林維朝生於清同治七年(1868 字德卿,號翰堂,別署怡園主人。

其先林緣於乾隆間從漳州龍溪移住諸羅板頭厝,以農興家。曾祖某移住新港,從平戴潮春之亂有功。

林維朝生於同治七年(1868),七歲從林逢其學,遍讀經史及八股試帖,更縱覽小說,好圍棋,嚮往統管、歌曲、跑馬之事。

光緒十三年(1887)中嘉義縣學生員第十一名。

十七年任嘉義團練分局長,翌年陞打貓石堡團練局長等職,而他雖係文人,頗富韜略,

曾同新港縣丞陳仁山剿滅溝尾寮庄匪首黃矮。

乙未割臺,嘗內渡大陸東山原籍。唯懷鄉心切,兩年後復返臺。時

地方騷擾,曾協助日軍綏靖,受殖民當局重視,擢用為街莊長,並聘為公學校教師。

1902年授佩紳章。1904年以新港街莊長兼任大潭區長,二年後重攝月眉潭區。1908年晉陞為嘉義廳參事。

1913年更兼嘉義銀行董事長。

林維朝少受儒學教育,日治之後,漢學逐漸式微,常懷憂慮。時登雲書院倒塌,依日人律令,不得重建,

維朝乃自行在怡園開館,即以後日人禁私塾、書院教習漢文,依然弦歌不輟。

更聯絡新港文人,於1923年組成鷇音吟社,藉詩文之唱酬以延斯文一脈。

又理解到宗教之重要,漢禮樂藉廟宇為活動場域,乃重修奉天宮,並將登雲書院春秋二季祭孔時之樂局,

取「簫韶九成,鳳凰來儀」之義,改辦為鳳儀社。

更獎倡新港北管劇團「舞鳳軒」,為新港贏得「北管巢」之美譽。

其本人亦致力鄉邦文獻,曾任《嘉義縣志》編纂委員,完成新港地區「學制調查事項」。

著有自傳《勞力略歷》、《文稿》、《雜作》及詩集《怡園吟草》等。編有《怡園唱和集》、

《壽詩文集附並蒂菊詩》等。

1934年去世,年六十七。抬棺送葬者數百人,可謂備極哀榮

 

明治39年(1906新港的奉天宮也因大地震嚴重損毀,林維朝除率先捐款外,並向日本總督府

申請公開募款許可,動工修建新港奉天宮,歷時十年於1917年完工。

 

明治43年(1910)擔任新港區長兼任保正,獲選為嘉義廳誌編撰委員,因擘畫輕便鐵道有功,逐漸展露實業經營才華。

明治44年辭去區長一職,專心致力於事業的發展。

大正3年(1914年)因整頓嘉義銀行有成,被選為理事長。

 

大正九年(1920年)其子林蘭芽以年少之姿擔任新港庄長,林維朝親題「公爾忘私」橫匾訓勉,

後來林蘭芽將此匾贈與其在政壇日漸崢嶸的侄兒林金生,從此成為家訓。

林維朝樂善好施,每年的農曆過年前,必大量發送白米,救濟貧苦民眾,直到家中僅餘兩斗白米為止,

昔日被新港人公認為是萬家生佛的大善士。

 

大正11年(1922)為搶救因日本政府皇民化教育而逐漸衰微的漢學,乃在怡園成立「鷇音吟社」吟詩品文,

獎掖文教,舉辦春秋祭孔,並重新創辦「鳳儀社」,如今這個近百年的國樂團仍然琴韻悠揚,

更獎倡「舞鳳軒」北管劇團,由於堅持不耍花腔,因而使新港贏得「北港巢」的聲譽。

 

林維朝有二子,長子林蘭芽(1892-1977)次子林開泰均為新港仕紳。

而離林開泰後世子孫,精英豪傑輩出,最為新港人所傳頌,林開泰古厝地靈人傑被譽為「博士穴」。

 

「怡園」初建宅居格局不大,係在林維朝考上秀才後,合院的形制上才開始整建、改建、擴建,

而最恢宏的時期約為700坪,並分為南門樓與北門樓進出。

民國79年(1990)都市計劃中正路拓寬為15米,北門樓及牆體再向內退縮4米,

而原來的南門樓因無路可退下,只好遷至北側圍牆內。

林維朝育有二子,蘭芽與開泰。

日治時期長子林蘭芽在地方擔任庄長一職,次子林開泰則是留日的醫生。

林蘭芽(1892-1977)號香圃,嘉義新港人。其父林維朝為清朝秀才。

早年就讀於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畢業後在嘉義聽工作。1920年就任新港庄助役,同年並升任庄長,一直到1936年。

其庄長任內由於有貢獻於地方,曾受臺南州知事及日本全國農會總裁褒揚。

1938年被選為臺南州協議會員、臺南州農會理事及嘉南大圳水利組合組合員。

戰後,任新港鄉長並兼農會會長;1946年嘉南大圳水利協會成立,擔任常務理事及理事長。

1948年水利協會改組為嘉南大圳水利委員會,林蘭芽當選第一屆主任委員並連任,

其間曾兼臺灣省水利聯合會主任委員及理事長等職。

1957年當選嘉南農田水利會第一屆會長至1959年。

其擔任水利會會長期間較重要的政績有規劃曾文水庫並調查籌畫白河水庫、規畫烏山頭風景區等。

大正九(1920)年,地方制度改正,月眉潭區及新港區合併,稱做新巷庄。庄役場更名為「新巷庄役場」。

 

 昭和初期,即有遷建新巷庄役場的計劃。庄長林蘭芽在昭和五年(1930)日記中,即記載媽祖廟前填土及下水道工程。

經過夯實地基穩固礎石後,於昭和九(1934)年動土興築,建地910坪,在昭和十一(1936)年竣工,

為二層樓建築,造型優雅,美輪美奐。

林開泰的兒子林金生 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畢業,二次大戰後曾擔任虎尾鎮長及雲林縣官派縣長,

1951年參加臺灣地方自治公職人員選舉,回老家參選嘉義縣第一屆縣長當選,但連任失敗,

1957年改參選雲林縣縣長當選,1960年擊敗蘇東啟連任成功,1964年任滿。

之後,則任臺灣省政府委員、中國國民黨臺灣省黨部書記長、臺北市黨部主任委員、中央黨部副秘書長、

交通部長、內政部部長、考試院副院長等職。

林金生的兒子林懷民,台中一中畢業。

1973年26歲時回臺北創辦台灣第一個現代舞劇團「雲門舞集」。

1980年,獲第五屆台灣國家文藝獎及第三屆吳三連文藝獎。

1983創辦台灣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為第一任系主任,研究所所長。

根據《打開新港人的相簿》和《老鎮新生——新港的故事》這兩本有新港的書籍描述,

新港人稱「前清秀才」或「北頭仔皇帟」的林維朝,在當地是一位「喊水會堅凍」的人,具有呼風喚雨的號召力。

只不過,他似乎也和他的後代子孫一樣,無意爭名逐利,

卻在理想性格和環境時勢的造就下,自成一番功業。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