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姓出自姬姓,以國為氏,是黃帝軒轅氏的直系後裔。
商時,黃帝的12世孫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兒子季歷頗有才幹,
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時,有聖瑞出現,所乙太王就屬意姬昌接位。
太王大兒子太伯和二兒子仲雍知道父王的意思是先傳位給季歷,再傳位給姬昌,就決定自動讓賢,
便一起南下荊蠻(當時的楚國)。
太伯和仲雍給當時比較落後的江南帶去了中原先進的文化,被當地土著推舉為君長,號稱句吳。
太伯死後,由仲雍繼位。周武王(姬昌為文王,其子姬發為武王)滅商後,仲雍3世孫周章為諸侯,
國號改稱吳,並追封太伯為吳伯。
至仲雍的第19世孫壽夢稱王,建都今江蘇吳縣。壽夢的第四子季扎本該繼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
逃到延陵以耕田為生。
此後吳王壽夢的後裔分為兩支:
一支在政治上發展,出現了吳王闔閭,吳王夫差等著名國君;
另一支則是季扎及其後裔獨立發展,人丁繁衍眾多,構成了當今吳姓的絕大部分。
吳國被越國所滅後,其子孫便以國為氏,稱吳氏。
吳國滅亡後,夫差的太子吳鴻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後還蕃衍于江浙、安徽、山東、河南境內。
隋唐時期,吳氏已廣泛地分佈于大江南北。
唐高宗時有吳姓將佐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闢漳州,唐僖宗時,有吳姓將佐隨王審知入閩,
先後在福建一帶安家落戶。
明、清兩代,吳氏族人渡海來台,吳宥次子吳坤派下最眾,來自福建泉州府者,計有南安、同安、
晉江、安溪、惠安等縣;來自福建漳州府者,計有龍溪、漳浦、南靖、平和 …….
福建是吳姓較集中的地區,吳姓入閩亦有多重管道。
閩北一帶有延陵衍派,以及渤海衍派 (按最初發源於江蘇,后繁衍到山東河北,故有世居渤海之說),
入閩時間也先後不一。而閩南地區大都為「延陵傳芳」…..
按: 《惠安縣志》記載 :
吳仁祿 唐開成三年(838)進士,宗號延陵,官 國子 博士,遷戶部大司徒。
吳仁祿因恥再受亂世爵 命,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閩,避世惠安螺陽盤龍,是閩吳始祖。
族譜也記載,延陵季札族裔的南傳,尊吳仁祿為開閩始祖。
吳仁祿為唐開成三年(838)進士,宮國子博士遷戶部大司徒,因恥再受亂朝爵命,
唐末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閩,居晉江縣十六里白馬廟東大吳鄉(今惠安縣東嶺鎮大吳村),
歿后葬于縣城南郊盤龍村。
後裔衍派于泉州、晉江、南安一帶,千余年來奕代蕃昌,蔚為宗鄉望族。
閩南吳氏繁衍昌盛,四溪派入閩始祖吳潛 (1196- ? ) 號履齋字毅夫謚垂憲,
宋嘉定十年(1217)丁丑科進士第一,欽點狀元,歷任兵部尚書、吏部尚書、右丞相兼
樞密使、升左丞相兼樞密使,封許國公。
潛生極、極生昭、昭生四子,衍傳四溪:龍溪、梅溪、洛溪、清溪。
唐僖宗中和四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吳祭字孝先,隨王審知入閩。
同行的還有其堂兄弟:發、 興、瑞、良、斌等五人,分居福州、莆田、泉州、漳州、汀州等地,
人稱吳氏六祖。
宋末元初(1249),狀元宰相安徽吳潛之十一世孫吳薪,從浙江蘭溪以孝廉征為龍岩令入閩,
為官清正,未三年即得遷秩,改判潮州,蒞任時途徑海陽探訪祖跡,不幸染疾,其子徙居漳下坡,
後裔丕振蕃盛于福建、廣東、廣西、台灣和東南亞諸國,至今繁衍二十多萬人…..
自明清以來,閩南吳氏族人以開拓精神,遠播台灣、南洋。
據不完全統計,吳氏海外人數達數百萬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