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人」一詞得名於漢代的察舉,漢代取士用人無考試之法,皆令郡國守相薦舉,被薦舉者稱為舉人。
唐、宋時稱可以應進士考試的人為舉人。至明、清時,則稱鄉試中試的人為舉人。
清代通過鄉試選拔舉人,是取古代「鄉舉」之義。「鄉舉」一語見於《周禮》,言鄉大夫向朝廷推舉賢能。
漢代察舉制度舉孝廉、舉文學、舉明經有道等,就是鄉舉,無需經過考試。
科舉制度建立後,鄉舉須通過考試,因而發展成為鄉試制度。
明清士子通過鄉試後,即取得一種永久性功名 —舉人,可按科無限期參加禮部會試。
鄉試的時間和考試內容。清代鄉試三年一科,逢子、午、卯、酉舉行,稱正科;遇皇帝萬壽、登基等
慶典,增加一次,稱之為恩科。
清代鄉試中額各省多寡不一,依文風之高下、人口之多寡、丁賦之輕重而定。
新科舉人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稱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經魁,第六名稱亞魁,其餘稱文魁,
均由國家頒給20兩牌坊銀和頂戴衣帽匾額。
匾額懸掛住宅大門之上,門前可以樹立牌坊。
新科舉人第二年即可赴京參加禮部會試;會試一科或三科不中,也可以經過吏部的「揀選」或
「大挑」就任低級官員。
康熙二十二年(1683)臺灣納入清福建省版圖,直到光緒二十一年(1896) 割讓日本為止 ;
前後只有短短二百餘年。
康熙二十六年(1687)定鄉試,以另編「至」字號,保障名額取中一名舉人。
所以臺灣府有舉人,自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丁卯科蘇莪開始。
至康熙三十六年(1697)廢止,與福建省一體取中,為此赴福州參加鄉試的乃日漸減少。
雍正七年(1729),恢復臺灣另編字號,保障一個名額,雍正十三年(1735)又增加一名。
嘉慶十五年(1810),清廷因平定海寇蔡牽,而臺灣的讀書人捐了不少錢,於是以「臺士急公
向義」為由,特別加了一名。道光八年(1828),閩浙總督孫爾準再奏准增加一名,保障粵籍生員,
至此全臺的閩、粵解額共四名,乃成為定例。
咸豐五年(1855)又增加臺灣府錄取鄉試舉人,保障名額員額一名,累計保障名額達五名。
咸豐八年(1858),再增加臺灣府錄取鄉試舉人二名,合計保障名額達七名。
咸豐九年(1859)規定,以後若福建省於常額外加中三十名,臺灣府亦准分得一名名額垂為定例。
從此而後,臺灣府閩粵籍,合計錄取鄉試舉人保障名額員額者達八名…….
按林衡道著《臺灣史》記載:
臺灣鄉試始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止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有見於舊志著錄者,
臺灣中式舉人名額共二百五十一人。
若以成書罪最晚的台灣通志稿為基本 , 再佐以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及其他採訪冊之相關紀載 ;
大致可知其梗概 :茲整理於後, 俾於一目了然 :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蕭宏樑榜:臺灣府鳳山蘇峨。
康熙二十九年(庚午)潘金卣榜:臺灣府鳳山包星煥。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鄭基生榜:臺灣府王璋(府學附生。初任雲南宜良縣,轉任湖廣房縣;
行取入部,遷監察御史。康熙三十四年,分修「郡志」)。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余正健榜:臺灣府鳳山王際慧(龍溪教授)。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施鴻綸榜:臺灣府臺灣縣王茂立(龍巖教諭)。
康熙五十年(辛卯)許斗榜:臺灣府楊阿捷(晉江人。惠安教諭)、諸羅王錫棋(晉江人)。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恩科江日昇榜:臺灣府臺灣縣楊朝宗。
康熙五十三年(甲午)林廷選榜:臺灣府陳飛。
雍正元年(癸卯)恩科廖學信榜:臺灣府王世臣。
雍正四年(丙午)吳士拔榜:臺灣府臺灣縣莊飛鵬(安溪人。浦城教諭)。
雍正七年(己酉)陸祖新榜:臺灣府鳳山陳文苑(拔貢)。
雍正十年(壬子)葉有詞榜:臺灣府鳳山廖殿魁(拔貢)。
雍正十三年(乙卯)黃元寬榜:臺灣府臺灣縣陳邦傑、石國球(海澄教諭)。
乾隆元年(丙辰)恩科蔡雲從榜:臺灣府張岳(從政子)、王貴、臺灣縣蔡朝英、鳳山縣李樹滋(雰子)。
乾隆三年(戊午)出科連榜:臺灣府陳輝、王賓。
乾隆六年(辛酉)邱鵬飛榜:臺灣府陳聯榜(附生)、鳳山李如松(廩生)。
乾隆九年(甲子)朱仕琇榜:臺灣府諸羅張簡拔(南靖人)、彰化黃師琬(漳浦人)。
乾隆十二年(丁卯)黃元吉榜:臺灣府陳名標、林垂芳。
乾隆十五年(庚午)藍彩琳榜:臺灣府鳳山卓肇昌、林大鵬。
乾隆十七年(壬申)恩科蔡庭芳榜:臺灣府林昂霄、鳳山唐謙。
乾隆十八年(癸酉)駱天衢榜:臺灣府鳳山謝其仁、諸羅王克捷(晉江人,商霖子。丁丑進士)。
乾隆二十一年(丙子)楊鳳騰榜:臺灣府穆帝賫、鳳山莊文進(丙戌進士)。
乾隆二十四年(己卯)孟然超榜:臺灣府楊對時、彰化白紫雲(安溪人)。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恩科張克綏榜:臺灣府張源仁(晉江人)、施延封(晉江人。和平教諭)。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賴濤榜:臺灣府臺灣縣張源德(晉江人)、蔡霞舉。
乾隆三十年(乙酉)王國鑒榜:臺灣府王振聲、張植發、鳳山楊道成(縣學,閩籍)。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翁霔霖榜:臺灣府臺灣張源俊(松溪訓導)、張植華(晉江人,植發弟。永春州學正)。
乾隆三十五年(庚寅)恩科鍾天受榜:臺灣府張源義、周朝瀛。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倪源寬榜:臺灣府諸羅許拔萃、彰化葉期頤(有傳)。
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張舫榜:臺灣府陳作霖(寧化教諭、候補內閣中書)、諸羅郭廷機(龍溪人)。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趙有成榜:臺灣府臺灣縣劉應熊(屏南訓導)、彰化陳橓(晉江人)。
乾隆四十四年(己亥)恩科張經邦榜:臺灣府王泰、彰化尤式鈺(晉江人)。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陳從朝榜:臺灣府曾大源(有傳)、臺灣黃朝輔。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張騰蛟榜:臺灣府郭旁達(福安教諭)、臺灣史錦華。
乾隆五十一年(丙午)謝淑元榜:臺灣府王搢圭、臺灣潘振甲(以軍功,加六品銜)。
乾隆五十三年(戊申)恩科韓學泰榜:臺灣府童俊德(同安人)、嘉義郭一簪。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恩科鄭炯榜:臺灣府李維梓(本名石。歷閩縣安溪教諭)、嘉義柯梅溪
(晉江人,者仁子。河南密縣知縣)。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吳宏謨榜:臺灣府嘉義林毓奇、彰化何肇成(詔安人)。
乾隆五十九年(甲寅)恩科楊惠元榜:臺灣府洪禧(山西試用知縣)、嘉義蔡廷懋。
乾隆六十年(乙卯)龔正標榜:臺灣府鄭錫金(本姓吳。雲南知縣)、嘉義蔡廷炯。
嘉慶三年(戊午)鄭兼才榜:郭紹芳(臺灣廩生)、蔡廷槐(嘉義□生)。
嘉慶五年(庚申)張光浩榜:臺灣府周瓊漿(晉江人)、蔡其英(府學附生)。
嘉慶六年(辛酉)張翹榜:彰化劉大業(晉江人。福州府訓導)、許廷杰(永春人。晉江訓導)。
嘉慶九年(甲子)林鳳翹榜:彰化王三錫(永春人。羅源泰寧訓導)、吳逢春、林望恩(府學欽賜舉人,
乙丑會試欽賜翰林院檢討)。
嘉慶十二年(丁卯)郭尚先榜:彰化林煥章(永春人)、陳王輝(府學附生)、鄭捧日(晉江人。大田教諭)。
嘉慶十三年(戊辰) 恩科姚大椿榜:黃石標(鳳山廩生,原籍安溪 )、張士鳳(嘉義附生)、林希哲
(嘉義附生,捐升知州)、劉鳴皋(戊辰會試欽賜翰林院檢討)。
嘉慶十五年(庚午)羅葉孫榜:許捷陞(府學附生,捐升光祿寺署正,丙戌挑選分發湖北試用知縣)、
彰化王圭璋(同安人)、嘉義楊啟元。
嘉慶十八年(癸酉)周濱海榜:林謙晉(臺灣附生,榜名謙光,挑選分發安徽試用知縣,署廣德州
建平縣知縣)、王克成(附生, 安溪人)、 李三山(臺灣附生)、
陳亨昌 (縣學,原籍海澄 ,欽賜 ) 。
嘉慶二十一年(丙子)沈捷鋒榜:臺灣府彰化縣林遜賢(改名世賢。內閣中書)、曾作霖(晉江人。
閩清訓導)、林廷璋(遜賢姪。直隸州知州)、辛齊光(欽賜舉人)。
嘉慶二十三年(戊寅)恩科葉大章榜:臺灣府曾維楨(籍晉江)、彰化葉向榮(晉江人)、
淡水廳鄭用錫(同安人)。
嘉慶二十四年(己卯)魏本唐榜:淡水廳郭成金(廩生。原籍南安。大挑教職)、黃驤雲(名龍光。進士,
工部主事)、陳泰階(臺灣廩生,候選知縣)、陳玉阿(府學廩生)。
道光元年(辛巳)恩科林文斗榜:淡水廳林長青(廩生。漳浦人)、彰化柯琮璜(晉江人 , 附生)、
林大元(府學廩生)、韓治(府學優貢生)、林西園(龍溪附生,
原籍嘉義)。
道光二年(壬午)李嘉輝榜:彰化洪天衢(晉江人)、吳景中(臺灣廩生)、林青蓮(臺灣廩生)。
道光五年 (乙酉) 林揚祖榜:鄭應元(府學附生)、陳維藻(淡水附生)、王朝綱(嘉義附生,由蔭生現
任刑部直隸司員外郎)、劉拔元。
道光八年(戊子)郭禮圖榜:鄭朝蘭(府學廩生,臺灣人)、王瓊佩(臺灣增生)、謝有祥(彰化附生
,晉江人)、謝天申(府學廩生,粵籍)。
道光十一年(辛卯)張濟清榜:臺灣府梁濟時(籍南安)、嘉義丁捷三(晉江人)、曾偉中(府學,粵籍)。
道光十二年(壬辰)吳景禧榜:彰化黃滋培(同安人)、鍾桂齡 (府學,粵籍,仙游儒學) 、郭望安、
蔡國瑛 (徵藩 , 進士)。
道光十四年(甲午)林廷祺榜:淡水廳劉獻廷(貓里人,粵籍)。
道光十五年(乙未)恩科曾慶嵩榜:淡水廳吳銘鐘(貓里人,粵籍)、張振南(縣學,原籍漳浦,辛卯
副榜,欽賜)。
道光十七年 (丁酉) 劉志博榜:楊緝光 (府學,粵籍)、蔡廷蘭 (澎湖 , 進士)、施瓊芳 (進士)。
道光十九年(己亥)葉修昌榜:淡水廳陳學光(貓里人,粵籍)、臺灣府楊占鰲(廩生。原籍平和)。
道光二十年(庚子)恩科池波榜:臺灣府江中安(附生。原籍平和)、淡水廳黃纘緒(附生。籍噶瑪蘭)、
劉翰(名楨,獻廷子。粵籍)。
道光二十三年(癸卯)曾照榜:臺灣府利鵬程(粵籍,原籍鎮平)、邱位南(附生。原籍南靖。
大挑知縣)、淡水廳李聯芬(竹塹人,籍晉江)。
道光二十四年 (甲辰) 恩科葉耕心榜:鍾洪浩(府學,粵籍)。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科)黃維岳榜:淡水廳許超英(原籍同安。候選教諭)、彰化縣陳宗潢(籍同安。
內閣中書)、黃廷祐(驤雲子。府學生,粵籍。官侯官學教諭)、
鄭如松(用錫子。府學優貢,原籍同安。藍翎候選員外郎)。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科)盧紉芳榜:淡水廳陳雲史(中港頭份莊人。府學。原籍彰化縣)、施啟東
(籍晉江)、陳光昌。
咸豐元年(辛亥)恩科孟曾榖榜:臺灣府臺灣縣蔡鴻猷(附生。原籍晉江)、淡水廳李春華(附生。籍噶瑪蘭)
、 徐煥梯 (府學,粵籍)。
咸豐二年(壬子)陳翔墀榜:澎湖廳鄭步蟾(候補同知)、張維楨 (府學,粵籍)。
咸豐五年(乙卯科)劉懿璜榜:淡水廳黃廷祚(驤雲子。粵籍。現官晉江學教諭)、彰化縣蔡啟華(籍晉江。
大挑知縣)、陳霞林(附生。原籍同安。官內閣中書、候選知府)、彰化林鳳池
(龍溪人)。黃玉桂(府學附生。現官廣西思恩知府)、徐元章、吳尚霑、
黃花節(欽賜舉人)。
咸豐九年(己未)恩科(補行戊午正科)周慶豐榜:淡水廳李望祥(附生。籍噶瑪蘭)、簡化成(原籍漳州府)、
彰化蔡德芳(籍晉江)、黃煥奎(籍晉江。臺北府教授)、陳培松、陳肇興
(廩生。原籍平和)、李文元(府學。原籍安溪)、陳維英(維藻弟。府學廩生,
原籍同安。官內閣中書四品銜)、陳謙光(中港頭份莊人。府學,粵籍)、
李春波(蘭籍)、林國芳(賞給舉人。擺接堡人,原籍龍溪。候選道花翎
運使銜)、林維讓(國芳姪。官戶部湖廣司員外郎、候選知府、花翎道銜)、
余春錦 (府學,粵籍)、施仁恩(晉江人)。
同治元年(壬戌)恩科(補行辛酉正科)王彬榜:臺灣府羅萬史(甕人,粵籍)、彰化廖宗英(籍晉江)、
蔡鴻章(籍晉江)、淡水廳林步瀛、楊士芳、蔡丕基(原籍同安)、
陳澄清(原籍同安)、蕭國香(粵籍)、吳壽祺 (縣學,閩籍 , 欽賜)。。
同治三年(甲子):黃登瀛 (進士)。
同治四年(乙丑補行甲子科)郭尚品榜:臺灣府李騰芳(附生。原籍漳州)、吳子光(粵籍廩生。原籍
嘉應州)、陳慶勳(附生。原籍同安)、淡水廳蘇兗榮(恩貢。原籍晉江。
候選內閣中書)、張書紳(歲貢。原籍同安。候選訓導)、鄭廷錫(欽賜舉人
。進士)、林朝章 (官章星賡 , 同治甲戌進士)。
同治六年(丁卯)王贊元榜:淡水廳詹正南(府學附生。原籍安溪)、何清霖(府學附生。原籍惠安)、
張維垣 (府學,粵籍,張維楨弟,辛未進士) 。
同治九年(庚午)趙啟植榜:淡水廳吳士敬(原籍同安。候選訓導)、澎湖廳郭鶚翔(臺灣府教授)、
林師洙(附生。籍噶瑪蘭)、施贊隆(八芝蘭人,榜籍晉江)、江昶榮
(原名上蓉,府學附生,祖籍鎮平,癸未進士)、陳望曾、黃裳華。
同治十二年(癸酉)方兆福榜:淡水廳林洪香(粵籍)、陳樹藍(附生)、鄭維藩(府學附生。原籍
南安)、噶瑪蘭廳李春潮(字信如。由蘭屬附生,乙亥年選舉孝廉方正;
庚辰科大挑一等,籤掣陝西試用知縣。原籍南靖)、彰化縣施炳修
(改名葆修。籍晉江)。
光緒元年(乙亥)恩科何咸德榜:淡水李藩嶽(籍閩縣)、彰化丁壽泉(籍晉江)、淡水潘成清(廩生)、
鳳山邱鵬雲 (府學廩生,原籍鎮平)、張覲光 (原籍廣東大埔縣,嘉義縣
斗六堡虎尾溪人,光緒庚辰科進士)、 黃玉書。
光緒二年(丙子)鄭瀛州榜:噶瑪蘭廳李春瀾(字澄如。由蘭屬廩生。原籍南靖縣。銓選知縣)、
彰化徐仲山(粵籍)、臺北府淡水連日春(籍長泰)、淡水陳登元(附生)。
光緒五年(己卯)□□□ 榜:彰化莊士勳(籍晉江)、蔡壽星(籍晉江)、淡水張忠候(原名贊忠。附生)、
劉仁海 (府學附生,原籍鎮平) 、葉題雁 (台灣籍)。
光緒八年(壬午)鄭孝胥榜:新竹陳濬芝(廩生。原籍安溪。五品銜)、彰化陳大猷(籍安溪)、
吳廷琪、淡水余紹賡(粵籍附生)、林啟東 (丙戌進士) 、李清琦(晉江人)、王藍石 (台南善化) 、
蔡國琳、羅秀惠(嘉義籍)。
光緒十一年(乙酉)唐其峻榜:宜蘭縣林廷儀(字獻鄉。由縣學廩生。原籍漳浦縣)、新竹謝錫光
(粵籍)、嘉義徐德欽、陳日翔 (縣學附生,原籍同安)、許南英(台南縣安平)。
光緒十四年(戊子)鄭懷陔榜:淡水蔡逢辰(府學附生)、臺北府邱逢甲(廩生。原籍鎮平)、
呂賡年(廩生。原籍紹安)、盧德祥 (縣學廩生,原籍南靖)、汪春源
(光緒癸卯進士)、黃彥鴻 (淡水廳 ,戊戌進士)。
光緒十五年(己丑)□□□ 榜:彰化陳元音、臺北府基隆江呈輝(籍永定)、蕭逢源 (縣學廩生,原籍
南安,甲午進士)、李向榮 (名鎔經,府學廩生,原籍鎮平) 、黃彥威 (名宗鼎 , 淡水廳 )、林廷杰。
光緒十七年(辛卯)□□□ 榜:彰化縣施仁思(籍晉江)、施之東(籍晉江, 甲午進士)、臺北府淡水
李應辰(府學附生)、張大江 (府學附生,原籍惠安,鑑道子)、林金城 (府學附生,原籍嘉應)。
光緒十九年(癸巳)林旭榜:彰化縣施菼(籍晉江)、洪謙光、苗栗謝維岳(粵籍)、新竹李師曾
(廩生。原籍晉江)、臺灣府林文欽(附生。原籍平和)、李呈才、林廷瑤、林廷芳。
光緒二十年 (甲午) 伊象昴榜:歐道行( 縣學廩生)、鄭家珍 (廩生。原籍南安縣) 、葉仁山 (三灣人。
附生 , 粵籍 ) 、林以佃 (噶瑪蘭廳)、許獻琛 (字蘊玉,府學)。
光緒二十三年(丁酉) □□□ 榜:彰化施景琛
光緒二十八年(壬丙) □□□ 榜:蘇祖泉 (名藩槐 , 貓裏上埔庄人)
(ps: 光緒二十一年至光緒三十年間者, 另待考證)
日治之後內渡之後再度透過科舉取得功名者若不予計入 ,
由以上之資料 ,有清一代 ,
臺灣中式舉人(文魁)名額統計已有二百七十人。
其中包括乙未割臺之後的吧 ?
由於資料從未完整過, 加上寄籍或冒籍人數著實難以掌握 ,
確切的人數恐難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