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二十三年戊寅恩科(黃大章榜):曾維楨(府學附生,丙戌進士,翰林院庶吉士)、葉向榮(彰化附生)、
鄭用錫(淡水廩生,癸未進士,候選知縣)。
按: 曾維楨 號雲崧,彰化白沙坑莊(今文德村)人,祖籍晉江。父日襄,乾隆三十三年(1768)左右渡臺。
由臺灣府學附生,中式嘉慶二十三年(1818)鄉試第三名。道光六年(1826),殿試中式二甲,選為
翰林院庶吉士,有「開臺翰林」之稱。
十年散館,歷任湖南石門、衡陽、巴陵及湖北孝感知縣,至則廉明惠和,振興學校,弊絕風清。
卒於同治七年(1868)以前。
曾維楨於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以臺灣府彰化縣籍參加戊寅恩科福建省鄉試中式舉人。
道光六年(1826) 曾維楨以福建省臺灣府彰化縣籍,參加丙戌科科舉殿試考取進士,名列二甲
第六十八名賜進士出身。
道光十年翰林院庶吉士散館。任湖南省石門縣知縣。
彰化籍的曾維楨成為翰林院庶吉士,是清代全台三位翰林(曾維楨、李清琦、黃彥鴻) 中,全部教育
過程均在臺灣的一位。另二位翰林分別為,李清琦在清光緒二十年(1894)以福建省臺灣府彰化縣籍
,參加甲午恩科科舉殿試考取進士,入翰林院庶吉士改刑部主事; 黃彥鴻則是在清光緒乙未年(1895)
內渡大陸之後,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才考取進士。
故曾維楨有「開台翰林」的美譽。
花壇文德宮迎燈排的緣起,乃源於道光二十五年(1845)元宵節,開台翰林曾維禎,隨道光皇帝
遊天街、觀賞花燈,曾翰林見景傷情,感於如此盛景,家鄉之伯父母卻無福觀賞,欲辭官還鄉奉養伯父母。
道光皇帝為嘉慰曾翰林之孝行,特頒旨白沙坑以翰林官神為中心,每年元宵節仿照京城大迎花燈,
以娛曾翰林之伯父母,讓白沙坑「迎燈排」活動,除感念先人孝親之道外,更賦予祈求平安之涵義,是
一項熱鬧又極具地方特色的民俗節慶。
該活動已持續168年之久,是台灣民俗活動的特例。
再者,花壇文德宮在正殿供奉開基福德正神,神像頭戴烏紗帽,也為全國所少見,
也是唯一官封之土地公,香火鼎盛。
鄭用錫(1788-1858),譜名文衍,又名蕃,字在中,號祉亭,清朝政治人物,
臺灣淡水廳竹塹(今新竹市)人,祖籍福建金門 (臺灣通志記載為同安人)。
官至禮部員外郎,誥授二品通奉大夫。
鄭用錫是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後第一位臺灣本籍進士,有「開臺進士」、「開臺黃甲」之譽。
在其之前,臺灣已有陳夢球、王克捷、莊文進三人考取進士,但陳夢球為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人,
以漢軍正白旗籍中舉。而王克捷為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籍,移居臺灣寄籍諸羅縣。莊文進以臺灣
鳳山縣籍登科後,又回歸祖籍晉江縣。或稱鄭用錫為「開淡進士」。
鄭用錫之先祖於明朝末年由福建漳州府漳浦遷居泉州府同安縣金門。
乾隆四十年(1775),其祖父鄭國唐攜子崇和渡海至臺,在淡水廳後龍(今屬苗栗市)居住。
鄭崇和後成國子監監生。乾隆五十三年(1788),鄭用錫生於後龍。
嘉慶十一年(1806年),全家遷居竹塹(今屬新竹市)。
鄭用錫自幼穎異,通曉經史,尤其精於《易經》。曾主明志書院講席。
嘉慶二十三年(1818)戊寅科鄉試,中式舉人。道光三年(1823)赴京參加癸未科會試,殿試位列
三甲第一百零九名,賜同進士出身。
此為臺灣入清百餘年來,本地考生首次登科,當地以為盛事,人稱「開臺黃甲」。
道光六年(1826),鄭用錫與臺灣府淡水撫民同知李慎彝等稟請改建淡水廳城,即竹塹城,
並獲准將原來的土牆改?石砌。
工程於次年展開,由臺灣道孔昭虔親自履勘,歷時兩年完成。用錫督建城池有功,加同知銜。
道光十四年(1834)用錫捐京官,再次前往京師,籤分兵部武選司任職,補授禮部鑄印局員外郎。
因不習官場應酬,於道光十七年(1837)以母老為由請求歸養。
返回家鄉後,用錫開始興建自宅,即「進士第」。
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國海軍侵犯大安口,鄭用錫率先募鄉勇援救,受賞花翎。
不久又以剿敵之功加四品銜。 咸豐元年(1851),鄭用錫開始在竹塹城北修築「北郭園」以自娛。
咸豐三年(1853),臺灣發生漳泉械鬥,用錫親自前往調解,並撰寫《勸和論》勸告鄉民。
次年,用錫奉旨與進士施瓊芳等協辦團練,並助捐米糧,獲得二品封典。
咸豐八年(1858)病卒,享年七十。入祀鄉賢祠。
同治《淡水廳志》有傳。
鄭用錫精通儒家經學,著有《周禮解疑》及《周易折中衍義》。
因淡水廳尚未有志書,曾自纂《淡水廳初志稿》,雖未刊行,卻成為日後陳培桂編寫《淡水廳志》
的重要參考。工詩文,好吟詠,與當地文士多有唱和。
同治九年(1870年),次子鄭如梁委託福建舉人楊浚整理用錫詩文遺稿,刊刻《北郭園全集》十卷行世。
楊浚對其詩評價極高,稱「其品格在晉為陶靖節、在唐為白樂天、在宋為邵堯夫,間有逼肖元遺山者。」
鄭如松(1817 – 1860) 字友生,號蔭坡,淡水廳竹塹人。鄭用錫長子。
1837年舉優貢。道光二十六(1846)中丙午科鄉試黃維岳榜舉人。
葉向榮者 , 資料闕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