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袞(1849∼1940)先世由福建泉州同安縣來臺,居士林,以農為業,父營商,

移寓大稻埕普願街(今改迪化街)。少好學,從大龍峒陳孝廉樹藍遊,博聞多識,同治間以優等入泮。

乙未割臺後,出任保良局,明治三十年(1898)任第十四區街長,

明治三十三年(1902) 執教大稻埕公學校,退職後仍以課徒為樂,以九二高齡捐館。

張希袞生而 穎悟好學,自幼讀書寫字,聰慧過人,及 長博學多識,精通經史百家。

同治中登第 考試,取錄優等選中,列名秀才。乙未變革時, 出任保良局, 竭力於安撫臺民。

1 897年4月獲臺灣總督府授佩紳章, 同年獲任為第十四區街長。

1900年起任大稻埕公學校代用教師, 教授漢文, 前後達1 0 年,

臺北紳士中受其薰陶者頗多…….

陳祚年(1864-1928 ) 原名宗賦,字篇竹,號叔堯。

清嘉慶年間,從父遷台,居艋舺八甲庄,後移 家大稻埕。自幼好學,精通百史,

道光28 年成縣學生員,生性高逸,不喜仕途, 在家設帳,獎掖後進。

乙未滄桑舉家西渡鷺江,在福州梅 枝巷,設帳授徒。後返臺,與陳作淦、謝尊五、

陳廷植等合組宏道公司,經營不 善收業。後受霧峰林朝棟之聘,復去閩,督辦樟腦。

日治時期明治三十五年(1902)春, 應閩報約,主筆政。

暇與彼邦君子,賭酒放歌,意勃如也。後返臺,延續漢學, 造就人才;

詩文、書法俱佳,行草尤為高邁;

書由顏真卿麻姑仙壇記入鐘縣隸楷;遺有三復齋詩文存二卷。

其兄陳禧年(字不詳),約生於同治初葉,天資 穎慧,讀書過目成誦。

清道光初葉,以文學名於臺閩,尤工吟詠,吐屬蒼涼,命意曠遠,有明七子 風概。

弱冠為諸生,未及應鄉試而卒。

甲午戰後,時局元黃,烽煙匝地,遺稿散佚無存。

曹秋圃 (1895- 1993) 原名阿澹,後改容,字秋圃,以字行,別號半庵道人,又字菊癡、老嫌、

海角耕夫,齋號澹廬,禪室曰莫齋,皆取自宋韓琦「莫嫌老圃秋容澹」字句。

光緒二十一年(1895)生於大稻埕,民國八十二年(1993)卒,享年九十有九。

大稻埕公學校畢業,九歲時由何誥庭秀才啟蒙,又拜陳作淦、陳祚年、張希袞諸先生為師。

因家境清寒,十八歲就在桃園龜崙嶺設館教授漢文、書法。

曾歷遊於香港,講學於廈門美專,後赴日本任教。

1929年創澹廬書會,1934年與楊三郎等六位先生組「鐵硯會」,1937年獲日本美術無鑑查推荐獎,

1983 年獲台灣區資深文藝優良工作者獎,1988年第十二屆國家文藝特別貢獻獎。

持筆、揮毫有如打太極拳,擅用「迴腕法」,運筆中鋒,參以禪功,創「書、道、禪」心法。

各體書風多為承襲台灣三百年之書學脈絡。

傳授書法達七十餘年,生活淡泊名利、樂善好施,門人陳春松、廖禎祥、黃篤生、黃金陵、

連勝彥、謝健輝等諸先生皆能傳其藝。

教授書法,不僅重視書藝,更要學生勤讀國學,列經史、詩詞為必讀科目,強調:

「書道之為道,學之不難,卒業為難,卒業得有生氣而品高者尤難。古人謂十年讀書,必十年

養氣,余謂攻書過者當倍之。所謂妙品入神之書,使千百年後披閱之如對其人,令人正襟起敬,

非尊其爵位之隆,慕其勳名之盛,實有氣骨其神韻躍然紙上,有只感人者。

非善養其氣、善悟其神者,萬不能至於是。」

曹氏隸書除了吸取台灣傳統的呂世宜風格外,另取徑清人陳鴻壽,力追秦漢古風,得力於〈張遷碑〉

、〈衡方碑〉等。行草、楷書則服膺顏真卿法度。終戰後,推動台灣書法風氣,奮鬥不懈,受到各

方推崇與景仰。

九十三歲,獲頒第十二屆國家文藝特別貢獻獎,表揚其書法成就及對書法教育的貢獻。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