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領桃、竹、北苗一帶潮客聚落彩繪風騷於一身的父子邱玉坡(1865一1927)和邱鎮邦(1895一1938),
以現存北埔姜氏家廟、獅頭山靈霞洞、關西羅氏家廟、大溪李騰芳宅等彩繪作品知名;
當年邱玉坡、邱鎮邦為首的彩繪施作,確有令時人耳目一新且應是驚艷的震撼,若譽為該區域建築彩繪
的靈魂人物無庸置疑。
大正五年(1916),來自潮州大埔縣橫溪的邱氏父子據傳曾為大溪齋明寺彩繪,隨後即返鄉;
大正十二年(1923),邱鎮邦受聘北埔姜氏家廟施作彩繪工程,特地返鄉請來其父邱玉坡總綰工程事宜,
從此聲名大噪備受矚目;
但邱玉坡隔年即返回大埔,而邱鎮邦則奔走於新竹地區各客家村落,
期間邱鎮邦因數次來台承攬工程且市場穩定成長的趨使,遂於昭和三年(1928)年定居於新竹。
直至昭和年十三年(1938)因工地意外過世的十個年頭中,新竹縣峨眉、關西、北埔、竹東等地
宅第祠廟彩繪皆出其手。
邱鎮邦落款多用「溪山散人」、「粵潮散人」或本名等,人稱「鎮邦司」,
經現有文獻資料及田野調查統計,其在台二十餘年內共繪有二十九處建物;
其中,保存落款最早者為大正十一年(1922) 竹東武威世第,現存作品總數共計六百九十二件,
彩繪作品遍及桃竹苗一帶客庄之傳統建築,應視為當時頗受客庄歡迎之傳統畫師。
其彩繪作品頗具特色,部分源於傳統書畫帖及畫譜之摹寫、擂金彩繪技法之應用、堵頭框樣
設計及少數玻璃彩繪裝飾。
除傳統題材外,因受當時日治時代之日本畫作與西洋畫冊流傳之影響,
亦有將特殊題材應用於傳統建物彩繪中。
現存作品尚有八德三元宮(1925)、竹北枋寮余宅下邳堂、竹東蘇氏武功堂、員棟子甘宅渤海堂等。
據傳因感受盧溝橋事變的壓力,在關西羅宅工作時自鷹架摔落而亡,享年43歲。
有子邱有連(1914- )承繼其事業。
邱氏三代的作品皆構圖嚴謹,既複雜且細緻,軟硬團皆佳,尤以螭虎軟團功夫為佳,線條流暢,
設色淡雅,但深沉穩重自成一格,蓋多建民宅、佛寺,自然以青、黑二色為主。
作為少數留名的大埔籍匠司,其來歷值得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