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五十二年(1788) 原籍福建省同安縣五合保官都社的陳敬老,
率其三子書嶽、書猷、如琁同鄉人渡海來台,居於苑裡莊,
為陳家渡台開基祖。開設油車染房等基業,不數年積資至富賈。
陳書猷兼營葉材商,生四子: 寬柔、英秀、朝仕、體仁。
陳英秀應秀才舉試未第,繼父業學習歧黃之術,徙居於房裡街,
施濟毫無吝色,遂為德高望重之族。有子沛霖、石獅。
陳沛霖,號植東,吟詩善繪,名噪一時;
惜多次應秀才舉試,皆為高分落榜。
咸豐五年(1855)苑裡發生漳泉械鬥,
泉人紛紛移居房裡庄之北,名曰新街,又稱房裡街。
同治元年(1862) 彰化土匪戴萬生、林憨虎作亂,
匪黨沿途劫掠,時植東為房裡街團練局長,
屢次率同奮勇攻剿,同治二年賞給軍功六品銜。
次年協助克復彰化城陞為軍功五品銜,
同年十二月授封藍靈同知職銜。
戴匪之亂平定後,納為國學生,設義塾以栽培後進,
地方義舉無不倡手為之。
房裡古城原本是道卡斯族蓬山八社-房裡社之所在地,
咸豐三年,泉人在房裡庄之北建街衢,
全盛時期,鹽館年產二千石,染布業也非常發達,
房裡居民未方便進行商業活動,主要街道上地舖石板,
房子遍搭遮雨蓬,一時蔚為不見天街,熱鬧非凡。
咸豐五年,紳民陳植東與蔡錫疇提倡捐款築城。
房裡城周圍約三里,城牆為土石結構,設東西南北四城門,
城外環植刺竹,竹外有城溝,溝底遍置釘桶,頗有發展氣勢。
但好景不常,光緒二年,遭逢火災,街市廢棄,
加上海線鐵路在苑裡街上設站,商業活動轉移,
房裡老街便逐漸沒落。
陳星郎,號光昌,植東之次子。自幼習醫術,博覽經史詩文。
光緒五年,入郡庠。
光緒十年(1884) 時法軍犯台,陳星郎為當時房苑街庄團練局長,
捐軍餉以助之。
陳瑚(1876—1922)字滄玉,號枕山,
台灣苗栗縣苗栗二堡房裡莊(今苗栗縣苑裡鎮房裡里)人。
陳瑚幼習漢學,乙未割臺後赴苗栗國語傳習所就讀,畢業後
任母校教師,24歲時轉調苗栗國語傳習所大甲分教場,
32歲應臺中新聞社聘為漢文部編輯記者。
明治三十五年(1902)林朝崧創立「櫟社」,其與蔡啟運、呂厚菴、
陳槐庭、陳基六首先加入,為「創社九老」之一;
嗣又參加「臺灣文社」。
明治四十三年(1910)任苑裡區長,另偕朱麗、杜清等人
創設大甲帽蓆株式會社,亦為苑裡帽蓆會社社長。
大正二年(1913)獲贈紳章,大正十一年(1922)因病赴臺北治療,
11月19日病逝,享年四十八。
當櫟社成員積極參與台灣民族運動時,
1914 年滄玉亦捐款參予台中中學(今台中一中)創校。
陳瑚於明治39年任大甲帽蓆會社理事,兼苑裡出張所
所長,後曾任苑裡區庄長、區長、通霄信用組合理事、
大正製糖公司理事、苑裡庄協議會議員等職,並兼任新竹廳
帽蓆同業組合組合長、臺灣帽蓆同業組合聯合會副組長,
與日本、上海貿易通商,
對大甲帽蓆產業之推廣,有卓著的貢獻。
陳瑚也是國寶級音樂家郭芝苑的外祖父。
陳貫(1889—1936)字聯玉,號豁軒。
自幼涉獵群書,耽詩好屬文,與乃兄滄玉有一門雙璧之譽。
參加過櫟社、臺灣文社,並於昭和七年(1932)與王清淵、陳南輝
創立蓬山吟社。
日治時期在苑裡也擔任過公學校教員、《臺灣新聞》記者、
苑裡庄長、苑裡水利組合長、苑裡信用組合長等等。
著有《豁軒詩集》,昭和五年(1930)曾自行結集,逮其歿後,
哲嗣南邦博士抄錄所遺詩稿,釐為三卷附詞一卷,
於1970年排印行世。
其存集之詩,以七絕居多,勁氣直達多古調。
1939 年長子南洲在大甲創辦「恒德醫院」。
陳南輝,為陳瑚之次子。
日治時期曾任苑裡庄公醫、庄協議會員、苑裡貧民就
恤會會長、苑裡建築信販購利組合長、苑裡信用組合理事、
苗栗郡醫師會副會長等職,是有名的醫生,
受父親影響,對漢文詩作也有很好的造詣。
民國34年11月22日新竹州接管委員會派陳南輝
接收苑裡街一切財產業務。
光復後,出任首任苑裡鎮長、鎮農會會長及苑裡水利
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
在文學、醫學、財務、社會救濟各方面,
都有傑出的成就。
陳弘毅係陳南輝之子,陳瑚之孫。
其母為前大甲街長朱麗之女朱瑞。
陳弘毅曾捐贈一批家族文物提供館藏,
包括紅眠床、供桌組、屏風、家具、醫藥法律用書、
醫療用具等30餘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