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唐榮磚窯廠的前身是明治32年(1899) 日人鮫島盛在三塊厝郊區

創辦的鮫島煉瓦工場。

這是打狗地區第一家磚仔窯,共有三座傳統「目仔窯」。

明治33年(1900),鮫島盛改建新式的「蒸籠窯」,這也是南臺灣

最早引進的新式磚仔窯。

明治34年(1901) 鮫島盛因病去世,鮫島煉瓦工場由後宮信太郎以

五年不支薪來抵兩萬日圓資本,而取得經營權。

明治36年(1903),後宮信太郎從大阪窯業株式會社聘請中村工程師,

在臺北圓山廠建造當時在日本很先進的八卦窯(霍夫曼窯),並將此技術

引進三塊厝的煉瓦工場。

大正元年(1912)鮫島煉瓦工場的年產量約佔全台磚塊的七成,

後宮信太郎也被稱之為「台灣煉瓦王」。

大正二年(1913),臺灣經濟繁榮,各地建築蓬勃發展,紅磚需求量擴大。

臺灣總督府投資130萬元日圓成立「台灣煉瓦株式會社」,

整合各地既有之磚仔窯,「鮫島煉瓦工場」因而易名為

「台灣煉瓦株式會社打狗工場」。

後為因應市場需求,其陸續擴充規模,增建六座八卦窯,

以高產能設備大量生產具有TR標誌之磚塊,

當時南台灣重要建物的磚塊幾乎均由此供應。

直到日治末期,磚窯廠內有一座蒸籠窯、六座八卦窯,

為臺灣煉瓦株式會社中規模最大的工場。

這裡生產磚塊俗稱「TR磚」(Taiwan Renga),

TR磚塊的商標是品質保證,南臺灣地區日治時期重要的建築物

磚塊均由此供應,如高雄州廳、高雄市役所、婦人會館、打狗英國

領事館官邸整修、台南州廳、哈瑪星武德殿、旗山武德殿等。

臺灣煉瓦株式會社的本店位於臺北市明石町二丁目二番地。

(現南陽街與許昌街口的國泰信託大樓)

除了建築材料生產外,還有部分為玻璃製造、煤炭開發投資、

相關產品販賣以及火災保險代理,而臺灣窯業株式會社為其子會社,

與台灣煉瓦本社位於同址。

1907年,松本龜太郎在新北投設立小型窯場「北投陶器所」,

騁請京都陶師來台,製作的花瓶、茶杯等以雅緻風格聞名,

受到大眾喜愛,當時日人稱之「北投燒」。

而將陶瓷業以公司型態擴大經營的是1919年接手松本的窯場、

改制為「北投窯業株式會社」的後宮信太郎,主要生產餐具、瓷磚、

電瓷、耐火磚與藝術陶瓷。

北投窯業株式會社在二次大戰期間改組為臺灣窯業株式會社。

1923年賀本庄三郎在北投設立「大屯製陶所」,以生產有鶴鳥圖案的

「鶴紋碗」與素燒花盆為主,產品被稱為「大屯燒」;

與「北投燒」同為北投陶瓷發源的兩大系統。

1913年後宮信太郎為規避稅金62並擴大煉瓦事業,以三百萬資本金

設立「臺灣煉瓦株式會社」成為臺灣最早公司組織的製磚業者。

臺灣煉瓦株式會社在1918年合併了1914年才成立的撒木耳會社,

成為臺灣獨大的煉瓦會社。

臺灣煉瓦所生產的磚塊的一級品會印有「TR」的字樣,

為台灣煉瓦(Taiwan Renga)的商標,其又被稱為「TR磚」,

當時許多重要的建築都以TR磚作為建材。

臺灣煉瓦的工場位於松山、圓山、板橋、中壢、新竹、台中、

花壇、嘉義、台南、高雄、宜蘭、佳里、屏東、岡山、斗南和花蓮港。

分工場位於冬山、苗栗、大甲、豐原、員林、溪湖、北斗、

斗六、崙背、土庫、水林、朴子、義竹、後壁、新營、

學甲、潮州、林邊和草屯。

戰後,民國35年(1946)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工礦處接管紡織、

玻璃、窯業等十二單位,翌年(1947)又將此十二單位合組為工礦總公司,

台灣煉瓦株式會社打狗工場改稱為「工礦公司高雄磚廠」。

民國46年(1957)唐榮鐵工場的唐傳宗先生購得高雄磚廠,

成立「唐榮鐵工廠股份有限公司高雄磚廠」,

惟於民國49年(1960)發生財務危機,經濟部處理相關事項後,

民國51年(1962)歸屬公營事業機構。

民國54年(1965)以後,唐榮鐵工廠自行研發以八卦窯燒製耐火磚供鋼鐵廠使用,

但隨著紅磚市場競爭激烈,又因取土日益困難,於是拆除了一號、二號與六號的

八卦窯,並請外國技師先後興建了三座倒焰窯,倒焰窯完成後,所出產的耐火

材料帶來了不少收入。

民國68年(1979)興建八十公尺長的隧道窯一座。

在臺灣經濟起飛的年代,倒焰窯、隧道窯所生產的高級耐火磚,

曾是中鋼、台糖、台機、台船等產業鍋爐的重要材料,

成為台灣四大耐火材製作廠之一。

後來,工廠在民國69年(1980)改名為「唐榮耐火材料廠」,

四年後(1984)因精簡公司組織而併入不鏽鋼廠中,但依然生產耐火材料。

唐榮磚窯廠的生產,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

曾為唐榮公司創造甚高的利潤,

但近一、二十年來建材的發展、工資的高漲、環保意識的抬頭,

唐榮磚窯廠終究不敵時代潮流,而於民國74年(1985)以後停工,

廠房不再生產,辦公室仍繼續使用,

民國91年(2002)8月員工才全數撤離。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