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謝姓寶樹堂號的來歷,傳聞頗多。 據《世說新語》記載: 謝太傅問諸子侄,子弟亦何預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 車騎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階庭耳。 這段文字的意思是:東晉太傅謝安問他的諸子侄們: 子弟們怎麼這麼早就介入社會生活?而今我正想讓大家成長得更成熟更美好! 一時大家都答不上來。只有東晉名將車騎將軍謝玄作了回答: 這正是要他們像美麗的芝蘭玉樹一樣,生長在我們庭院台階前啊。 謝 […]
漳浦李姓入閩始祖 李伯瑤
李伯瑤(612-672),又作李伯苗,字昆宗,號輔信,唐朝開國名將衞國公李靖之孫。 封輔信王公,卒於咸享三年三月,賜諡 武惠。 帝封為 輔勝將武惠侯,坐鎮漳江地方,生共享江山,死則厥祀。 十三子隨征,俱有汗馬之勞,長當襲職,概封為防禦國練侯,分守閩中邵縣,各兼庶秩,以防百蠻。 上元元年(674)葬於北山(漳浦城北)之麓。 後得妙應黃公之來,擇於北溪渡水而東,遷葬在虎形山,號曰:喬木世家。 其諸公子 […]
中國四大名硯之 澄泥硯
山西澄泥硯為陶硯,唐宋時已是貢品。其精於雕琢,澤若美玉, 儲墨不耗,積墨不腐,冬不凍,夏不枯,寫字作畫蟲不蛀。 盛唐時代的著名書法家柳公權(778—865)的著作《論硯》記道: 「蓄硯以青州為第一,絳州次之,後始重端、歙、臨洮」; 孫敦秀也曾說:「唐時洮硯製作較盛,當時和端、歙、澄泥硯並稱為四大名硯。」 澄泥硯是以澄洗的細泥作為原料加工燒制而成,故名澄泥硯, 是四大名硯中唯一的泥硯。 山西 […]
中國四大名硯之 洮河硯
洮硯為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與端硯、歙硯齊名。 洮河硯具有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王昭於徵戰中在洮河邊最早發現,故而得名, 洮硯礦材產地今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洮硯鄉,唐代時屬洮州管轄, 故名為洮河硯,簡稱洮硯。 洮硯在宋代就為當時文人所珍視,蘇軾《魯直所惠洮河石硯銘》讚美洮硯 : 「洗之礪、發金鐵。 琢而泓,堅密澤……」。 黃庭堅詩云: 「久聞岷石鴨頭綠,可磨桂 […]
中國四大名硯之 端硯
端硯因產於廣東省肇慶市(古稱端州)而得名,爲中國古代四大名硯之一。 據清代計楠《石隱硯談》記述:東坡雲,端溪石始於唐武德之世。 初唐的端硯,一般以實用爲主,無紋飾。中唐以後,端硯的硯形、硯式不斷增加, 不少硯從純實用逐漸成爲實用與欣賞相結合的收藏物。 鑒賞端硯,非常講究石質及其優美的石品花紋。端硯石質細膩、嬌嫩、滋潤、致密堅實。 一些硯石中有優美的石品花紋,其中有魚腦凍、蕉葉白、青花、天青、火捺、 […]
中國四大名硯之 歙硯
唐元和年間,著名書法家柳公權在《論硯》一文中已把 歙硯、端硯、洮硯、澄泥硯列為全國四大名硯。 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在《硯譜》中把端硯和龍尾硯(即歙硯)作了一番比較後說: 端石出端溪,色理瑩潤,本以子石為上。 子石者,在大石中生,蓋石精也,而流俗傳訛,遂以紫石為上,又以貯水不耗為佳,有鴝鵒眼為貴。 眼,石病也,然惟此岩石則有之。端石非徒重于流俗,官司歲以為貢,亦在他硯上,然十無一二發墨者,但充玩好而已。 […]
吳中四才子之 徐禎卿
徐禎卿(1479-1511) 字昌榖,又字昌國。直隸常熟縣人,後遷居吳縣(今江蘇蘇州市)。 明代文學家。被人稱為吳中詩冠,早年學文於吳寬,學書法於李應禎。 年少時,與同郡祝允明、唐寅、文徵明並稱「吳中四才子」。 十六歲發表《新倩集》,弘治十八年(1505年)成進士,因貌醜,不得入翰林,授大理左寺副。 與李夢陽、何景明交遊。因犯人逃亡牽連,降國子監博士。 正德六年(1511)卒,年僅三十三歲。《明史 […]
吳中四才子之 祝枝山
祝允明(1460-1526) 字希哲,號枝山。因生而右手有六指,是一畸形病患,因此自號「枝指生」。 明代文學家、書法家,長洲(今屬江蘇蘇州市)人。當時與徐禎卿、唐寅、文徵明號稱「吳中四才子」。 祖父祝顥字維清,正統四年進士,工書法,曾官至山西布政司右參政。父祝瓛,早卒。 外祖父徐有貞。妻李氏,中書舍人李應禎(後升太僕少卿)長女。 祝允明自幼天資聰穎,勤奮好學,5歲時就能書一尺見方的大字,9歲便能作 […]
吳中四才子之 唐伯虎
唐寅(1470-1524) 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 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吏等,直隸吳縣人,吳中四才子之一。 在畫史上又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稱「明四家」或「吳門四家」。 明成化六年(1470),二月初四生於蘇州府吳趨里 ,父唐廣德,母丘氏。 父為在蘇州吳趨里開設食肆,家境只能算是小康。 成化二十一年(1486),十六歲時經初等考試後後即成為生員,但對求取功名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