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峰(1900-1964)本名延祿,生於明治33年,逝於民國53年,享年65歲,人稱「祿仔仙」。
陳玉峰自幼亦喜塗鴉,10餘歲即為人繪製陰宅墓地等民俗圖像,
大正九年(1920)左右,泉州畫家呂璧松客居府城,陳玉峰因地近之便得朝夕請益,使其在傳統水墨
畫藝上精進不少。
大正十一年(1922),陳玉峰受聘北上桃園市為景福宮彩繪門神,為其最早參與寺廟彩繪工作的開端。
三年後,遊學閩粵各地,返台後隨即受潮州大埔匠朱錫甘邀往澎湖馬公天后宮彩繪三川殿,至此立下
台灣廟畫頭手師的地位。
昭和十一年(1936),參與南鯤鯓代天府重建彩繪工程,與新竹市李金泉對場完成,
民國45年為陳玉峰廟畫工作發展的最高峰……
北港朝天宮特聘其彩繪門神、枋心畫作及21幅水陸法會紙本畫軸,
作品中顯露其深厚傳統筆墨表現技法,用色脫俗雅致,就算門神、樑枋彩繪類著重高彩度
著色配置的呈現,裝飾趣味濃密,但仍不失其溫文儒雅個性的氛圍,
各界對其作品評價均持正面肯定。
作品遍及全省和外島,重要的代表作包括:嘉義城廟,台北艋舺清水祖師廟、高雄左營慈濟宮、
及台南大天后宮、陳德聚堂等。
陳玉峰的書法有鄭板橋之風其筆法、筆意、筆勢有書家的水準。
陳玉峰的主要傳人有其外甥蔡草如,其次為其子陳壽彝。
蔡草如(1919一2007),享年89歲,15歲時受教於陳玉峰學習畫藝,18歲開始接觸寺廟彩繪,
25歲赴日本東京川端畫學校接受正規學院式繪畫訓練,28歲返台即加人陳玉峰的廟畫行列成得力助手。
由於他聰敏又好學,作畫態度積極,畫作參賽獲獎無數,在寺廟彩繪工作亦表現不俗,尤以門神及灰泥壁
彩繪畫作為時人稱譽,作品散見於關仔嶺大仙寺、佳里震興宮、朴子配天宮、府城開元寺等知名大廟。
晚年專研膠彩、宗教畫,備受地方畫壇敬重。
陳壽彝(1934- )自幼耳濡目染,在父親嚴格的教導下,奠定了紮實深厚的國畫根基,年長後隨父親
一同參與建築彩繪的工作,因此對寺廟彩繪技巧也非常嫻熟。
陳玉峰逝世之後 陳壽彝繼承父親的衣缽,留下不少精采的寺廟彩繪作品,
如台北艋舺的龍山寺、清水祖師廟、台南的孔廟、興濟宮、大天后宮及雲林北港朝天宮等。
陳壽彝得其父親真傳,在人物畫的表現上特別突出,
所繪的人物,比例適當,表現傳神,衣紋裝飾的描繪一絲不苟、線條之頓挫粗細有致,
用色上則承襲了民俗畫的風格、以青綠、朱紅及描金為主,色彩雖較濃麗,卻不流於俗艷。
陳壽彝在寺廟彩繪業界聲望雖不及蔡草如,
仍在民國83年與學甲彩繪司李漢卿同獲教育部薪傳獎。
台南縣市,自清代起就是書畫家群聚寄寓之地,
不過,對於建築彩繪匠司的生成,卻晚至日治期大正年才逐漸成形;
由於當年府城彩繪匠司多皆由粵東而來,
也因而致使後來府城內潘春源和陳玉峰兩大寺廟彩繪家族的作品
多數帶有帶有粵東大埔的色彩。
陳玉峰傳子陳壽彝,傳徒宋森山、謝平祥、陳振吟、黃啟受、蔡草如、鄭文淡。
蔡草如也傳子蔡國偉,傳徒柯武鐘、胡明宏、洪英傑等從事建築彩繪行業。
儼然形成一個彩繪派別……
(資料引用自 :
李奕興 台灣傳統建築彩繪匠派的生成與行跡(1830一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