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重光(16231692)字在辛,號君宜,又號江上外史、郁岡掃雪道人等。晚年自署蟾光。

清初政治人物,書畫家。江南句容東荊(今白兔鎮)人。

順治九年(1652)壬辰科二甲進士,任刑部郎中,考選監察御史,巡按江西。

為人敢於直言,因彈劾權臣明珠而被罷官歸里。《嘯亭雜錄》自稱道士隱居於甘肅漢龍山。

卒後入祀鄉賢祠。《清史稿》有傳。

 

笪重光工書畫,清朝學者吳修在《昭代尺牘小傳》中稱其「書出入蘇、米,其縱逸之致」。

與姜宸英、汪士鋐、何焯合成康熙「帖學四大家」。笪重光亦工詩,詩風清剛雋秀。

善畫山水蘭竹,作品流傳不多,有《秋雨孤舟圖》、《行書七律詩軸》等傳世,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著有《書筏》、《畫筌》等,是有關書畫理論的著作。

 

《書筏》一卷,原題清笪重光撰。張氏輯《昭代叢書》本後,有楊夏吉跋,雲夢樓所臨法帖,

卷首標笪江上先生論書,未言其為《書筏》,且雲其全與闕不可知,其為《書筏》原本與否,亦不可知。

編中所言書法,凡二十有九則,甚為精到,似非江上不辦,然疑非《書筏》全文。

後有王文治跋曰:

此卷為笪書中無上妙品,其論書深入三昧處,直與孫虔禮先後並傳,《筆陣圖》不足數也。

可謂推祟至極。

茲將全文載入於後:

 

書筏 

筆之執使在橫畫,字之立體在豎畫,氣之舒展在撇捺,筋之融結在紐轉,

脈絡之不斷在絲牽,骨肉之調停在飽滿,趣之呈露在勾點,光之通明在分佈,

行間之茂密在流貫,形勢之錯落在奇正。

橫畫之發筆仰,豎畫之發筆俯,撇之發筆重,捺之發筆輕,折之發筆頓,裹之發筆圓,

點之發筆挫,鉤之發筆利,一呼之發筆露,一應之發筆藏,分佈之發筆寬,結構之發筆緊。

數畫之轉接欲折,一畫之自轉貴圓。同一轉也,若誤用之必有病,分別行之,則合法耳。

橫之住鋒或收或出,豎之住鋒或縮或垂,撇之出鋒或掣或捲,捺之出鋒或回或放。

 

人知起筆藏鋒之未易,不知收筆出鋒之甚難。

深於八分章草者始得之,法在用筆之合勢,不關手腕之強弱也。

匡廓之白,手布均齊;散亂之白,眼布勻稱。

畫能如金刀之割淨,白始如玉尺之量齊。

精美出於揮毫,巧妙在於布白,體度之變化由此而分。觀鐘、王楷法殊勢而知之。

真行、大小、離合、正側,章法之變,格方而棱圓,棟直而綱曲,佳構也。

人知直畫之力勁,而不知遊絲之力更堅利多鋒。

 

磨墨欲熟,破水用之則活;蘸筆欲潤,蹙毫用之則濁。黑圓而白方,架寬而絲緊。

古今書家同一圓秀,然惟中鋒勁而直、齊而潤,然後圓,圓斯秀矣。

勁拔而綿和,圓齊而光澤,難哉,難哉!

將欲順之,必故逆之,將欲落之,必故起之;將欲轉之,必故折之;將欲掣之,必故頓之;

將欲伸之,必故屈之;將欲拔之,必故?之;將欲束之,必故拓之;將欲行之,必故停之。

書亦逆數焉。

臥腕側管,有礙中鋒;佇思停機,多成運算元。

活潑不呆者其致豁,流通不滯者其機圓,機致相生,變化乃出。

 

一字千字,準繩於畫,十行百行,排列於直。

使轉圓勁而秀折,分佈勻豁而工巧,方許入書家之門。

名手無筆筆湊泊之字,書家無字字疊成之行。

黑之量度為分,白之虛淨為布。

橫不能平,豎不能直,腕不能展,目不能注,分佈終不能工。

分佈不工,規矩終不能圓備。規矩有虧,難云法書矣。

 

(完)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