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文山區的居民,其祖先大部分來自福建泉州府安溪。
根據大正十五年(1926) 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人口調查,文山郡人口52,500人,其中41,500人為安溪籍,
占文山郡總人口的百分之80,可見安溪為文山地區居民之原鄉。
文山區的大姓如高、張、林、鄭、陳、許等,大部分來自安溪,大都在清初之時相繼遷來臺灣。
而木柵的開墾,據《臺北縣志》云:「在乾隆八年,泉州人張白目、張啟解、張啟察等開闢,
當時地近山胞,時遭侵襲,於四圍樹柵為禦,故名。」
木柵地區的鄭氏族人原藉福建泉州府安溪縣積德鄉崇信里碧水社斗後厝,
其始祖鄭威公住光州固始縣,後遷至閩,至第8世鄭守義。 其派下成為今日文山地區鄭氏之祖。
據傳第11世鄭可杉時,約於雍正未、乾隆初時攜四子來十一命(今政大附近) 開墾,後可杉回大陸,
3子必堪、必臣、必時留台繼續墾拓,另一子必覺亦回大陸。
鄭必臣、鄭必時開墾新興莊十一命與小坑地區,開墾就緒鄭必時移墾大安庄何厝庄。
另有一支鄭氏族人,以必提、必駝為主,開墾馬明潭 。
《台北縣志》記載「馬明潭條:乾隆八年(1743),泉州人鄭可推開闢。」
實則鄭可推於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在家鄉安溪去世,其3子必提、必駝、必慥來馬明潭
發展,後來均葬於馬明潭,可見應是由必提、必駝開墾馬明潭。
《臺北縣志》中記載,鄭守義等開墾十一命,鄭士吟等開闢灰窯坑、鄭楚興等開墾大竹林,
鄭楚粒等開墾番子公館,其開墾時間約在乾隆八年(1743)至乾隆十二年(1747),
前已言之,鄭守義為其共同始祖,並未來臺。
另有鄭克鐵、鄭克鉞兄弟開墾今打鐵寮一帶,克鉞之孫創鄭再居祭祀公業。
鄭氏一族之祭祀公業在木柵地區有鄭五常、鄭少棋、鄭碌、鄭提、鄭良卿、鄭再居、鄭番婆、
鄭若源、鄭守義、鄭可推、鄭溪、鄭必陶,其中鄭守義為祖嘗。
鄭姓宗族中住坡內坑的,年收4千租,為木柵有名之富豪。
按:
鄭火盛(1874–1942) 生於文山堡陂內坑大竹林。世代務農,幼年習醫,醫術精湛。
由於一生勤勞節儉、投資得宜。又得三弟鄭河南之相助,使家業積蓄達四千多租土地,
其地遍佈臺北市、臺北縣(新莊、中和溪州)、宜蘭縣等地 ;
為日治時代木柵地區第一富豪 ,人稱鄭仔角盛 。
鄭河南(1890-1977) 生於陂內坑大竹林。深坑公學校畢,國語學校實業部農業科畢,農林
實驗所(臺大農學院前身)畢。大正元年(1912)赴日深造,畢業於日本東京高等蠶絲學校 。
返臺後先在臺北縣和尚州(蘆洲)從事養蠶業,後任臺北州農會技手。
大正十年(1921)任職深坑公學校教員,2年後奉母與兄長命返家打理家業,終使其家成為日治時期
木柵地區第一富豪。
戰後任木柵農會理事長,當時基層金融機構經營不易,經其與同仁努力,替木柵農會打下基礎,
因此對地方農業發展貢獻很多 。
木柵地區開發鄭氏各房子孫頗稱昌熾。以開闢就緒,欲興祀典,圖報祖德。
嘉慶年回原鄉修族譜、組守義公祖嘗 ,今在十一份地區有家廟一座 ;
鄭氏家廟延慶堂(家廟)初建年代失考。約光緒十四年(1888)新建祖祠,
現今之建築則為於昭和十三年(1938)由鄭河南號召族親修建完成。
民國89年(2000)再次整建。
(資料來源: 台北市文山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