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十二年(癸酉科)方兆福榜:淡水廳林洪香(粵籍)、陳樹藍(附生)、鄭維藩(府學附生。原籍南安)、

                                          噶瑪蘭廳李春潮(字信如。由蘭屬附生,乙亥年選舉孝廉方正;庚辰科大挑一等,

                                          籤掣陝西試用知縣。原籍南靖)、彰化縣施炳修(改名葆修。籍晉江)。

清嘉慶、道光年間,粵東移民紛紛渡海來台,入墾中港肚地區,林洪嘗等29人組成名為「十七股半」

的拓墾組織,其中張永廣一股,拓墾三灣莊管內脫山仔莊(今三灣鄉北埔村下林坪地區)。

為祈求平安順利,張永廣在自家供奉大陸原鄉帶來之觀世音菩薩瓷像,後來族人張三福(法號普田)

創建為廟,即今日之慈善堂 ; 供莊民膜拜,信徒日眾。 清同治十二年(1873),舉人林洪香及墾戶張肇基、

藍祥麟等人發起募捐修繕增建。

萬巒泗溝村忠孝堂林屋祖堂正門口左右兩邊掛有「文魁」匾,右邊是同治中試舉人林洪香,

左邊是光緒中試舉人林金城。清同治十二年(1873) 林洪香中舉的文魁匾右邊的字樣已經模糊不清,

左邊則刻有「同治癸酉科中式舉人第六十名林洪香立」

同樣的匾在佳冬鄉萬建村的林家古厝也有……

 

竹北新瓦屋(忠孝堂)興建於清嘉慶十年( 1805)。新瓦屋林家,來台祖為孫檀公,隨同林孫漳、

林先坤父子(六張犁林家)一同渡海來台,於芒頭埔一帶開基,聚落形成較六張犁林姓為晚,因較

六張犁大夫第為新,故稱為新瓦屋。

新瓦屋聚落核心為紀念林家來台祖的公廳「忠孝堂」。周圍則是林家子孫的居住空間,隨著子孫

的繁衍,聚落達到八橫的規模。整個新瓦屋聚落是一個封閉型的村莊,前有圍牆及門樓,周圍

有水圳及竹圍圍繞,堂前的大禾埕是族人晒穀的場地。

忠孝堂的祠堂內同樣有著林洪香的匾額。

又有一說說林洪香即公館尖山村劉舉人劉獻廷的女婿 ?

按: 劉獻廷自幼好學不倦,精通詩文,道光十四年(1834)甲午科舉為鄉試中舉的第一個人。

劉獻廷平時急公好義,經常排解地方上福建、廣東墾民的糾紛,榮獲清朝贈「一鄉善士」的匾額。

劉獻廷的兒子劉翰,也於道光廿年(1840)中舉,一門雙傑,「書香門第」,

在當時是地方上的一大盛事。   

雙舉人的故居,在公館鄉尖山村。屋宇後方依墨硯山而立,庭前一片綠野,規模非常宏偉,

進門的地方有「望樓」。

如此看來, 林洪香極可能是來台寄籍的文人, 祖籍在廣東一帶 , 背景和吳子光大概如出一轍 ?

活動的區域應該在竹苗一帶……

 

據大龍峒陳氏「渡台始祖文瀾公族譜」,陳氏先祖為福建泉州同安登瀛人,陳文瀾乃渡台始祖,

於乾隆四十五年﹝1783﹞渡海來台,卜居淡水懸壺濟世,始創家業。

等其安定下來後,他的三個兒子,才先後分別渡海來臺。

其長子陳遜言於乾隆五十三年(1788)渡臺,時年二十歲,次子遜朗與三子遜陶分別於

嘉慶四年(1799)、嘉慶五年(1800)渡臺。

之後,長子陳遜言遷居大龍峒,經營船頭行、料館等生意,當時人目之可與林本源相匹敵。

陳遜言以「悅記」為公號,又分別替孩子設立「小公號」,依各房分恭、寬、信、敏、惠等記。

陳遜言於嘉慶十二年(1807)建大厝「公媽廳」於港仔墘,道光十二年(1832)建「公館廳」,

為陳維藻中舉後七年 , 之後陳維英也於咸豐元年(1851)考中舉人 , 位階是內閣中書四品官等 ,

陳維英先後掌教明志(新竹)、仰山(噶瑪蘭,今宜蘭)、學海(艋舺)等書院,以教讀為業。

其弟子遍淡蘭各地,其著者除前述之李望洋、李春波等之外,舉人張書紳、陳樹藍、陳霞林、

鄭步蟾、潘永清、曹敬等皆出其門,乃以「陳老師」之稱名於當世。

除此之外,陳遜朗於嘉慶十五年(1810)建公厝於瓦筒厝;陳遜陶則卜居中庄子,其長孫

陳樹藍後來在同治十三年(1873)建「陳謙記公厝」於今酒泉街。

按: 陳樹藍,字春綠,號植柳,俗稱柳舍,居大厝內,為清代大龍峒舉人陳維英之姪。

同治十二年(1873),中舉人,授廣東興寧教諭。誥授奉直大夫,軍功花翎,內閣中書前詹事

府主政,掌教樹人書院(今延平北路四段文昌祠)。

光緒十六年(1890)歸里,布衣蔬食, 並採擷宋儒言行編為《傳心錄》,可惜未竟而卒,

著有《望海詩文集》,惜不傳。

 

 

鄭維藩,譜名國柱,字奠臣,又字价人,道光十九年(1839)  出生於竹塹湳仔莊、

性好潔淨、平和恭謹,和 氣迎人,鄉黨亦樂於交往。家中藏書豐富,經史之外,山醫 命卜仙佛等書亦多。

鄭維藩自幼浸潤其間,母彭氏督促亦嚴, 課業日漸精進,詩文尤為淡水廳同知嚴金清推重。

咸豐十年(1860)取進台灣府學,為附生。同治十二年(1872),取中癸酉科舉人。

泉南(南金)派鄭氏一族自金門東渡來台,歷經百餘歲,始獲文科舉人,族人皆大歡喜,以為舉族光寵。

但因旨趣不在仕宦,終身以課館授 徒為志。   

同治十一年(1871),鄭維藩編修族譜,將其歷代之著有功蹟者各 綴以正傳,

「其秩序及文字之整然,尋之竹城各大家譜,誠 所罕見」

其中閨閣列傳,別創新例,備載鄭氏節孝 ,節烈諸傳,附以旌表稟狀,錄存文獻之功甚多。

楷書兼融歐陽率更深秀挺健之姿,並顏魯公轉折收納內斂溫厚之筆力。

於平淡中見其穩建……

 

李明順生於乾隆五十六年(1791),隨父親李殷居於漳州南靖永峰里 金山堡倉後社,家貧謀生不易,

嘉慶十八年(1813) 別其父兄隨親族渡海來台。

道光二十五年(1845) 蘭東地區墾民械鬥時有所聞,為避禍亂舉家遷往九芎城(今宜蘭市)

十六崁定居,養子春濤較為年長,日得捐滴全數用以養家,一家經濟堪稱拮据。

咸豐九年(1859),李春波年登二十五歲,榮舉孝廉,父以子貴列為鄉飲大賓。

李明順長子春濤擢五品軍功,次子春波、三子春瀾、四子春潮昆仲三人、先後均中舉人。

大房孫讚階(逢時)為秀才,二房孫紹宗為貢生,曾孫繼先等多人經商或是行醫,玄孫鳳鳴

曾任宜蘭縣縣長,親族人數共約三百餘人。

長子李春波咸豐九年( 1895 )中舉人,爾後出任仰山書院山長,

次子李春瀾、三子李春潮亦先後考中舉人,被喻為「滿腹餘香」。

其孫李讚階為秀才、李紹宗為貢生,玄孫李鳳鳴曾任宜蘭縣第七、八屆縣長。

李春潮,字信如 (1847-      )幼承家學及長歲試科舉生員 ; 同治十二(1873) 年秋, 以淡水廳蘭附生

舉於鄉試, 年方二十六。光緒元年(1875)舉微孝廉方正, 光緒六年(1881)赴京會試, 考取庚辰科

大挑一等, 籤分陝西試用知縣, 以老母在堂不宜遠遊為由辭,

歸隱林泉著史論百篇, 工詩書畫, 享壽六十有八而卒。

李春潮自幼敬長兄如父, 竊念長兄春濤幼貧失學, 奉親撫幼備感艱辛 ; 遂商於胞兄春波,

春瀾共以家族建置之田產, 悉數贈與, 以表寸心。

李氏兄友弟恭之誼, 獲通判喻盛瀛所聞, 簽報旌獎 ,

同治二年獲福建巡撫提督軍務徐宗幹頒贈予孝友維風匾額以資表揚。

 

光緒十四年(1888),彰化發生了因土地清丈不公的施九緞事件。

事件始末,俱詳吳德功著《施案紀略》。

此一事件,牽累多人,其中鹿港紳士無端受禍有兩位施姓業主,

一是貢生施家珍,一是廩生施葆修,雙雙因案而革去功名。

施家珍是日治時期名詩人施梅樵之父,在巡撫劉銘傳下令緝拿之後,到處躲藏因而病逝於外地,

施葆修卻在事平之後,改名施菼,捐貲取得監生身分,再次參加鄉試,

並再度考取光緒19(1893)年癸巳科舉人

鹿港為台灣古鎮,文風鼎盛,人才輩出。

有清一代,台灣有進士三十一名,鹿港占七人(包括武進士一人),為全台之冠。

其中施姓二名:施葆修,同治十三年甲戌科進士。施之東,光緒二十年甲午科進士。

清末台灣有十名舉人。其中鹿港施姓就占了四位:

施仁恩、施仁思兄弟,前者是咸豐十一年辛酉科中式舉人, 後者為光緒十七年辛卯科舉人。

施菼 (施炳修改名) 光緒十九年癸巳科中式舉人。

施景琛則是光緒二十三年丁酉科中式舉人。

按: 施葆修原名炳修,彰化縣人,同治十二年舉人,同治十三年甲戌科進士,

官任兵部員外郎,寧都州知州。 現有史料有關施葆修之記載僅止於此,

同治十三年甲戌科殿試金榜名單: 施炳修名列于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二百名 ;

據了解:施九緞事件的主角即二林上堡浸水莊人; 施葆修應與之有地緣關係。

今彰化埔鹽的南勢埔一帶有所謂的進士公館, 古厝的主人亦姓施,

不知是否與施葆修有關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