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桂」就是洪、江、翁、方、龔、汪等六個姓的總稱呼。
六桂始祖的本源,要遠溯到西元前1053年,周昭王有個兒子名叫翁溢,字庶任,封官於翁山的地方,即現在山東青州鹽官郡。
溢公死後追封為端明王,為翁氏之元祖。
傳到了二十四代彌倫公,正是周赧王時代(西元前256),當時政治衰微,天下紛亂
,諸侯互相侵奪,殘暴無道,彌倫公十分憤慨,退避隱居,過著平民生活,
不久,周朝滅亡,彌倫公的子孫,仍然守著姓「翁」。
後來,傳到五十代(翁姓始祖二十七代)弘公,字用拓,為楚國左丞相。
至八十三代(翁姓始祖六十代)軒公,即唐太宗貞觀年間(627),皇帝封他甲榜進士,封為閩州刺史,
後遷到福建莆田竹嘯庄,是翁氏入福建的始祖。
在莆田又傳了十一世茂禧公,在唐朝宣宗年間(847),被派到泉州當官,從此居住在泉州。
接著又傳到八十四代(翁姓始祖六十一代)何公,字天祿,居莆田竹嘯庄,為莆田始祖一世。
又過了五代傳至乾度公時,即晉高祖天福年間(941),官拜郎中,娶陳氏為妻,生了六個孩子。
因有祖先逃避王莽之亂殷鑑,唯恐亂世無道,一人蒙害而株連兄弟,乃於宋初(960)將六兄弟分為六姓,以為防範。
後來這六個兄弟分別考中正榜進士,榮華顯貴,人人稱羨,盛極一時, 稱其為「六桂聯芳」。
茲將六桂始祖簡介如下:
長子名處厚,字伯起,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中了進士,朝廷封他為承議郎、尚書、禮部、員外郎兼殿中丞上柱國的官,
還賜予紅色寶魚袋。堂號為「敦煌堂」,居住在朱紫坊,分姓「洪」氏。
次子名處恭,字伯虔,宋太祖雍熙二年(985)考中進士,封授泉州法曹,堂號為「濟陽堂」,居住在淮陽,分姓「江」氏。
三子名處易,字伯簡,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與長兄同榜進士,授官劍南少尉,堂號「鹽官堂」,居住在竹嘯庄,不改「翁」姓。
四子名處朴,字伯惇,宋太祖開寶六年(973)考中進士,也被任命為泉州法曹,同住在竹嘯庄,堂號「河南堂」,分姓「方」氏。
五子名處廉,字伯約,宋太祖開寶六年(973)與四兄為同科考取進士,官至大理司直、監察御史,堂號「武陵堂」,分姓「龔」氏。
六子名處休,字伯容,宋太祖雍熙二年(985)與次兄為同科進士,官至朝散郎、韶州判官,堂號為「平陽堂」,分姓「汪」氏。
始祖乾度公(第十五世祖),壽終是邦,欽賜祭葬於縣之西南黃峰山,立石為碑,敕封「六桂坊」,
祖墓遺詩如下:「落地三朝語不通,生枝是姓公羽翁。諸子傳流分六姓,兄南弟北各西東。枝分南北東西省,六桂原來是一宗。
但願兒孫知同族,婚姻嫁娶無亂綱。」
六桂兄弟雖分為洪、江、翁、方、龔、汪六姓,實為同宗一脈,其血緣親情永恆不渝。
因此,國內外各地六桂堂族親,為了傳承歷史,弘揚宗祖德澤,增進宗誼,慎終追遠,教育後代,紛紛成立「六桂宗親會」,
以綿延血脈相連的情感。
六桂宗親會會歌:「中華兒女,同祖炎黃,維我六桂,源遠流長,衍支海宇,拓殖台疆,曰洪江翁,曰方龔汪,歲時祭祀,
共聚一堂,敦親睦族,長發其祥。」
不過在台灣一地,
六桂傳芳多係翁姓宗族專用的堂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