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懷瓘,海陵(今江蘇泰州)人。開元(713-714)間,官翰林供奉、右率府兵曹參軍。
南宋陳思《書小史》稱其善正、行、草書。
對自己書法十分矜恃,自稱:正、行可比虞(世南)、褚(遂良),草欲獨步於數百年間。
張懷瓘的書法評論著作,有《書斷》、《證書藥石論》、《書估》、《書議》、《玉堂禁經》、《用筆十法》、《書訣》、
《六體論》、《文字論》等行於世。
又著《畫斷》,可惜久已亡佚,唐張彥遠《曆代名畫記》引有部分逸文。
《書斷》述十體書源流,評書家三品等第。《書估》評書之價值貴賤,《書議》評議19位名書家,《文字論》系與友論書,
《玉堂禁經》、《用筆十法》、《書訣》、《評書藥石論》等皆為書藝技巧,《畫斷》評畫家三品等第。
《書斷》共上、中、下三卷。上卷卷首一篇自序,序後列總目,總目後逐一?述書之十體源流,各系以評讚,終為總論。
中卷和下卷羅列古今書家,從為帝時蒼頡起,迄至唐代盧藏用止,3200多年間共86人,分神、妙、能三品,各列小傳,。
卷末有通評一篇。
無疑,他對書學的貢獻是巨大的……
蔡邕:字伯喈,陳留人。儀容奇偉。篤孝,博學,能畫,善音,明天文術數,工書,篆隸傳世,尤得八分之精微。
體法百變,窮靈盡妙,獨步今古。又創造飛白,妙有絕倫。喈八分飛自入神,大篆、小篆、隸書入妙。女琰甚賢明,亦工書。
伯喈入嵩山,學書於石室,得一素書,八角垂芒,篆與李斯並史籀用筆勢。
伯喈得之,不食三日.乃大叫喜歡,若對數十人。喈因讀誦三年,便妙達其旨。
伯喈自書《五經》于大學。觀者如市。(出羊欣筆法)
…… 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有神。(出袁昂書評)
張芝,字伯英,敦煌人。火煥,為太常,徙居弘農華陰。伯英名臣子,幼而高操,勤學好古,經明行修。
朝廷以有道征,不就。故時稱張有道,實避世潔白之士也。好書,凡家之衣帛皆書,而後練。
尤善章草,書出諸杜度。崔瑗雲:‘龍驤豹變,青出於藍。又創為今草,天縱龍異,率意超曠,無惜是非。
若清澗長源,流而無限,縈回崖穀,任於造化。至於蛟龍駭獸,奔騰拏攫之勢,心手隨變,窈冥而不知其所知,是謂達節也已。
精熟神妙,冠絕古今,則百世不易之法式。不可以智識,不可以勤求,若達土游乎沉默之鄉,鸞鳳翔乎大荒之野。
韋仲將謂之草聖,豈徒言哉!遺蹟絕少,故褚遂良雲:鍾繇、張芝之蹟,不盈片素。
韋誕雲:‘崔氏之肉,張氏之骨。其章草《金人銘》,可謂變化至極。
羊欣雲:張芝、皇象、鍾繇、索靖,時並號書聖。然張勁骨豐肌,德冠諸賢之首。
張芝,字伯英。性好書,凡家之衣帛皆書而後練。尤善章草,又善隸書。
韋仲將謂之“草聖”。又云:“崔氏之肉,張氏之骨。”其章草急就章,字皆一筆而成。伯英草行入神,隸書入妙。
鍾繇,字元常。繇少隨劉勝入抱犢山,學書三年,遂與魏太祖邯鄲淳韋誕等議用筆。
繇乃問蔡伯喈筆法于韋誕,誕惜不與。乃自捶胸嘔血。太祖以“五靈丹”救之,得活。及誕死,繇令人盜掘其墓遂得。
由是繇筆更妙。繇精思學書,臥盡被穿過表。如廁,終日忘歸。凡見萬類,皆書象之。繇善三色書,最妙者八分。(出羊欣《筆陣圖》)
繇尤善書,于曹喜蔡邕劉德昇,真書傳世,剛柔備焉。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秦漢以來,一人而已。
雖古之善政遺愛,結于人心,未足多也。
尚德哉!若其行書,則羲之獻之之亞。草書則衛索之下。八分則有魏《受禪碑》稱此?最也。
大和四年薨,迨八十矣。元常隸行入神,草八分入妙。鍾書有十二種,意外巧妙,?倫多奇。(出袁昂《書評》)
晉王羲之,字逸少,曠子也。七歲善書,十二見前代筆,于其父枕中竊而讀之。
父曰:“爾何來竊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爾看用筆法。”父見其少,恐不能秘之。語羲之曰:“待爾成人吾授也。”
羲之拜請,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兒之幼令也。父喜,遂與之。不盈期月,書便大進。
衛夫人見語太常王策曰“此兒必見用筆訣,近見其書,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三十三書《蘭亭序》,三十七書《黃庭經》,書訖,空中有語:
“卿書感我,而況人乎?吾是天臺丈人,自言真勝鍾繇。”羲之書多不一體。(出羊欣《筆陣圖》)
逸少善草隸、八分、飛白、章行,備精諸體。自成一家法。千變萬化,得之神功。
逸少隸、行、草、章草、飛白五體具入神,八分入妙。妻郗氏,甚工書。有七子,獻之最知名。玄之、凝之、徽之、操之並工草。
王獻之,字子敬,尤善草隸。幼學于父,次習于張芝,爾後改變制度,別創其法.率爾師心,冥合天矩。
初謝安請為長史,太元中新造太極殿,安欲使子敬題榜,以?萬代寶,而難言之。乃韋仲將題淩雲台之事。
子敬知其旨,乃正色曰:“仲將魏之大臣,甯有此事;使其若此,知魏德之不長。”安遂不之逼。
子敬年五、六歲時學書,右軍從後潛掣其筆,不得,乃歎曰:“此兒當有大名。”遂書《樂毅論》與之學。
竟能極小真書。可謂窮微入聖,筋骨緊密,不減于父。如大則尤直而寡態,豈可同年。唯行草之間,逸氣過也。
及論諸體,多劣右軍,總而言之,季孟差耳。子敬隸、行、草、章草、飛白,五體皆入神。
僧智永:陳永欣寺僧智永師,遠祖逸少,?紀專精,攝齊昇堂,真草唯命。
智永章草及草書入妙,行入能,兄智楷亦工書。丁覘亦善隸書,時人云:“丁真永草。”
又智永嘗於樓上學書,業成方下。(出《國史異篡》)
梁周興嗣編次《千字文》而有王右軍者,人皆不能曉。其始乃梁武教諸王書,令殷鐵石于大王書中榻一千字不重者,
?字片紙雜碎無序,武帝召興嗣?曰,“卿有才思,?我韻之。”興嗣一夕編綴進上,鬢髮皆白。而賞錫甚厚,
右軍孫智永師自臨八百本散與人外。江南諸寺,各留一本。
歐陽詢:唐歐陽詢,字信本,博覽今古,官至銀青光祿大夫率更令。
書則八體盡能,筆力勁險,高麗愛其書,遣使請焉。神堯歎曰:“不意詢之書名,遠播夷狄!”
貞觀十五年卒,年八十五。詢飛白、隸行、草入妙,大篆章草入能。
又率更嘗出行,見古碑索靖所書,駐馬觀之,良久而去。數?複下馬佇立,疲則布毯坐觀,因宿其傍,三日而後去。
今開通元寶錢,武德四年鑄,其文乃歐陽率更書也。(出《國史異篡》)
虞世南:虞世南,字伯施,會稽人,隋?秘書郎。煬帝知其才,嫉其鯁直,七品十年。
仕唐至秘書監,文皇曰:世南一人,遂兼五德:一曰博學,二曰德行,三曰書翰,四曰詞藻,五日忠直。
有一於此,足謂名臣,而世南兼之。行草之余,尤所偏工。
本師于釋智永。及其暮齒,加以遒逸,卒年八十九。伯施隸行草入妙。
褚遂良:褚遂良,河南人。父亮,太常卿。遂良官至右僕射。善書,少則伏膺虞監,長則師祖右軍,真書甚得其媚趣。
顯慶中卒,年六十四。遂良隸行入妙,亦嘗師受史陵,然史亦有古直傷於疏瘦也。
張旭:張旭書,得筆法傳崔邈,顏真卿。旭言始吾聞公主與簷夫爭路,而得筆法之意,後見公孫氏舞《劍器》而得其神。
醉飲,輒草書。揮毫大叫,以頭溫水墨中。天下呼為“張顛”。醒後自視,以為神異,不可複得。
後輩言筆劄者,歐虞褚陸或有異論,至長史無間言。
(出《國史補》)
褚遂良:貞觀十年,太宗謂魏徵曰:世南沒後,無人可與論書!徵曰:褚遂良,後來書流,甚有法則。
於是召見。太宗嘗以金帛購王羲之書蹟,天下爭齎古書,詣闕以獻。時莫能辨其真蹟,遂良備論所出,咸舉證據,一無舛誤。
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太宗命真草書屏風,以示群臣,筆力遒利,為一時之彥。
購求得人間真行凡二百九十紙,裝得七十卷。草書二千紙,裝冊八十卷。聽政之暇時為之。
嘗謂朝臣曰:
書學小道,初非急務,時或留心亦勝棄日。凡諸藝未嘗有學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專精耳。
今吾學古人之書,殊不學其形勢,唯在求接骨力;得其骨力,形勢自生。
(出《譚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