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梓桑(1874-1945) 字迺蘭,號德馨,同治十三年(1874) 生於雞籠堡新店街,幼失怙,母胡氏敎以詩經。

有人說他本姓胡,為基隆許姓商賈收養。漢文造詣深厚,擅詩詞。有人說他曾受業於

舉人江呈輝日治期間 (1909) 江氏返台,暫住許家,可見兩人之關係。

日治時期的基隆街指的是石牌、玉田、草店尾、福德、暗街仔、媽祖宮口、崁仔頂、新店、後井仔、和興頭街等地。

許梓桑被指派擔任基隆區街庄長事務所的書記,由於治事精勤,明治三十四年(1901)獲總督府授予紳章,明治三十六年

(1903 )任基隆街庄長,那時還不到30歲。

明治四十二年(1909)9月以勒令第217號公布《在臺灣街庄社設置區長及區書記案》,廢街、庄、社,改設區,區設區長役場,

置區長1員,助役1員,輔助廳長執行管內事務。當時的許梓桑擔任基隆區長

大正八年(1919)廢廳改州,改支廳為郡、市,區、堡、里、澳、鄉改為街、庄,原庄、小庄(土名)改為大字、小字。

大正十年(1921) 派任為基隆街助役,後經公舉,成為基隆街街長。

昭和三年(1928)獲總督府授藍綬褒章,昭和十二年(1937)他還被選派為臺北州會員、台北州協議會員。。

前後任職20餘年,為地方服務長達50餘年,只能倡導或參與有限的地方公益事業。

在教育方面,推動日語普及工作,組國語練習會,擔任基隆公學校學務委員、基隆公學校保護者會長、

基隆市教會委員、基隆市教育會評議員。

明治三十九年(1906)曾捐助基隆公學校校舍新建費,大正元年(1911)又捐助許多教育相關費用,

大正九年(1920)開設基隆同風會幼稚園。

 

在社會服務方面,還擔任了公益社理事,為消防工作盡了不少心力,擔任消防組、保甲協會的顧問,也擔任方面委員。

在實業方面,擔任台灣水產會社監察、台灣勸業無盡會社董事、基隆劇場株式會社董事,

在工商服務方面,則擔任基隆商工會顧問、基隆總商會會長……..

唐羽又說:梓桑固從貨殖且荷公職,惟不棄文墨。閒居喜倡吟哦。其詩且見《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

詩既傳,匪惟梓桑、雲年之名益著,而基津詩文之盛,亦由遠播。

日治時期台灣三大詩社之一的瀛社,明治四十二年(1909)成立。

公推洪以南為社長,《臺灣日日新報》漢文部記者謝汝銓為副社長。創社後,每年召開大會,由顏雲年推動,

與桃園桃社、新竹竹社時開擊缽聯吟大會,顏氏任三社聯吟會會長。

大正三年(1914)顏雲年築環鏡樓成,招集全島第一次詩人聯吟大會,聘前清進士許南英主詩盟,成《環鏡樓唱和集》,

許梓桑與會,為重要成員。

許梓桑最為人稱道的詩作,是《基隆八景》,詩見於石坂莊《基隆港》

陳其寅(19021996)號曉齋,字日堯,台灣基隆市人,為光復後雨港一代大文豪,

集「詩文、史學、譜系學」於一身的傳統讀書人;曾主篆大同吟社長達51載,更是名聞全台的大詩翁。

日治期間 (1902) 出生在基隆市鬧區,祖籍福建省惠安縣,先代為國學生,亦儒亦商。

其先祖陳永錠,首先於1859年由泉州遷移至鹿港,其父陳兆齋於1888年再遷徙至基隆。

 

1912年冬,肄業於基隆公學校(今信義國小) 至大陸家鄉唸私塾5年。

15歲時(1916)發願撰修族譜 , 直到高齡92歲,耗時77載,始完成曠世鉅著《琅玕陳氏族譜》2巨冊40萬餘言

1918年負笈福州鶴齡英華書院,翌年與同鄉黃鏡女士結縭,長達70年歲月,育有56 ;

其中二子陳德潛,於1952年畢業台大經濟系,高考及格,於1993年審計部簡任稽察長屆齡退修,

之後於2000年接掌第3任大同吟社社長)

 

於日治時期1921年重回基隆,從商之餘,繼續鑽研古典文學與傳統詩詞,並編修族譜。

1931年加入新創立的「大同吟社」,與前輩詩友們共同大雅扶輪,為保存國粹而努力。

台灣光復是年,首任社長許梓桑羽化,社友們公推先生為社長繼續推廣詩文活動,往後數十年間曾多次榮膺

全台詩人大會的總詞宗,更於90歲時,榮任「1991年世界詩人文化大會」首席顧問,乃實至名歸。

 

就在主持詩社活動時,早於1951年就擔任「基隆市文獻委員會」常務委員,達十餘載,

並編纂《基隆市志‧人物篇》與《文物篇》,之後又於1984年,編修《基隆簡史》,被有識者譽為「基隆通」。

晚年更由基隆文化中心出版一系列傳世著作《懷德樓詩草續集》、《懷德樓文稿》上下集,

先生基津一宿儒,閱歷深、經驗豐,品德高雅,在藝文、政經界中,其地位與生望備極尊崇

 

先生在世時,為名詩家王超一賦詩讚譽:「囁嚅見樸忠,寶島一醇翁,猗頓稱人傑,弦高乃國雄;平生重然諾,

處世守謙恭,吟詠為餘事,修齊有古風。」

及其95歲仙逝時,名書家李超哉有幅輓聯記之:「懋遷立業福壽全歸惟厚道,文獻修編春秋之筆顯基津。」

這皆是陳社長一生最佳的寫照,也為世人留下典範。

周植夫(19181995),台灣基隆暖暖人,祖籍福建同安。

本名孫園,字植夫,後以字行,為台灣戰後重要傳統詩人。

祖籍福建同安,父李必勝,母周唐氏。六歲喪父,幼時生活孤苦,幸賴周太夫人扶養長大。

于日治時期公小學畢業,因家貧,無力繼續深造,適逢泉州府南安縣通儒王子清在基隆設帳授徒,太夫人以願承擔

洗衣傭役,充當束脩,換取先生之入門,以研讀漢文。

先生自小天資聰穎,過目不忘,既入學,即用心苦讀,每日讀書至少十六小時,廢寢忘餐。

至十三、四歲時又以半工半讀至台北完成高中學業,旋即在礦坑、船塢工作,並從事土木、建築、營造等行業,

後因與生平之志趣不合,而棄商專心研讀詩書。

 

 十五歲時,即能作詩,才思敏捷,手不釋卷,且博聞強記,弱冠時即飲譽騷壇。

曾先後加入基隆大同吟社、台北瀛社等,與騷人鏖詩白戰。

湖南才子李漁叔先生曾讚譽先生之詩「神韻風發,有唐人之音。」

先生一生生活清苦,然國學之藏書甚豐,坐擁百城。

幼年時即雅好管絃樂,造詣殊深,曾膺任基隆市藝宣策進會、靈義郡大隊長,

傳承造就眾多之北管音樂人才,因而有「顧曲周郎」之雅稱。

民國六十九年基隆市詩學研究會成立,先生開班授徒,並先後在台灣大學西田社、基隆市仁愛國小、台北電信總局、

基隆市詩學研究會、台灣省教育基金會基隆分會、台北市長安東路等處講授中原古音及漢詩。

並膺任中華學術院詩學研究所研究委員。

對數千年中原傳統音韻之研究不遺餘力,對字音辨正之鑽研亦嘔心瀝血,

而唐、宋、明、清歷代詩之研究,亦終生不輟。

先生一生所作詩文甚多,不可勝數,為本性澹泊,迄未付梓,

幸賴基隆市詩學研究會同仁之搜集,於民國八十四年刊印「竹潭吟稿」。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