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舉人  乾隆六十年(乙卯)林培榮榜:臺灣府莊式玉(同安人)、臺灣吳朝宗、嘉義杜光玉(同安人)、

                                                                    彰化吳安邦(同安人。嘉義丙辰進士)。

            嘉慶三年(戊午)袁九皋榜:臺灣府臺灣張文雅、鳳山張文英、嘉義郭一澄。

           嘉慶五年(庚申)恩科羅雲臺榜:臺灣府臺灣戴時中(同安人)。彰化楊棟(同安人)。

 

            嘉慶六年(辛酉)翁騰榜:臺灣府嘉義張中玉、洪安邦、蘇有光(同安人, 一說蘇有功)。

 

         嘉慶九年(甲子)王青楷榜:臺灣府張(一說詹)振拔、高騰飛(同安人)、彰化陳占梅。

        嘉慶十二年(丁卯)吳興國榜:臺灣府莊學山(同安人)、臺灣陳朝拔、鳳山黃啟東。

 

 

吳安邦,字爾賚,名楨弼,出生於竹塹北門大街。其祖 嗣振由同安石兜渡台,以貿易致富。

吳安邦於乾隆六十年考中 武舉,嘉慶元年取中進士,官至閩安副將,敕封琉球福寧總 鎮府,死後歸葬同安祖居地。

 

按 : 新竹湳雅吳家原居住在福建省廈門市之石兜村,初時以耕種起家。到了清乾隆年間,吳嗣振經商

 臺海兩岸成立「吳振利」商號,隨著家族事業推廣……

 乾隆二十年(1755),湳雅吳家的開臺祖吳嗣振帶領族人移居台灣,在新竹市的北門街、湳雅莊、

 東勢莊先後定居。吳家以郊商起家,很快就成為地方士紳。強烈的商業取向,多角化經營,

 使他有大租戶、小租戶、地主與墾戶的多重角色。

 

「吳振利」商號是清代的郊商,最初的角色是主跑臺海的「船頭行」,後來擴及東南亞,

 其貿易主線有三個據點:福建省廈門、臺灣新竹、東南亞檳榔嶼。

 當家族事業不斷擴大,再透過家族之間的聯婚,不斷向外擴大其影響力,

 吳家的媳婦以吳蘇進治最有名,在其夫婿過世後,繼續經營家業頗為成功,

 並培養出吳家惟一的文舉人吳士敬。

 

吳家祖先有吳安邦者, 為乾隆六十年(1795) 武舉人,嘉慶元年(1796) 武進士,

 旨封琉球福寧總鎮府,官至閩安副將,曾派任來台。

 族人中另有興邦及奠邦兩者前後中式武舉人,其餘以武生員入泮者,近二十人;

 

此外,以文秀才、國學生等成名之族人,更是大有人在。

 湳雅吳家早在嘉慶元年有吳安邦高中武科進士,道光年間吳興邦、吳奠邦先後成為武舉人,

 但是直到同治年間吳家才有首位的文舉人吳士敬。

 

明末清初,福建郭嵩一支又從長樂分遷至閩東、閩中、閩南及閩西等地,後東渡台灣,散居彰化、

嘉義、高雄等縣,發展為台灣十大姓之一,並有部分人遠徙歐美及東南亞。

乾隆五十三年(戊申)恩科韓學秦榜文舉人郭一 簪 與嘉慶三年(戊午)袁九皋榜武舉人郭一澄均考籍在嘉義。

且只有一字之差, 極有可能是同一家族的昆仲兄弟 ?

根據資料, 嘉義一帶的郭氏族裔從福建寧化石壁、沿汀江往南遷移,

落腳於廣東、福建交界的山區潮州府饒平縣西埔鄉。

 

300年前郭氏族裔再度順韓江而下,渡台從嘉義、雲林交界的北港溪口進入嘉南平原,

 如今大林交流道附近,如今嘉義縣梅山鄉的圳北、圳南,及大林鎮排仔路、湖底,民雄鄉新庄、雲林縣大埤、盧竹角

等地的郭氏宗親,都是饒平西埔郭氏的後裔。

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西埔鄉嶺腳社人郭西庵於清康熙年間入臺,在打貓庄田中央(今民雄鄉中央村)開墾。

 

另根據《大林排路里宗脈遷移大埤鄉蘆竹角支脈》記載,西庵公派下第十四世孫郭宏謀於清康熙年間攜子

 郭致鑑、郭致魯,渡海來臺在排仔路庄(今日嘉義縣大林鎮)屯墾,

 長子郭致鑑在嘉義縣打貓北堡排子路庄向北厝屯墾。

另外, 豐縣全錫都郊社勺山邊鄉郭兆陽、郭兆麟二兄弟,於清康熙年間渡海來臺,到嘉義打貓堡湖底庄

(在今嘉義縣大林鎮明華里)拓墾。

嘉義縣大林鎮湖底,為海豐郭氏單姓村。

嘉義縣新港鄉海豐子(海瀛村) 建有郭姓宗祠,名為「汾陽家廟」。

民雄鄉田中央有郭姓聚落,祖籍也是廣東省饒平縣,該處亦建有郭姓宗祠。

按有清一代, 打貓地區也出了不少武舉人, 就地緣關係而言 ,

郭一澄, 甚至郭一簪出身該地的可能性極高 ………

 

 

樹林頭位於布袋鎮樹林里。

原籍福建省晉江縣的莊仁樸,是清朝武官,於清乾隆初年辭官後舉家遷台,定居於樹林頭。

後為解決農耕之水源問題,出錢並邀集十三庄民出力,買水路開圳數十里,引八掌溪水灌溉,

因此善行而得「十三浚公」稱號。

乾隆五十一年至五十三年間,台灣發生林爽文抗官事件,逆匪倡亂,殃民悍徒乘機入寇,後蒙莊大老爺殊恩,

剿治悍匪,平定地方亂事,使民眾得以重拾安居樂業的生活,鄉民銘感五內,贈「樂只君子」匾額一面,以表謝忱。

 

「武魁古厝」俗稱「武舉人宅」。

武舉人即係指莊家來台三代祖莊學山及四代祖莊其中,此二人曾先後於清嘉慶十一年及道光二年,福建省鄉試中武舉人。

古厝建築年代已不可考,今之古宅面貌係由莊家來台七代祖莊寬(曾任日治時期布袋庄庄長)重修改建。

 

厝內仍保有「武魁」匾額二面及「樂只君子」匾額一面;內庭留有一口井;

庭外也有旗桿底座一對,均保存完好,為難得一見的寶物。

庭內應尚有一對旗桿座,唯已毀損,僅餘幾塊立桿石散落庭內各處……..

 

 

位於大社的中華路143巷的黃厝為三開間一樓磚造三合院,

根據建築中一幅磚刻作品文字「乙卯梅月建」,可推算黃厝建於大正四年。

 

黃家祖及泉州南安縣,其五世祖黃其淵(實為來台的第四代,因渡海來台者是兩兄弟,

 故尊奉其先父為第一代 ; 于道光元年花月奉其父命所書之族譜最為完整詳盡,其記載:

 

 

黃發未婚無嗣,其弟黃勝婚後生三子, 長男黃希勇, 次男黃希妙,三男黃忠瑛過繼給大房。

黃忠瑛脈下子孫滿堂,且文武全才甚為傑出。

黃厝建築的裝飾手法包括泥塑、彩繪、磚刻、木雕、剪貼、彩色磁磚等元素,非常精美。

 

籬仔內(今神農里)的黃氏家族是原大社頗富盛名的大戶人家,

 清朝時流傳一句話表示黃厝的人要到觀音山都不需要經過別人的土地,可見其富甲一方。

中華路黃厝三合院前,還可以看到一對旗杆石(俗稱舉人石)

黃厝祖屋即位於籬仔內,其建築係燕尾脊五開間,正身雙戶龍的四合院,庭前豎立兩支旗桿,官宦之家氣派十足。

 

民國48年社區開發時拆除改建小四合院祠堂,後廳猶掛「黃春記世系」與「鳳毛麟趾,鶴算龜齡」之書匾,

雖無昔日的氣派,仍不失古風味。

黃家第四代與第五代為黃家最風光鼎盛的時期。

 

 據說黃煥猷曾經應考幾次沒中、同治年間再與兩位同鄉要去大陸福建赴考,到港口時

 

 船行的夥計問黃煥猷是否要買四張船票,他心靈感應可能是神農大帝顯身隨行,隨即答是,是次應試順遂果然考中

武舉人,隔年為感謝神農大帝保佑之恩,就奉獻一塊匾額『萬世永賴』給了青雲宮。

 

現宗祠門楣上尚懸卦「拔貢」匾額,併存有旗桿石一對,官轎一隻。

門前的告示牌則說是族人中有黃啟東高中嘉慶十二年丁卯科舉人,

 

 黃煥獻則高中同治元年壬戌科補行辛酉正科武舉人 ……

經查證臺灣通志 ,確有記載 :

武舉人  嘉慶十二年(丁卯)吳興國榜:  鳳山 黃啟東

武舉人  同治元年(壬戌)恩科(並補行咸豐辛酉正科) : 鳳山 黃煥猷

看來告示牌的解說有些些的失誤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