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台灣初入版圖,民變不斷,造成清廷統治上的極大困擾;內山又有強悍生番,每每危及漢人。
所以一方面必須壓抑移民,一方面又須阻止生番出草。這種情形下,介於漢人移墾勢力和生番盤據地中間的熟番,
就成了清廷大力招撫﹑籠絡的對象,以便用番制漢,又可以番制番。
霄裡社蕭家的崛起與發展便是這個撫番制度下,具體而微的例子。
蕭家族譜從開基祖蕭那英(知母六)記載起。
據蕭家族譜所記,蕭家來自山西太原,由於明代水淹山西地面,蕭家族人移到高山之上,連旬河水不退,
族中長老商議之下,覺得老家難得安居,不如移徙他處,大家通力砍竹伐木,以籐絞排作筏,準備乾糧衣物,
族人一起坐上竹筏任水漂流。
經過數月後,在台灣大奎龍八斗子海邊上岸,闢井取泉,眾人相議,來台族人分成七支即七房分至各處開發。
族譜中的記載,說是參考明金包里社番通事林國珍的筆記資料,但是其中明顯有矛盾之處;
蕭家如果來自山西,怎可能遇洪水而泛舟漂流至台灣八斗子附近?
( PS: 其實這個說法和貢寮三貂新社的潘姓取堂號為山西竟然吻合。 此山西非山西……)
查遍地方志,史書都不見關於蕭家開基祖蕭那英的記載,可能當時多以知母六稱之。
《淡水廳志》記載:「靈潭陂。在桃澗堡,距廳北五十里。乾隆十三年,霄裡通事知母六招佃所置。
其水灌溉五小莊,黃泥塘等田甲,相傳昔旱,莊佃禱雨於此即應,故名…..」
「又霄裡大圳在桃澗堡,距廳北六十餘里,乾隆六年業戶薛奇龍(即薛啟龍)同通事知母六集佃所置。……」
史書、地方志上稱知母六而不寫蕭那英,
可能知母六為平埔族名,蕭那英則為後來更改的漢名?
位於銅鑼圈的蕭家祠堂裡,大廳內祖先牌位的形式、擺設方法、神桌下供奉的龍神,
與一般客家式的祭祀空間幾無兩樣。
祖先牌位上寫著河南堂,但祖先牌位上則寫著台灣霄裡。
霄裡社為淡水社十二社之一,屬凱達格蘭族,以蕭家祖先牌位上所載明歷代先祖曾擔任過的「頭目」、
「通事」、「把總」、「例授屯守府」、「屯把總」等頭銜,都是當時理番政策下,賜予「熟番」的職銜,
在蕭萬祿於明治三十年抄錄之《通台屯番全案》,屢次提到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之亂「我番民隨軍出力……」,
另外蕭家存留的各類戳記、印信亦可見到「霄裡社番業主」、「給霄裡社屯目」、「霄裡社頭目」等字樣,
由此推知蕭家確實為霄裡社「熟番」,原為凱達格蘭族,日漸漢化後改為漢姓。
當蕭家開基祖放棄知母六原名,代之以蕭那英的時候,似乎也代表霄裡社漢化的開始,
而霄裡社的漢化,又與土地的開發息息相關。
霄裡社為今天桃園縣境內的八德,霄裡再加上番寮、銅鑼圈附近,這區域原屬凱達格蘭族活動的範圍。
隨著台灣次第開發,乾隆年間霄裡社也遭到一波波移民開墾的勢力,
乾隆二年(西元1737),薛啟隆開墾桃園,墾區以桃園為中心,東至龜崙(龜山鄉)、北達南嵌(今蘆竹鄉錦興、
南嵌、五福、內檜山鼻等村)、南迄霄裡(八德鄉霄裡、竹圍村)。
乾隆六年 (1741),薛啟龍和知母六共鑿霄裡大圳,其水由山腳泉水孔開導水源,灌溉番仔寮、三塊厝、
南興莊、棋盤厝、八塊厝的山腳莊.共六莊田甲。
乾隆十三年(1748),知母六築靈潭陂。
由於霄裡社水利的開發,引來甚多漢人佃租,這些招佃的地區多在霄裡大圳溉灌的範圍。
所以開墾的土地面積愈大,霄裡社的地權從乾隆年間以降就不斷外流。
為了另尋發展空間,蕭家到第三世便往更接近山區的銅鑼圈拓墾。
當霄裡社保留區的土地相繼失去實權後,蕭家三世祖蕭東盛遂將祖業讓給兄弟承續,
自己前往銅鑼圈三洽水一帶開墾。
蕭東盛自備資斧,由霄裡社進紮土牛界銅鑼圈等處建隘防守,鎮定生番,招佃闢墾。
銅鑼圈往南不遠,便是今天新竹縣北的馬武督社,為強悍的泰雅族活動地區,也是客、生番、熟番交界處。
蕭東盛初期在銅鑼圈的墾務,可說辛苦備至。
歷經慘淡經營,東盛和幾個兒子,終於在道光三年(其年東盛四十四歲)墾成銅鑼圈。
東盛傳下有三子──鳴鶴、鳴皋、鳴鳳 (第四世)。
由於蕭家在屯務及開墾的貢獻良多,第四世蕭鳴皋受朝廷封為武略騎尉、例授屯千總,蕭聯芳做到北路屯千總。
五世瑞雲招佃十股寮,當年也就是瑞雲將人丁分為十股開墾,十股寮因而得名。
除了墾務,鳴皋也和鹹菜甕墾首衛阿貴合資開闢大嵙嵌經蕃仔寮、牛欄河至咸菜棚的道路。
由蕭家族譜看來,從第一世蕭那英就擔任霄裡社通事,第二世鳳生、阿生為頭目,三世東盛、寶盛為頭目、通事,
東盛還兼隘首,把總,四世的聯芳甚至當到北路屯千總,可說是蕭家任官職的最高峰,
第五世蕭瑞雲,既是頭目、當屯首,同時也是例貢元,但在要考舉人時,因台灣割讓日本之手而告罷 ;
日治時期,日人因蕭瑞雲在銅鑼圈素有殷望而任命他為區長。
從蕭家的譜系可知,蕭家在霄裡社地位一直非常高,可說世代為「番耆」…..
蕭家的崛起、發展,可說與清代屯務息息相關,
屯制的種種弊病,在在威脅霄裡社番的生計,也威脅到蕭家的權勢、財勢,
當屯制名存實亡,而終結於日人手中,蕭家面對這些改變,也不能不調整他們所扮演的角色。
蕭家從第三世以後到第六世,都對三元宮廟務十分熱心。
除了捐地建廟,蕭家也提倡教育。民國初年銅鑼圈尚無學校,蕭慶壽(瑞雲三子)曾開小型製茶廠,
發起創設高原國小、(擔任家長會長三十多年),龍源國小(任家長會長六年)、龍潭高農。
日治時期歷任保甲聯合會員、信用組合監事、庄協議會員、村長。
其子柏舟曾任龍潭庄役場書記、中壢郡役所商工主任、龍潭鄉農會總幹事…等職。
蕭慶壽也是日治時期大溪郡文化會銅鑼圈分會長,即銅鑼圈陶社的詩宗。
醉心於詩文,儘管家業漸頹,土地讓渡,卻仍不以為意。
七世廷瓊遠赴東瀛京都帝大就學,光復以後任臺大總務長。
蕭家從乾隆年間的番業主、屯首轉為經濟、政治和文教活動的積極參與者;
蕭家從第三世東盛到銅鑼圈開墾以來,在當地已深植影響力。
(內容取材自: 龍潭十股寮蕭家一一個霄裏社家族的研究
張素玢 著 原刊於平埔文化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