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二十二年(1673),清領台灣,初設一府三縣。白河的大排竹在當時已逐漸形成街肆,又將北路守備將軍營移駐下茄苳,
下茄苳遂成了軍事重地,隨著白河和下茄苳的開拓,漢人逐漸在白河境內到處覓地移墾,臭柚(今白河秀祐里)、崎內(今白河崎內里)、
馬稠(今白河草店內角一帶)、糞箕湖(今白河河東里)等聚落便在這時候逐一形成。
乾隆初期以後,大陸沿海偷渡或申請來台者急劇增多,
福建巡撫吳士功奏請解台民攜眷之禁,詔議通過,減少了偷地歪風。
就在這個時期,白河境內之拓墾開發,達到空前的熱潮,閩(漳、泉)奧競相開闢地為營,
如:詔安里(今白河詔安里)、海豐厝(今白河玉豐里)、客庄內(今白河庄內里)、三間厝(今白河昇安里)下仔腳、
北埔(今白河蓮潭里),皆在這時期旺盛。
林占春、林天樞、林濟桓父子即出身於秀祐一帶…….
林占春,生於光緒八年(1867) ,卒於昭和十七年(1942),享年七十六歲,日治時期籍設於當時的嘉義廳下茄苳南堡店仔口街。
其先祖元陛原籍福建,清乾隆年間渡台定居於店仔口,原務農耕,後元陛子志尚獲清監生之功名,家道漸興,子孫漸盛。
林占春自幼好學,個性敦厚,是公認的好好先生,也因其才德過人,於明治卅四年(1901) 九月被推選為店仔口保正,
明治卅九年(1906) 獲任用為店仔口街庄長,明治四十三年(1910) 升任為區長,大正元年(1912)八月獲日本政府頒授紳章,
名列「台灣總督府」編印的「台灣列紳傳」。
林占春於區長任後,轉任白河信用組合(今白河農會前身)第一任理事長,引進輾米工廠於今康樂街和中正路交叉口圓環附近,
為白河精米事業之嚆矢,並為米糧機械化之先河。
晚年因臉上有許多黑斑,故有「阿貓仔」之綽號。
福安宮主祀天上聖母,為白河地區十三街庄庄廟,乃由下茄苳泰安宮分香而來,
據《白河鎮志》之紀錄推斷泰安宮在乾隆44年(1779 ) 始建廟宇,當時由店仔口(白河之舊稱)富豪吳文秀為發起人,
從下茄苳分香湄洲媽祖奉祀,始創成廟。
其後,光緒年間,曾二度予以改修。
大正7年(1918),地方發生大地震,廟宇因而受損,時任保正林占春、施必得等,
募資將拜殿拆除並予以修復。
林占春時代,治家勤儉,家產萬貫,擁有當時店仔口大半地產,舊居位處今白河街市之中正路旁 ,
原街道窄小,於民國五十多年間拓寬,拆了部分厝身。
林占春取妻謝錦,育有三子二女。天樞(長子)、濟泉(次子)、濟桓(三子) 、阿衫(長女)、阿鶯(次女)。
林占春原欲創立醫藥世家,希望其子孫能以利創立濟世濟人,沒想到之後其長子天樞擔任白河庄長,
三子濟桓則)於光復後當了二任的白河鎮長,紛紛繼其文之衣缽,參與地方政事,
父子三人獨領白河風騷近五十年,對白河之貢獻良多,影響至深。
大正九年,日本台灣總督府將台灣行政區域再一次重新劃分調整,將原店仔口支廳合併嘉義番仔寮之一部,改為白河庄,
林天樞出任第一任庄長,再加上昭和四年至九年,前後共擔任三屆庄長,後受台灣總督府任命為台南州協議會會員。
林濟桓則自民國四十二年(1953) 底至四十九年初連任白河鎮長兩屆,
任內積極推動地方基層建設,
林天樞任白河庄長時,因承攬嘉南大圳工程失利,虧損累累,變賣不少家產。
林濟桓則於擔任白河鎮長時,因市場改建為人作保受連累,再度變賣家產,
家道從此中落,令人不勝噓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