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廣人多,姓氏達數千之多,經常分支、遷徙。
封建社會,宗族觀念濃厚,重視永記世系,不忘本源。
各個姓氏都有自己的記號。
秦漢時期以郡爲行政建制,各姓都以其始祖所住之郡爲郡號。
以後生傳蕃衍,遷到其他郡去,成爲該地的巨室大族,稱爲望出的郡。
望出的郡與發祥地合稱為郡望………
南北朝以至隋唐,以地望來分別族類大爲盛行,延續至清代,歷數百年而不衰。
如,李姓的發祥地爲甘肅,郡號隴西,叫做隴西衍派。
陳姓的一支奉穎川陳寔爲始祖,郡號穎川。
姓氏之下各個支派,還以各自祖先的道德聲望、功名才學自己創立堂號。
堂號不全屬郡號,因此現在有的郡望、堂號不大好區分。
研究郡望堂號卻有助於溯本追源、尋根訪祖。
有些堂號還蘊涵著有趣的故事,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讓德:周太王亶(dǎn)父生了三個兒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曆。
泰伯、仲雍知道父親有意讓季曆繼承王位,便借采藥之名,奔到今江蘇無錫一帶居住。
孔子稱讚這是最高尚的道德。族人便以讓德爲堂號。
延陵 : 泰伯無子,仲雍數傳至壽夢,爲吳王。
壽夢封四子季劄於延陵(今江蘇武進),後人以延陵爲郡號。
季劄之兄諸樊、餘祭、夷昧三人的後裔則以渤海爲郡號。
四知:東漢楊震,字伯起,通曉各種經典,當時被譽爲關西孔子。任荊洲刺史時,昌邑令王密深夜謁見,
贈金十斤,說:夜無知者。揚震正色拒絕,說: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
這種品德,使人景仰,族人便以四知爲堂號。
其後裔楊孟懷遷居同安下阪鄉,因鬥山多紫霞,築屋樓宿於其下,以樓霞爲堂號。
寶樹 :東晉人謝安,年輕時就很有名,隱居山東,朝廷徵召也不願出來做官。
到了晉太元八年(383),謝安與堂侄謝玄在淝水之戰中,以寡敵衆,大破前秦符堅,扭轉了東晉危險的局勢。
謝玄曾說:芝蘭玉樹,生於庭階。玉樹即寶樹,意思是說謝家的子弟人才很多。
後世文人常用寶樹做典,比喻子弟賢俊。
王勃《藤王閣序》有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的句子。
謝氏族人以寶樹作爲堂號。
汾陽:唐朝中葉,陝西華陰人郭子儀平安史之亂有大功,被封爲汾陽王,其後裔以汾陽爲堂號。
六桂:宋初,福建泉州人翁幹度生六子,分姓洪、江、翁、龔、方、汪。
兄弟都中進士,富貴顯達,這六姓以六桂爲堂號。
三省:曾參,字子輿,春秋魯南武城人,是孔子的弟子。
《論語.學而篇第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夫?與朋友交而不信夫?傳不信夫?
人們以此稱爲美德,三省成爲曾姓的郡號。
愛蓮:北宋理學開山祖周敦頤有文章《愛蓮說》聞世。其後人周聞古移居晉江碧沙鄉,自立愛蓮堂號。
錦繡: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莊森隨王審知入閩,擇居永春桃源裏蓬萊山。第九世莊夏,居官有德政,
南宋甯宗皇帝賜其建第於泉州府城,將其故鄉鬼笑山禦筆賜名爲錦繡山。
這是莊姓堂號錦繡的由來。
立雪:遊酢,宋代福建建陽人,與楊時拜程頤、程顥爲師,有程門立雪、尊師重教的佳話,
遊酢後人以立雪爲堂號。
問禮:春秋時,魯人林放曾向孔子問禮的本原,孔子稱讚他問得好,族人便以問禮爲堂號。
宋仁宗時,禦史林悅呈閱祖譜,皇帝以林家世代忠孝,親書忠孝二字於譜首,族人便以忠孝 爲堂號。
金鑑:西漢功臣張良之孫孫典任清河太守,定居清河,張姓族人以清河爲郡號的居多。
唐玄宗做生日,群臣多數進貢珍異寶物,惟獨張九齡呈獻《千秋金鑒魯》五卷,得到皇帝的嘉獎,賜書褒揚。
族人便以金鑑爲堂號。
唐代張公藝,九世同居,唐高宗親自到他家,詢問怎樣保守家業、和睦同族。
張公藝寫了一百多個忍字作答,皇帝感動得流下眼淚。族人便以百忍爲堂號。
三槐:宋代王佑任兵部侍郎,以文章道德稱世,曾在庭中親手種植三株槐樹,告訴家人:我的後世必有任三公的。
他的次子王旦,爲真宗宰相。族人便以三槐 爲堂號。
梅鏡:宋,晉江人梁克家,年輕時晉見潮州知府陳表,據說忽然鏡中出現一株梅花,陳表認爲很不平凡,把女兒許配他。
宋紹興年間,梁克家壯元及第,不到十年位至宰相。此後,梁氏以梅鏡爲堂號。
瑞鵲:北宋神宗時,南安人柯述(一說晉江人)曾奉命往漳州賑濟饑荒,有兩隻喜鵲棲於廳堂。
公事完畢後,柯述移居傳舍(今之賓館),喜鵲也跟到傳舍。離漳時,百姓手攀車子,不忍柯述離開,雙鵲飛翔數十裏,
喧噪彷徨不忍去,蘇軾有詩記賦此事。泉州柯氏以瑞鵲 爲堂號。
紫荊:相傳,土木之變 時,明英宗在兵亂中爲田項母子所救,田項宅前紫荊樹死而復活。
英宗重定後,重建田項宅爲行宮紫荊堂。族人因此爲堂號。
紫雲:黃守恭于唐垂拱二年(686)獻出宅地捐建泉州開元寺。
建成後,常見紫雲蓋頂,後代以紫雲爲堂號。
臨濮:施姓族人于孫吳甘露元年(265)遷居吳興,成爲當地大族,以吳興爲郡號。
孔子的母親姓施名曜英。族宗施之常爲孔子學生,被封爲臨濮侯,後人遂標臨濮爲堂號。
錢江:唐昭宗時,秘書丞施典由河南光州固始遷居晉江縣錢江開基,後人以錢江爲堂號。
潯海:宋孝宗元年(1163)大理寺評事施炳由河南光州固始始遷福建福清,後遷晉江南潯(今衙口),
是爲潯江(又稱潯海)開基始祖。攻克臺灣的清靖海侯施琅就是潯江人,
這一支以潯海爲堂號。
著存:靖康之變,呂好問跟隨宋高宗南遷,封東萊郡侯。
他的後代呂祖謙爲南宋哲學家、文學家,著述甚豐,學者稱東萊先生。他們的後人以東萊、著存爲郡號。
西川:周文王的一個兒子叔穎(武王之弟),受封于賴(秦時屬穎川郡,今河南省轄境),以國爲姓。族人便以穎川爲郡號。
東晉時,叔穎二十九世孫賴遇任江東太守,晉安帝親題松陽郡三字賜給他,賴氏因此又以松陽爲郡號。
清康熙皇帝親自編訂百家姓,以西歧是周文王的發祥地,叔穎系文王之子,賴氏屬西川郡,因以西川爲郡號。
注禮:漢戴德刪訂《禮記》爲八十五篇,謂之大戴禮;其侄戴聖再刪訂爲四十六篇,叫做小戴禮。
成爲注釋《禮記》的權威作品,戴姓族人因以注禮爲堂號。
德星:穎川陳氏家族的始祖是東漢桓帝時的名士陳實。陳實相傳是黃帝的八十七世孫。
《漢書》記載了一段頗有趣的故事:陳實,字仲弓,有志好學,坐立誦讀;少爲縣吏;桓帝時除太丘(今河南)令。
遭黨錮之禍,遇赦得出。靈帝初,大將軍竇武辟爲椽屬。實在鄉閭,平心率物,鄉人有爭訟,輒求判正,曰甘爲刑罰所加,莫爲陳公所短。
嘗有盜,伏梁上,實見之,呼其子曰:‘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與性成,梁上君子是也。盜投地伏罪。
……實卒時海內赴者三萬人,制蓑麻者以百數;共刻石立碑,諡爲文范先生。
從這段記述中,可見陳實當時名望之大……..
他的六個兒子陳紀、陳政、陳洽、陳諶、陳信、陳光皆有高名,以賢孝著稱。
他們去拜訪名士荀淑父子,太子觀察天象,那時德星(歲星名)大聚,便向皇帝奏說:德星聚在奎宿間,五百里內必有賢人居住。
指的是陳紀兄弟與荀淑父子的聚會,陳氏族人便以德星、德聚爲堂號。
豫章:漢代,羅珠築城於南昌,親手種豫章樹。漢景帝命名該地爲豫章郡。
豫章,似楸,本爲樹名,後作爲地名,南昌別號豫章,本此。羅姓的一支以此爲堂號。
清武:明初,張元子入贅于蜀漢廖化的一個後人廖三九郎家(居住在詒安)。
張元子曾發誓道:生當姓廖,死必歸張。戶籍上寫廖,神主墓碑上寫廖,所謂活廖死張。
廖姓這一支派從張氏郡號清河、廖氏郡號武陵中各取一字爲堂號,曰清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