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舜欽(1008-1048) 字子美,開封(今屬河南)人,
曾祖父蘇協由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移家開封(今屬河南)。
父親蘇耆,母親為王雍、王沖、王素之姐。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5)進士。歷任蒙城、長垣縣令,慶曆三年因母喪守制,
後入大理評事、集賢校理、監進奏院等職。杜衍以女嫁之,進奏院祠神,售廢紙公錢宴會。
因參加范仲淹為首的革新集團,爲人所彈劾,以「監守自盜罪」削職爲民,閒居蘇州滄浪亭。
後再起用為湖州長史,慶曆八年(1048)十二月卒。有子蘇泌。
好飲酒,每晚讀書都要喝上一斗。其岳丈知道後大笑,曰:「有如此下物,一斗誠不為多也。」
其詩與梅堯臣齊名,美稱「蘇梅」,被贊為宋詩「開山祖師」。
著有《蘇學士集》(又名《蘇子美集》)16卷。
《城南感懷呈永叔》、《吾聞》、《淮中晚泊犢頭》等為其代表作。
其所感情奔放,風格豪邁而筆力雄健。
散文崇尚韓愈、柳宗元,有代表作《滄浪亭記》。
北宋慶曆五年(1045),詩人蘇舜欽解職後寄寓蘇州,將舊園重新構劃,建造園林築亭於水邊,得名滄浪。
自此與風月爲相宜,並着文《滄浪亭記》,成爲文學之名篇。
對於滄浪亭的歷史,宋代的范成大在其所撰的《吳郡志》卷十四中介紹:
「在郡學之南,積水彌數十畝,傍有小山,高下曲折,與水相縈帶。
《石林詩話》以為錢氏時廣陵王元璙池館,或雲其近戚中吳軍節度使孫承佑所作。
既積土為山,因以瀦水。慶曆間,蘇舜欽子美得之,傍水作亭,曰『滄浪』。
歐陽文忠公詩云:『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
滄浪之名始著。
子美死,屢易主,後為章申公家所有。廣其故地,為大閣,又為堂。
山上亭北跨水,有名洞山者,章氏併得之。既除地,發其下,皆嵌空大石,人以為廣陵王時所藏。
益以增累其隙,兩山相對,遂為一時雄觀。建炎狄難,歸韓蘄王家。」
《滄浪亭記》原文如下 :
予以罪廢,無所歸。扁舟吳中,始僦舍以處。
時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狹,不能出氣,思得高爽虛辟之地,以舒所懷,不可得也。
一日過郡學,東顧草樹鬱然,崇阜廣水,不類乎城中。並水得微徑於雜花修竹之間。
東趨數百步,有棄地,縱廣合五六十尋,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闊,旁無民居,左右皆林木相虧蔽。
訪諸舊老,雲錢氏有國,近戚孫承右之池館也。坳隆勝勢,遺意尚存。
予愛而徘徊,遂以錢四萬得之,構亭北碕,號滄浪焉。
前竹後水,水之陽又竹,無窮極。澄川翠幹,光影會合於軒戶之間,尤與風月爲相宜。
予時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則灑然忘其歸。觴而浩歌,踞而仰嘯,野老不至,魚鳥共樂。
形骸既適則神不煩,觀聽無邪則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榮辱之場,日與錙銖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動物耳。情横於内而性伏,必外寓於物而後遣。
寓久則溺,以爲當然;非勝是而易之,則悲而不開。惟仕宦溺人爲至深。
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於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勝之道。
予既廢而穫斯境,安於沖曠,不與眾驅,因之複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閔萬古。
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爲勝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