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愛,唐代人,南紹許陶裔孫,
官居左侍御、特晉銀青光祿大夫、世襲宣威將軍。
唐僖宗·中和年間(881—885),許愛由固始率姚、孫二夫人入閩,
鎮守漳州詔安,因有功加封翊忠巡應侯。
故晉江許氏村落也有以許愛公官職為傳芳的堂號,
例如:侍御傳芳、銀青傳芳。
據譜牒記載,唐末家鄉遭兵革,許氏全族被清剿,
許愛公率姚、孫二夫人入晉江(據傳孫夫人葬漳州),
先居十七八都瑤林村(即現楊林)。
後察看地形狹小,無發展前途,遂命其婿施典同女另擇地開基
(施典即前港錢江之祖,唐季任祕書丞)。
後來許姓也由瑤林分徙居鄰鄉丁亭。
為紀念開基之地,故凡屬石龜(丁亭原名)
所析之許氏子孫均以瑤林衍派為堂號。
丁亭原屬雜姓住居地,住有王、花、陳和蔡姓等,
自許姓遷入,人丁興旺,他姓漸微,或遷徙外鄉。
後許姓成了晉江有名的大姓望族。
又由於鄉中有一塊風水石,其形貌如一巨大靈龜,
故後人改丁亭鄉為石龜鄉。
石龜許氏一世始祖愛公,生子三,
長子達公分居大房蓬山,次子川公分居西花,
三子泮公開基瑤林,計三大支派。
長子達公學世睦,官宋侍御,派衍東石大房鄉。
住居蓬山,故燈號稱蓬山衍派。
愛公次子川公,任宋招討使,分居浯坑,燈號西花衍派。
西花派以許愛為一世,川公為二世。
三子泮,世居石龜 (即瑤林派),其大燈號則用原名瑤林。
因世代久遠,《族譜》遺失(毀嘉靖年間倭寇之亂),
故各支派對祖輩的記載存在些許差異。
蓬山、瑤林和西花是親兄弟,都承認是侍御公後裔………
清康熙末年,鹿港屬於馬芝遴堡之轄區,
雍正十二年,分鹿港附近之地區為鹿仔港半堡。
馬芝遴堡原為平埔族馬芝遴社所在地,鄭氏王國時期,
因鹿港為海上交通港口,漢人多由此登陸,向中部地區開墾。
至康熙末年,鹿港已發展成為台灣中部之商港兼漁港。
據康熙五十六年《諸羅縣志》記載說:鹿港港口水棚,
可容六、七十人,冬日捕取烏魚,商船到此,載芝麻、粟、豆。
雍正年間,有漳州人許祐德者,開拓「頂厝庒」及「海埔庒」
(今鹿港鎮頂厝、詔安、洋厝、草中等里)一帶,當初有許厝埔之稱。
乾隆未年的鹿仔港街(今鹿港大有、中興、順興、玉順、郭厝、
東石、景福、太興、長興、龍山、興化、菜園、洛津、新宮等里),
據道光十二年之《彰化縣志》言,鹿港大街,街衢縱橫皆有,
大街長三里許,泉、廈效商居多,舟車輻輳,百貨充盈,
台自郡城而外,各處貨市,當以鹿港為最,
港中街名甚多,總以鹿港街概之,距邑治二十里。
清雍正年间,自中部的顶厝起,
直至北部的海埔厝一带,
大多為漳州移民許佑德率眾所開墾而成,
故取名為許厝埔。
許姓在鹿港街內數量尚少於陳姓,
主要是居住景福里牛墟頭一帶,
並且向東延展到埔崙里。
另外,還有更多的許姓是分布在鎮郊
所謂的「許厝埔十二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