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50年間,台灣北部大開發,因此居住於此的

泰雅族只好被迫遷往更南的內陸山地,而平埔族人則

慢慢的漢化與新移民共同墾殖這塊新興的土地。

後來,這些墾民就將這一帶村莊統稱為澗仔壢庄。

所謂澗仔壢是因為村內有老街溪、新街溪由南向北

縱貫形成兩大澗谷,所以稱之為「壢」;

後來又因為此地位於昔日北部兩大都市-竹塹(新竹)

和淡水(原指新莊,後指臺北)的中途,為來往行旅休息的地點,

所以又取其「中」字,改稱「中壢」。

雍乾之際,福建漳州人郭光天等,由許厝港(大園鄉北港、南港二村)

登陸,相傳與淡水廳幕僚鄭某相結託,請得廣大之墾區。

後又取得八里坌頭目萬糠密之荒埔,墾區日益大增。

相傳北起八里坌社之長道坑口(臺北縣八里鄉長道村),

南至鳳山崎(新竹縣湖口鄉鳳山村),東至土牛(疑指今

楊梅鎮土牛溝),西至海;由淡水廳頒予「業戶鄭郭圖記」云。

乾隆30年(1765)前後,郭樽者,溯老街溪,逐平埔族,

墾成今中壢一帶之田園,其聚落,稱澗仔壢莊。

後來因其位置適為竹塹赴新莊、艋舺地方之中途要站,

迅速發展成街肆。

祖籍福建漳州龍溪縣的郭振掬 (1687-1763),於雍正元年(1722 )

從府城來到芝芭里庄附近,創立郭振岳墾號,擁有大溪墘大片產業。

另一房由郭光天(又名昊,1680-1749) 率領,從福建來臺,在許厝港上岸 。

先後在芝芭里庄、坑仔口庄和八里坌沿海,建立大坵園 庄、圳股頭庄、

內海墘庄、許厝港庄、田心仔庄、崁腳庄、照鏡庄、埔心庄、三塊石庄 、

四股庄、草漯庄、塔仔腳庄、橫山庄等十三處產業。

後來又向外擴大,形成廣大的芝葩里墾區。

郭光天死後,將田業析分給四個兒子:

郭宗紹、郭宗綏、郭宗繫(又名統,1722-1753)和郭宗嘏(又名緝,1723-1776),

郭宗繫分得今桃園的土地 ,死後,又分給兩個兒子:郭樽(又稱郭雲樽,1741-1818)

和郭雲渾,後者以大坵園 為中心,開墾北桃園,而前者則開墾中壢十三庄。

所謂中壢十三庄分兩個區域,

一是漢墾戶拓墾區,包括興南、水尾、內壢、洽溪仔、青埔、石頭、

後寮、高山頂 、中壢埔頂、芝芭里、三座屋、 北勢、雙連坡等,

也就是當年郭光天請墾的芝葩里庄。

二是熟番保留區,也就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所築土牛溝外的

安平鎮、南勢兩庄,屬於 山仔頂五小庄。

根據《中壢街勢要覽》,乾隆三十年(1765),郭樽率族人在澗仔壢拓墾,

並在澗仔壢社周邊設隘寮,一直到道光二十二年(184 3年),吸引

大量農民認佃開墾。

亦有人說:郭氏開墾只有拓及新街溪及老街溪下游兩岸(在今大園鄉)

及洽溪(中壢市洽溪里)、三座屋(中壢市舊明、新明、三民、五權等里)、

芝葩里(中壢市芝芭里)一帶。

無論如何,郭氏一族在中壢地區早期的拓墾上,

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