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紳(?-約1385),字仲紳,一字士行,

自稱雲門山樵,也稱雲門遺老,登州(今屬山東)人,

官至浙江布政使。

元末明初傑出的書畫家、書畫理論家和鑑賞家。

自幼從軍,勇略兼備,長於政論。

洪武年間,禮部主事劉康稱其為明經老儒,達於治體,可備顧問。

洪武十五年(1382)被召至京,洪武十七年擢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翌年遷浙江左布政使。

張紳富有才氣,工大小篆,精於賞鑒,法書名畫,

多所品題,撰有《法書通釋》一卷。其詩風格清健,自為一家。

作品多似漫不經心隨意而成,絕少雕琢痕跡,有古人之遺風。

清初朱彝尊所輯《明詩綜》收錄其詩,且評價甚高,

謂「齊東自周公謹(周密)後復有此人」。

執使篇第三

執筆之法,謂之執使者,執謂執筆,使謂運用。

故孫過庭有執使轉用之法。

姜堯章云:執謂淺深長短,使謂縱橫牽掣,轉謂鉤環盤紆,用謂點畫向背。

執之在手,手不主運,運之在腕,腕不知執是也。其法具後。

蔡邕九勢說曰: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惟筆軟,則奇怪生焉。

凡落筆結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勢遞相映帶,無使勢背。

轉筆宜左右回顧,無使節目孤露。

藏鋒點畫,出入之跡,欲左先右,至回左亦然。

藏頭圓筆屬紙,令筆鋒常在點畫中行。護尾點畫勢盡,用力收之。

疾勢出於啄磔之中,又在緊趯豎筆之內。

掠筆在於趲鋒,峻趯用之。

澀勢在於緊戰行之。橫鱗豎勒之規,此名九勢。

李斯用筆論:夫用筆之法,須先急回,後疾下,

如鷹望雕游,信之自然,不得重改。送筆若游魚得水,

舞筆如景山興雲,或卷或舒,乍輕乍重。

若深思此理,當自見矣。

右軍云:凡學書,先學執筆。

若真書去筆頭一寸二分,草去筆頭三寸一分。

唐太宗云:大抵腕豎則鋒正,鋒正則四面勢全。

次實指,指實則筋力均平。次虛掌,掌虛則運用便易。

褚河南云:用筆當如印印泥,如錐畫沙,使其藏鋒,書乃沈著。

當其用鋒,常欲透過紙背。

虞世南云:筆長不過六寸,真一行二草三,指實掌虛。

韓方明授筆要說云:第一執管,其法以雙指抱管,管亦當五指共執。

要在實指虛掌,鉤擫訐送,亦曰抵送。

若以單指抱之,則力不足而無神氣。

盧攜妙訣云:用筆之法,拓大指,擫中指,斂第二指,拒名指,

令掌心虛如握卵,此大要也。

凡用筆,以大指節外置筆,令轉動自在,名指拒中指,小指拒名指。

此細要也。

張敬玄云:楷書把筆,妙在虛掌運腕,不宜把筆苦緊。

緊則轉腕不得,既腕不轉,則字體或粗或細,上下不均,雖多用力,元來不當。

又云:楷書只虛掌轉腕,不要懸臂,氣力有限。

行草書即須懸腕,筆勢無限,不懸腕筆勢有限。

張懷瓘云:執筆淺而堅,掣打勁利,掣三寸而一寸著紙,勢則有餘。

若執筆深而束,牽三寸而一寸著紙,勢已盡矣。其故何也?

筆在指端則掌虛,運動適意,騰躍頓挫,生意在焉。

筆居半則掌實,如樞不轉,掣豈自由。

轉運迴旋,乃成稜角,筆既死矣,寧望字之生動乎?

李華云:用筆在乎虛掌而實指,緩衄而急送。

林韞撥鐙敘云:盧肇謂韞曰:子學吾書,但求其力耳,

殊不知用筆之方,不在於力,用於力,筆死矣。

虛掌實指,指不入掌,東西上下,何所閡焉。

翰林禁經云:筆貴饒左,書尚遲澀,此君臣之道也。

大凡點畫,不在拘之長短遠近,但勿令遏其勢,俾筋骨相連,意在筆前,然後作字。

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此畫耳,非書也。吾昔授教韓吏部,其法撥鐙,推拖拈曳是也。

又案錢若水云:唐陸希聲得五字法,曰擫、壓、鉤、格、抵,謂之撥鐙法。

希聲言二王皆傳此法,陽冰亦得之。希聲以授光,李後主得之,復增二字。

李後主云:書有七字,謂之撥鐙法,擫、壓、鉤、揭、抵、導、送。

翰林密論十二種隱筆法:遲、疾、順、逆、澀、倒、轉、渦、提、啄、罨、趯。

李華云:予有二字之訣,至神之方,所謂截、曳是也。

蘇子瞻云:把筆無定法,要使掌虛而寬。

歐陽文忠公謂予:當使腕運而指不知。此語最妙。

方其運也,左右前後,卻不免欹側。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繩,此之謂筆正。

抑誠懸之語良是也。

莆田鄭子經云:

小字法在掌指,大字法兼肘腕。掌指,法之常也;

肘腕,法之變也。魏、晉間帖,掌指字也。

又云:

撥鐙法者,筆管著中指名指尖,圓活易轉動也。

鐙即馬鐙,筆管直,則虎口開如馬鐙也。又足踏馬鐙,淺則易出入。

手執筆管亦欲淺,則易撥動也。

又云:

寫字有枕腕,以左手枕右手腕。有提腕,肘著案而虛提手腕。

有懸腕,著空中,此最有力,

今代唯鮮于郎中善懸腕書,餘問之,瞋目伸臂曰:膽膽膽。

又云:

凡書有撮管,以撥鐙指法撮管頭,大字草書宜用之,書壁尤佳。

有扌族管,以大指小指倒垂執管,三指攢之,就地書大幅屏障。

有捻管,大指與中三指捻管頭書之,側立案左書長幅子。

有握管,四指中節,沉著有力,書誥敕榜疏。

又云:

字有筋骨血肉,字之筋,筆鋒是也,斷處藏之,連處度之。

藏者首尾蹲搶是也,度者空中打勢,飛度筆意是也。

字之肉,筆毫是也,疏處捺滿,密處提飛,平處捺滿,險處提飛。

捺滿則肥,提飛則瘦,肥者毫端分數省也。字本無骨,謂之骨者,

大指下節骨是也,提之則字中骨健矣,縱之則字中骨有轉軸而活絡矣。

提者,大指下節骨下端小竦動也,縱者,骨下節轉軸中筋絡稍和緩也。

血者,字生於墨,墨生於水。水者,字之血也。

筆尖受水,一點已枯矣。水墨皆藏於副毫之內,蹲之則水下,

駐之則水聚,提之則水皆入紙矣。捺以勻之,搶以殺之,過以補之,

衄以圓之。過貴乎疾如飛鳥驚蛇,

力到自然,不可少凝滯,成不復重改。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