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云:「天子賜姓命氏,諸侯命族。族者,氏之別名也。

姓者,所以統繫百世,使不別也。」

清代對臺灣歸化番何時開始實施賜姓政策,文獻雖然闕如,

不過當可推測是在「土番歸化」薙髮(即剃髮)納餉(鹿皮、小米)之後。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

「歸化熟番漸從漢俗,乃令薙髮,錫姓,以遵國制。」

乾隆23年(1758),諭令歸化平埔熟番應薙髮結辮(請參「社學」條),

並賜與潘、蠻、陳、劉、戴、李、王、錢、斛、林、黃、江、張、穆、莊、

鄂、來、印、力、鍾、蕭、盧、楊、朱、趙、孫、金、賴、羅、東、余、

巫、莫、文、米、葉、衛、吳、黎等姓,

其中又以「潘」姓為最多。

乾隆37年(1772)朱景英《海東札記》載:

「番以父名為姓,以祖名為名。如祖名甲,父名乙,即呼曰乙礁巴甲。

礁巴者,番口語也。近時各社均延師課讀番童,出就道試,錄取樂舞生,

給予頂戴,與新生一體簪掛。

前學政就番字加水旁,姓以潘者,

今則張、王、劉、李,自為姓者多矣。」

唐贊袞《臺陽見聞錄》亦載:

「初,熟番有名無姓,既准與試,以無姓不可列榜;某巡臺掌學政,

就番字加水三點為潘字,命姓潘。故諸番多潘姓;後別自認姓,有趙、李諸姓。」

可見,賜姓時,初以「潘」姓居多,之後漸有張、王、劉、李、趙諸姓。

有些番社,並不以「潘」姓為大宗,而是以「錢」姓最多,

有些姓如黎、金,因繁衍數少,幾乎絕嗣。

《新竹縣采訪冊》載,

竹塹堡社(即新社)於乾隆年間,「丁口千餘,厥分七姓:曰錢、曰衛、

曰廖、曰三、曰潘、曰黎、曰金。今惟錢姓丁口最繁盛,計有二百。

衛、廖、潘、三等四姓,每姓丁口只有數十,其黎、金兩姓則已絕嗣矣。」

光緒5年(1879),後山統領兼辦卑南廳撫番事務的吳光亮寫成〈化番俚言〉

三十二條,其中有一條曰:

「分別姓氏,以成宗族。爾等從前父有父姓、子有子姓,數傳以後,

就不知誰是祖宗、誰是子孫,血脈紊亂,實與野類相同。茲本軍門將爾等

各莊分別姓氏,嗣後兒女須從父姓,一脈相傳,庶免錯亂宗支。」

當時所賜漢姓,係擇自百家姓,

如恆春縣各番社賜潘姓、金姓,卑南廳各番社賜陳、吳、戴、林等姓。

光緒12年(1886),為了防止番姓之混冒,中路理番同知蔡嘉穀規定

襲用漢姓或潘姓者必須於姓下加一「新」,成為「雙字姓」,以示區別,

而且也規定各番姓之堂號。

中路理番同知蔡諭土目新日升悉:

茲將編定新港社各番丁姓字郡名、堂名,開列於後。

仰飭各番一體遵照,毋違特諭。

其有襲用唐人之姓及以「潘」字為姓者,

均於姓下添一「新」字為雙姓,以「新」字為堂名。

其襲用唐人之姓者,或加作金、玉、邑三部內所有之字亦可。

光緒年間所賜之姓大多是出自南朝周興嗣所撰〈千字文〉,

如「雲騰致雨」、「露結為雙」、「金生麗水」、「玉出崑岡」、

「劍號巨闕」、「珠稱夜光」之句。

埔里盆地在平埔族群未移入之前,主要住民為埔番與眉番,

兩者以眉溪為界,埔裏社位於溪南枇杷城附近,眉裏社則位於

溪北牛眠山與史港坑中間之地(劉枝萬1958)。

自道光三年開始,陸續遷移埔里的平埔族群竟達三十餘社,

包括Taokas、Pazeh、Papora、Babuza、Honaya五大族群,

反成為埔里盆地的主要人口,

其勢力已凌駕原居之埔番及眉番……

據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所列,土番之姓有机、羅、李、卯、

標、卓、萬、戴、穆、寧、來、毒、孽、乃、兵、竭白、北、鄂、

岳、雙、尤、溫、鬱、大、蚋、月、落、璞、力、宜一字者,

有道泌、埤弄、目加、舊來、之机、合萬、羅皆、池皆、加惹二字者,

有弟其力、呂猫落三字者,

不過這些姓並非由賜姓而來,而是藉由「番語家名」

羅馬拼音的漢譯而來。

埔里為中部平埔族人大本營,罕見姓氏如: 毒、滿、東、溪、乃、

宇、茆、貓、墜、欉、豹、味等姓,乃日治時期由日籍戶籍員根據

名字音譯成姓,亦非賜姓下的結果。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