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文興路有一個區塊的林氏聚落, 是乾隆年間追隨

林先坤來台拓墾的饒平族人林孫檀的後人所定居的聚落。

當時由於林孫壇家族人丁漸旺,

嘉慶10年(1805),林孫檀的三子林象賢和四子林象明

移居於六張犁附近的芒頭埔,並興建「忠孝堂」公廳,

由於創建年代略晚於六張犛林先坤家族的善慶堂,

因此被族人稱為「新瓦屋」。

林象賢育有六子,被稱為「上六房」;

林象明育有四子,稱為「下四房」,合稱十大房。

族人以忠孝堂公廳為核心,向左右兩側築屋聚居,逐漸形成

今日所見的聚落樣貌。

堂前有廣大的禾埕, 並築有「西河世第」門樓及圍牆,

周圍則建有水圳兼護河,並種植刺竹做為防護措施。

歷經兩百年的歲月,

新瓦屋聚落仍然維持完整的格局……

清乾隆年間,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的林孫檀氏家族,

渡海來臺,於竹北開墾農田,建立客家聚落,

到了嘉慶年間,林孫檀氏的三子象賢和四子象明在竹北芒頭埔

興建「忠孝堂」公廳,族人稱之為「新瓦屋」,

聚落名稱也由此而來。

時因彰化林爽文叛亂, 禍及全臺,處處受害,

兵荒馬亂中,兩人抬母避難,逃到下山營頭頂,

此時象賢二十八歲,象明二十三 歲,當時慈母眼晦命兩子逃避,

兄弟不捨相擁號泣逃離,母遂遇難,骸骨無存,亂平後兄弟遍處往尋,

不見蹤影。

其後兄弟立志,勤苦粒積,購地耕農,向農商發展,

象明留墾,象賢則從堂兄先坤到淡水廳城內經營協順號行商

於竹塹城,象賢聰慧過人,自立於北門大街開設怡順貿易行,

經營內地往來之生意,至此漸漸有成,家道由此振興……

林象賢、林慶京是來自新瓦屋的林家,

他們與六張犁林家是 13 世祖相同,當中亦相隔兩代。

其中林慶京將四子林繩屘過繼給林先坤五子林慶頂(特魁)。

至於林有源是林先坤之弟林先聲的長子,林繩鋪則是林先坤長兄

林居震之孫,這兩位與六張犁血緣關係最親近。

在六張犁林先坤派下分家之時不分親疏,都請他們到場見證,

明顯的是將騰蛟嶺、九芎林、新瓦屋、與六張犁的林家

視為同一宗族。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