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冬蕭家古厝建於清咸豐年間,由蕭家第19代祖先來台經商致富後,聘請唐山師傅仿故鄉廣東梅縣的
大宅格局而興建,其建材都是由中國運送來台。
古厝採用雙回字型的客家圍籠屋形式,在格局或細部雕飾上都相當考究,使這座建築不僅充滿傳統客家
大宅的建築之美,還融合河洛式的風格,並是台灣少見的五落大厝之一,
顯現氣勢十足的大宅院外觀,目前已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蕭家古厝採五進式圍屋格局,第一堂為門廳,第二堂供奉神祖牌位,第三堂供奉天地君親師、土地公、井灶龍君等,
第四堂為明德居,第五堂為住家,其建築特色在於藉由屋脊的高度,反映中國尊卑次序的傳統倫理觀念;
值得一提的是步月樓,以前被規劃為書房,也是文人雅士聚會的地方,但在台灣割讓給日本,因六堆客家人
不願屈服日本人統治,曾發生六堆史上著名的步月樓戰役,
至今仍可在步月樓牆壁見到彈孔,訴說著六堆先民抗日的英勇精神…….
蕭氏祖籍廣東梅縣,自第十九世遷台第一世祖蕭達梅渡海來台至今近兩百餘年。
最初落腳於台南,最後定居於目前的佳冬鄉。以釀酒為業,逐漸累積財富,並購置大批田產。
其後人來台三世祖蕭光明更以「蕭協興」為商號名稱在台南、東港、佳冬一帶經營貿易活動,
並從事碾米及染布生意,經營有成,逐漸成為佳冬地區的一大家族。
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貴戰事,屏東客家莊為了自衛而組織義軍,各處客莊劃分為前、後、左、右、中
及先鋒等「六堆」,並成立地方自治組織,互為守望相助,
自此六堆中的民團即擔負起地方治安的重要角色。
光緒二十一年(1895),日軍犯台,自枋寮登陸而入侵佳冬,蕭光明當時擔任六堆副總理、左堆總理,
率眾據守蕭屋之「步月樓」。
明治二十八年(1895)10月,日軍自枋寮登陸以武力接收茄苳腳庄,當時被推舉為六堆義民軍大副總理的蕭光明率眾抵抗。
11日上午,雙方在步月樓爆發激戰,死傷慘烈。
牆面上清晰可見的彈孔,見證了客家先民保衛鄉土精神。
蕭家原籍廣東潮州府嘉應州石寮都龍牙鄉,以梅軒號五十郎公為肇跡始祖,
至十九世蕭達梅渡海來台,至今已近二百年,是佳冬村的大家族。
先祖蕭達梅自廣東省梅縣渡海來台,先居住在台南、打狗(高雄)、鳳山,
後來遷至茄冬腳(佳冬鄉六根[村]定居,以釀酒為業,置產於此。
其長子蕭清華曾襄助大嚮營將軍李光撫番,並因開發恆春、車城有功而知名,
之後經營染布和米穀生意有成,富甲一方。
蕭家大厝興建於清光緒年間,特聘唐山名師負責設計建造,建材也遠從大陸船運至安平,轉運至東港,
再以牛車載回佳冬,因為運輸過程既繁又慢,整個大宅的興建直到蕭光明時才全部完工。
蕭光明(1841-1911),字佐生,號輔山。
年少時即在其舅舅楊某處學習經營米榖生意,後於嘉慶年間,與父親清華及兄長啟明一同跟隨清軍至港東里開拓,
並創設了「蕭協興」號,初時為釀酒業;後經營有成,跨足至染布業、米榖業等,當時在台南市、茄苳腳莊等地均有房產,
為一富商,故得以結交劉永福家人 。
1895年,乙未戰爭爆發,六堆客家義軍結成,由舉人李向榮[1]任第九代六堆總理,蕭光明任副總理,
率兵赴鳳山縣為援軍,但因下淡水溪水位暴漲不能渡而返回,兩人請辭,由邱鳳揚接任第十代總理,蕭光明改任左堆總理。
同年農曆8月23日,日軍自今枋寮登陸,並分兵攻擊六根莊。
蕭光明坐鎮步月樓,指揮左堆義軍與劉永福所留之兵士抵抗,但最後仍不支潰敗,
次子蕭升祥陣亡,三子月祥重傷,此役後世稱為步月樓戰役。
其後,蕭光明攜兩名孫兒與副總理張海華渡海至廣東避難,
至1899年返回台灣,向日本政府投降歸順,被日方任命為保甲局長,同年12月獲授紳章,
後又獲勳六等,1911年病故。
蕭光明之子蕭世祥,據說曾回鄉應試,考中舉人第二名(待考);
蕭世祥,又名蕭贊堯,曾獲臺灣總督府頒授紳章。
日治時期,家族中有蕭恩鄉曾擔任佳冬庄長,權勢顯赫,光耀門第;
蕭恩鄉歷任佳冬信用組合長、佳冬莊長、州協議會員、高雄州青果同業組合副組長、高雄青果株式會社取締役、
台灣總督府評議會員等職務,戰後則擔任省立屏東救濟院院長、台灣青果運銷合作社理事主席、內政部南區老人之家
第一任主任等職,曾幫過大路關人向辜顯榮討回墾地。
因此在橋本九八氏頌德碑有其名。
蕭道應為台大醫學院第一名畢業,曾任最高法院知名法醫;
名醫蕭秀利,曾任臨時省議會省議員;蕭福應曾當選第四屆和第六屆鄉長;
還有醫學博士蕭秀河及空軍少將蕭全應等等,
真可謂地靈人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