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鄉馬興村,舊時台灣府彰化「馬芝堡」之地,日治時期為台中州彰化郡秀水庄馬興小字。

泉州人陳文德(陳武) 在乾 隆 57 (1792 )來台經商入墾於此, 由於 經商有道 ,不久即成為地方首富之家,

遂於道光 二十六 (1846 )籌建益源大厝,佔地 3公頃有餘。

陳家早期亦有多人在朝為官,其後代 子孫 人數眾多,散居世界各地…….

馬興村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原是平埔族馬芝遴社的居地。

清雍正三年,閩省泉州府南安縣王、余兩姓、晉江縣陳姓、與漳洲府「馬姓」等先後由港登陸,

四散棲居,爾後由閩省各地陸續民,至乾隆初年逐漸形成部落姓先民自登陸後即在今之馬興地區定居,

乾隆末年,陳益源家族渡台開基祖陳文德自泉州府同安縣隻身渡台,

其長子陳榮華於道光二十六年間建造益源大廈,即今之益源古厝,

由於其妻為馬姓之女,為讓其妻日後留存紀念,及家室能更加興旺,遂將定居之地命名為「馬興」。

 

泉州府同安縣民陳文德隻身渡台,以一根扁擔開拓基業。二世陳榮華以軍功議敘得「布政使」後於道光

二十六年建立益源大厝,其建村均由大陸輸入,經多年精心建造始告完成。

大厝正身共有三進,昔人以「大厝九包五,三落百二門」形容其宏偉規模。

咸豐九年時,三世陳培松於弱冠之年中式「舉人」,其「文魁」扁額一面及「旗竿座」一對至今仍存。

外廣場尚包括保良局廳舍、銃櫃、東大池、佃戶區外觀、廣場活動。

「四裕」名稱之由來,為陳家之第二代有四位男丁,依其四位繁延子孫而分成四房,

希望每一房均能富裕不綴,而稱「陳四裕」,今益源古厝之大門門額上仍書「陳四裕」為其表徵。

開台祖文德公陳武在祖籍地泉州府同安縣廈門23都吳豪保。

乾隆五十七年( 1792 )  陳武偕三弟陳舉由梧棲港登陸渡海來台,時陳武年23

陳武先是落腳彰化南門外舊粟倉邊「傭工而食」,以一根「紅扁擔」肩挑販賣檳榔。

乾隆五十八年(1793)  陳武父親經營公去世,陳武罄資回祖籍地助兄發葬。

嘉慶二年(1797 ) 陳武娶富室之女趙氏為妻。 嘉慶五年( 1800 ) 長子爾溫(榮華) 出生。

嘉慶八年( 1803 )次子爾良出生 。 嘉慶十六年(1811)  三子爾恭出生 。

道光元年(1821 ) 娶同邑馬勤之六女馬專為妻,馬氏時年18

陳家因此開啟入墾馬興契機, 後復以馬興為根據,繼續向四周村落收購土地。

道光二年(1822)  四子 爾儉出生。 

道光六年竹塹建城,陳武及益源號各捐款30兩銀。道光七年(1827) 陳武逝世,享年58

據說長子爾溫(榮華) 諳青烏術,遂卜吉穴(該地有「龜穴」之說)於半線保二八圳後下尾寮庄沙墩仔

(今彰化市三村里渡船頭山寮小段)至今仍存。

道光十年( 1830 ) 中部諸官紳發動彰化孔廟整修及及彰化縣修志纂修,時為監生的爾溫「捐銀一百元」共襄其事。

 道光十四年適逢歲歉,爾溫倡捐平糶米,獲知府周彥贈匾「尚義恤鄰」一方,陳家將其視為莫大榮耀,甚至以

「尚義」為自立堂號; 同年4月間元吉則捐了300石的義倉米,獲知縣李廷壁賜「慕義可風」匾褒獎。

道光十六年爾恭長子聯茂(培松)出生 ;

道光二十年( 1840 ) 臺灣道姚瑩在臺辦理團練,陳家兄弟可能應募組織鄉勇,

爾溫遂開始聚資在馬興庄建立大厝,是為「益源大厝」(馬興陳宅)。

道光二十二年 (1842 )清英鴉片戰爭導致英船窺伺臺灣沿海,陳家兄弟應在籍京官王雲鼎邀募,

率領梧棲一帶佃地鄉勇協助其水裏港防務有工, 故「大吏將為請旨鼓勵,先以劄付給六品頂帶」,

榮寵及於父母,陳武追贈為承德郎;趙氏鸞封為孺人。 

道光二十四年 , 葫蘆墩地區發生漳泉械鬥「陳結案」,爾溫具體的事蹟為「隨同委員撫卹難民散放銀錢

均能妥協……捐洋銀三百九十圓」,爾恭則是「捐卹洋銀四百圓」,雙雙議敘「布政司經歷職銜」。

道光二十六年 , 爾溫、爾恭同獲之「布政司經歷」職銜硃批奏准。

咸豐九年( 1859 ) 陳培松中式文舉第191名。

同治元年( 1862 )戴潮春事件起,爾恭(元吉) 採觀望態度。

同治三年 戴營陳弄再起,官軍一路猛剿,陳弄敗走新興庄,最後被爾恭所「捕獲」獻出,

遂因此大工獲曾元福保奏「賞戴藍翎並五品頂戴」,誥授奉政大夫,後更在此基礎上取得「候選同知」,

為有清一代陳家職銜最高者。

光緒21年( 1895 ) 陳聯科(爾良三子) 迫於現實,選擇配合日人統治政策,遂陸續出任保良局長、馬芝堡長。

明治30 年(1897)  陳聯科復登庸臺中縣參事、授紳章,後又兼任區庄長。

明治41 年(1908) 陳聯科過世,馬興區長一職由繹如繼任。

明治42 年繹如過世,區長一職由添盛繼任。

大正七年 (1918 )陳繞在彰化市北門開設了聯豐茶行,為當時彰化市內六家茶行之一。

日治期間 ,  陳繞曾擔任秀水庄會計役、區委員 、福興庄的協議會員等職,

並在地方自治制度十週年紀念時受到表彰。

陳家主要活動場所直到日治中期仍以彰化市為主,而目前彰化市內仍存有以「益源」命名的商號,

可見陳家在彰化市之活動勢力之一般。

 

0

發表留言